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问尹昉:办正在国际舞蹈节,是作为舞者的一次自救吗?

作者 / 朱   婷

运营 / 狮子座

当中秋佳节的月亮从海上升起时,第一届“正在国际舞蹈节”也宣告尾声了。

“去和舞蹈相遇,去和自己的身体相遇。”时间闪回9月14日的开幕仪式上,发起人(之一)尹昉被一群人簇拥着,说出那句很中二的——是时候,到舞蹈拯救世界了”。大家都显得很激动、很亢奋。

这样的时刻在那四天,有过不少。比如:《晚会GALA》尾声,大家在舞者们的邀请下一起摇摆的时候;法国艺术家约安·布尔乔亚的“失重男人三部曲”首次在中国演出,散场时三位为此而来的女性慷慨激昂地表示“终于看到真人 版”的时候;尹昉坐在他老师肖向荣(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身旁再次说出“舞蹈拯救世界”的时候……

“正在国际舞蹈节”由尹昉和吴孟珂共同发起,他们同是舞者,亦是生活中的伴侣。这次舞蹈节汇聚了七个国家的顶尖舞团、活跃艺术家和舞者,在海边、在阿那亚为观众献上先锋的、前沿的、极具影响力的作品。整个舞蹈节包括国际剧目展演、特邀共创、全民共舞、大师工作坊、未来身体营、圆桌沙龙六大核心板块,以及舞蹈影像策展单元。

现在结束了抽离了某种情绪后再回看“正在国际舞蹈节”,这场为期四天的舞蹈狂欢,一定在哪一刻就真让人相信了“舞蹈可以拯救世界”,就像尼采所表达的那样:一切神圣的事物都是轻盈的,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辜负的日子。

舞蹈节开幕表演几乎座无虚席,穿过人群,你会看到尹昉双脚离地,蜷在一旁专注地欣赏舞台上的艺术家们,有种置身事外的静谧。当他聊到舞蹈节这件事时,i人也不i了,字字句句透着一种真心换真心的真诚感。

四天的时间并不长,kk有幸作为见证者,共同感受了一把舞蹈的生命力。

一、海上生明月

在最适合起舞的海边,已然有了文艺交流中心范的阿那亚,这一次迎来的是尹昉&吴孟珂发起的“正在国际舞蹈节”。

舞蹈给人的感受是特殊的,和其他艺术方式不同,舞蹈的视听享受集中在人身上,它更为直观,也更加需要消除距离。舞蹈的表达方式也是特殊的,它由身体带来张力,表达的却是情感与思想,它是本能的、冲击的,更是极具力量的。舞者们往往不拘泥与语言、风格和故事,他们用最纯粹的生命力向观众展示舞蹈的一切。

有些艺术会因为时空偏转也形成新的共鸣,当约安·布尔乔亚将著名的“失重男人三部曲”《对位法Contrepoint》 + 《喧嚣Hourvari》+《开启Opening》搬到海边(这是首次将三台作品一同带到中国),白楼梯配上蓝天白云,难免跨越到《楚门的世界》,而当他不停重复跌倒、失重、登高、攀爬的动作,就有了隐喻人生的感受,我们总是反复在失衡中追求平衡,在飞行和坠落里不断反复。

“失重、错位、对高点的执着……情绪是层层递进的、复杂的、感动的、美好的~正在国际舞蹈节的意义在那一刻被具像化了。高处是蓝天白云,远处是一望无际的大海,眼前是曾经影像里的舞者和演出,身边是一群被表演打动的同好者。”一位现场观众分享着自己的感受,另外三位结伴专门为这场表演而来的女性相拥着说:“以前都只是在影像里看,这次终于近距离看到了,太震撼了,珍惜当下珍惜眼前人吧。”

同被震撼的还有kk,甚至忍不住看了第二场,还偶遇了演员沈佳妮,她表示太美好了,“尤其是在蓝天、海边这样纯粹的环境下看这场表演。”她说看演员一次次跌落又爬起来,太像孟珂和尹昉他们办舞蹈节的过程了。

短短四天,但实际上,从想办一个舞蹈节到开始落地实践,时间战线长达两年多。按照尹昉采访中梳理的时间线:2022年1月正式有一个沟通群,开始畅聊关于舞蹈节的想法,意向的工作确定的差不多了,今年3月份正式开始筹备,9月得以同大众见面。

民营国际舞蹈节?除了要解决国际艺术家邀约,一个很重要也很现实的问题是成本。“真的很感谢香奈儿、阿那亚、北京晓星芭蕾艺术发展基金会、哈根达斯等伙伴们的支持,他们非常信任我们做这件事的初心和诚意。”

艺术是桥梁,世界需要对话而不是对抗,“正在国际舞蹈节”的初心也源于此,把不同肤色的人,不同国家的文化连接在一起。

Hannes Langolf《现在如何How A bout Now》为观众展现了极致空间艺术;《晚会 GALA》——现代舞精选盛典将代表国际顶尖水平的五支现代舞汇为一台,引领观众进入现代舞的奇妙世界;半山舞人舞团《你NIX》用震颤心灵的艺术表达,赢得现场掌声不断;象征着世界舞蹈艺术联结的【特邀共创】板块:《两者有何不同》《动者》以及《悲伤轶事》,完成了全球首演,这也是首次全中国舞者卡司跳NDT的作品。

“正在国际舞蹈节”的现场,舞台