路演乱象,正在毁掉中国电影

作者 / 西贝偏北

编辑 / 朱   婷

运营 / 狮子座

“演员唱歌跳舞真的能帮助到电影吗?”姚晨在采访中满是困惑,“我们也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好像和电影的内容关系也不大。”

事情的起因是姚晨和贾静雯在新剧《以美之名》的线下宣传路演活动中,按照剧方的宣发要求要跳热门的“李承羲进行曲”,这首短视频热曲最初源于韩国男团ENHYPEN成员李羲承的舞台直拍,可以说和《以美之名》这部试图揭露医美行业内幕、打破女性容貌和职场焦虑的剧没有任何关系。

路演活动上,姚晨和贾静雯的舞蹈也显得很局促,抬手、踏步、扭胯每一步卡拍都困难,和剧中沉稳干练的职业女性形象对比鲜明,部分网友觉得有“反差萌”,但kk觉得姚晨尴尬得脚都能抠出三室一厅了,无奈感爆棚。

这不是演员第一回在路演期间“被迫营业”了。

前年末,《三大队》上映,主演张译在路演期间拒绝跳科目三,“我还是想听一听深圳的观众朋友对这部电影深度的解读,跳舞,我希望闲暇的时间陪大家玩。”

当时的张译也被质疑“太自我、不管不顾人情世故”,而这回面对姚晨的表述,部分网友觉得这是“又要热搜、又要舒适”的又当又立,很想知道这批网友和质疑姚晨的是不是同一批。

姚晨表示宣传人员称这种方式更“下沉”,更让人能看到这部影视剧,可这种宣发与内容无关的错位营销,真的能给影视剧带来有效的话题度吗、增加所谓的流量曝光吗?

有意思的是,最近正值一年一度北影节,一位媒体同行深夜发文称:完全没想到,周六的电影院空的吓人,转了一圈,基本没人。这条朋友圈不免让人唏嘘。

或许是时候也好好思考一下:这些与内容无关的错位营销,是如何造就线下影视剧的宣发困境?更进一步看,是如何将那些真正喜欢电影的观众一步步推出电影院的?

一、路演乱象,尬穿地心

“路演”,也称为“映后交流”,是影视剧当前宣发中观众与主创见面的首要环节,往往是在点映活动后的15-20分钟内,提供给观众与主创沟通交流的机会。

就像答辩一样,观众在表达喜爱之情外也可以“贴脸开大”,表达对作品中的质疑和困惑,主创也可以借此机会进行“答(bian)疑(jie)”,进而让观众、乃至传播后让更多网友对于作品有预期和更深刻的印象。

但近年来的路演环节,有价值的交流沟通肉眼可见地变少了,而无聊的玩梗整活却与日俱增,kk盘点了一下,路演的乱象可以分为四种。

第一种,唱歌跳舞炒cp,路演极致马戏团化。

《鸣龙少年》,讲教育工者帮助学生解决困难考上大学的现实题材剧集,路演期间cue张若昀现场学跳《科目三》,他手忙脚乱、脸上是尴尬营业的笑容。张予曦在大女主古偶《千秋令》的剧宣现场,游刃有余地跳抖音神曲《免我蹉跎苦》,秒变短视频拍摄小课堂,服化、打光、妆造一应俱全。

《九龙城寨》路演,让十二少胡子彤给粉丝讲土味情话;让一把年纪的老大哥林峯跳张元英火爆一时的转圈扭腰舞蹈。《潜行》路演现场,让41岁的演彭于晏在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情况下表演倒立行走的绝活。

《金手指》,一部讲穷小子梁朝伟逆袭股神翻云覆雨玩弄权势、调查主任刘德华追查15年查找幕后真凶的双雄题材,多少悬疑和反转的剧情问题、演员的表演心得可以问。

但在宣发方在路演期间,却选择让六旬影帝梁朝伟和刘德华卖腐——不仅要玩笑化地复刻无间道的手枪互指,还要5连花式比心,刘嘉玲直呼“无眼睇(没眼看)”。

而在《射雕英雄传》的武汉路演现场,肖战和梁家辉也被要求比心,营造郭靖和欧阳锋的“世纪大和解”……

如果这还算明星整活引流,对于现场观众还算有猎奇点,那么剩下的几种就完全是在比谁更尬。

第二种,网红大人的刷脸互动。

宣发方邀请百万粉丝网红与主创互动,同框合拍甚至或是现场找角度拍摄带剧情的短视频。

《温暖的抱抱》路演,网红和沈腾等主创拍短视频,摸沈腾的脸、追星表白沈腾;《末路狂花钱》的长春站,邀请了当地网红又是炫AD钙奶、又是以孙悟空的方式送祝福,不知道的还以为是AD钙奶的宣传方呢;反传销电影《草木人间》路演现场,靠模仿《甄嬛传》中皇上声音走红的博主当着陈建斌的面唱“朕emo啦”……

这些片方为了后续营销热度安插的网红刷脸互动,和电影内容关联化甚微。不仅浪费观众时间,主创在现场的尴尬也肉眼可见。

第三种,明星粉丝见面会。

送花、送礼、动不动表达“喜欢某明星多久了”都算是轻的,更奇葩的是拥抱、索吻、下跪示爱。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路演,张嘉佳被男粉熊抱、张天爱被男粉拿着下跪示爱;《大奉打更人》路演,男粉给王鹤棣现场写诗表白;《冬至》现场黄景瑜被男粉要求抱他,还在《检察风云》路演被粉丝教学如何表白,“你愿意成为我的第一顺位继承人吗”这种承载着潜在厌女表意的尴尬互动……

非常过分的会被安保制止,顺利进行的一般都是宣发方提前沟通好的“业务表演”。如果这属于粉丝经济的延伸,那么剩下的一种就是宣发纯粹地攒“短视频物料”了。

第四种,针推各式类型片的“托儿所”。

路演现场成为魔幻现实主义现场:爱情片秒变民政局分舵,情侣们现场求婚狂撒狗粮,誓要逼得单身观众当场拨打相亲热线;亲子片则开启“母慈子孝”模式,母子互诉衷肠环节硬核催泪;惊悚片更是将气氛拉满,后排“气氛组”小哥吓得爆米花炸成烟花,效果比剧情更炸裂!

在点映后,部分修炼成精的托儿甚至会一个闪现到某真实观众身旁,开始“挥洒演技”,旁边的宣发方的摄影师早已就位,开始拍摄——网络热梗+情绪炸药轮番上阵,硬是把路演现场整成了短视频素材批发市场。

在这类宣发中,一部《长安三万里》能让盲人都能看哭,堪称医学奇迹;连狗狗都难逃戏精命运,《忠犬帕尔玛》宠物专场里柯基“潸然泪下”的短视频横扫全网,虽然科学证明狗子连电影画面都不一定能看清。

映后交流不再是掏心窝子的内容碰撞,而沦为9.9包邮式整活大赏——

KOL们和明星们共创KPI,观众忙着用脚趾抠出三室一厅,宣发方盯着热搜词条算ROI(投资回报率),这场面像极了甲方乙方联手给空气打call:你假装感动,我假装信了,反正短视频流量比电影本身更值得铭记和传播。

但,哪怕宣传数据有热度,真的会对票房有帮助吗?

二、路演,能不能聊点真东西?

《人生大事》的导演刘江江最近在探讨宣发的采访中提到,“在路演中听不到真实的声音。”

他自己也深受其苦,去年定档在国庆的《出入平安》在路演时掌声如潮,上映后却反响冷淡,甚至为避免更多亏损不得不撤档。

当前的路演依然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以抖音短视频为主的商业化链条,与之对应的就是失去了路演最起初宣传影片内容、感召观众观影的意义。从主持人台本设计到观众发言模板均流程化运作;“职业观众”群体通过预埋、红包交易重复参与多场路演;宣发团队甚至通过管控提问名单规避负面评价,只有极少真实观众能够抢到提问资格和主创直接对话。

虽然kk知道宣发方有其难处,如果不提前预埋观众,可能会面临很多问题:比如观众提问质量掉线,整场下来毫无爆点,不利于后续宣传;主创表达能力不ok,漏洞百出,一不小心还会叠“内娱九漏鱼”的debuff,败坏路人缘……

此前,由于《封神2》在太原现场的路演“事故”——一位观众情绪失控质问乌尔善“为什么封神的口碑两极分化,想过没有”后,更强化了这一机制的风险规避逻辑。如果遇到这种“意外”,宣发团队将面临着挨批评、扣工资的处境。

kk想说,不要小觑路演时电影内容探讨对于观众观影兴趣调动的能力,哪怕是预埋,精准的观众提问能刺破营销话术的包装层,在争议性解读与主创释疑的碰撞中激活影片的深层讨论价值。

在《涉过愤怒的海》的路演中,当观众犀利指出黄渤饰演的父亲老金对女儿娜娜的“爱”本质是占有欲驱动的权力控制时,黄渤以“导演在现场也如此表达”的坦诚回应,瞬间刺破短视频营销中“原生家庭之苦”的扁平化标签。

而另一位观众对“娜娜临终误拨电话到底是否是向父亲求救”的追问,引发了黄渤“留点希望”与曹保平“确定误拨”的理解分歧,更表现了创作者视角不同对于同一作品理解的差异性。

当主创将角色动机的争议性切口通过路演交锋血淋淋撕开时,既瓦解了传统犯罪类型片“为爱复仇”的叙事安全牌,又使娜娜的那句台词“爱,没有”引发的社会命题借由抖音切片、微博长文与知乎心理学分析形成跨圈层发酵,不仅让路演问答进阶为电影的二创现场,也为后期热搜发酵提供了霸榜第一物料。

此外,并非一定要吹捧和煽情影片的“优质”,对影片有争议性内容的探讨也是激起影片热度的有效方式,也会将观众的视线聚集于剧情和人物塑造本身。

《出走的决心》路演现场,当一位男性观众激烈质疑影片“贬低男性价值”,抛出“没有男人谁提供经济来源和生育基础”的论调时,主创团队的差异化回应也十分精彩:导演尹丽川以百年平权史锚定议题纵深,咏梅微笑着用克制的“感谢出席”消解对抗感,而张本煜一句“提醒您大清亡了”的荒诞派回怼,则用解构式的幽默引发了在场观众的笑声,也得到广泛网友的支持。

这不仅印证了影片批判的现实根基,更让路演冲突本身成为“女性出走必要性”的印证。

当前电影营销已迭代为大数据时代的流量战役——从张艺谋《英雄》时期流行的红毯首映的1.0仪式崇拜,到《失恋33天》微博话题榜的2.0舆论操盘,再到《前任3》掀起的抖音赛博的3.0算法围猎。

正如《抖音电影传播指南》访谈中,和抖音电影合作的郭皓炜所说:“其实今天的宣发已经不再是一个单向宣导的过程,而是影片主创、宣发方、观众共同完成一场交互。”

这种以发布短视频能获得高流量的驱动力,导致了路演从传统宣发场景被肢解成短视频工厂的素材屠宰场,所有对话、泪点乃至突发冲突都被精准切片,投入抖音的算法漏斗接受残酷检验。

事实上,电影内容本身仍是吸引观众走入影院的关键。比如2023年的《长安三万里》和《孤注一掷》作为暑期爆款热门,都遵循了从电影内容里提取爆点并与社会舆论结合并放大的规律。

前者通过通过抓住暑期档家长带孩子去观影的刚需,17条爆款视频半数深耕“唐诗教育”垂直领域,其中#看完电影孩子主动背诗#话题以364万点赞成就现象级传播;

后者通过“诈骗集团晒钞”病毒视频正是此机制下的标准产物,当漫天纸钞倾泻而下,当“想成功先发疯”台词卡点冲击用户耳膜,这套高度适配平台传播的“诈骗美学”便从数据流量池里杀出血路,在48小时内完成从初级流量池、热榜冲刺池、全民破圈池的火箭式跃迁。

无论是《长安三万里》的唐诗汇演还是《孤注一掷》的反诈警示,本质上都是将电影文本中的核心内容转化为可传播的社会议题——前者通过“诗歌教育”唤醒集体文化记忆,后者借“缅北诈骗”激活公众安全焦虑,既未偏离叙事内核,又创造了与当代观众对话的媒介接口。

而上述尬穿地心的路演乱象,实则暴露了电影本体的虚弱。虽然话题热度可以制造短期爆点,但真正能穿透信息茧房的,始终是电影内容的人文精神与情感力量。

回归内容,才是真正建立与观众对话循环,制造爆款,抵达高票房的底层逻辑。

标签: 电影 路演
路演乱象,正在毁掉中国电影
扫描二维码查看原文
分享自DoNews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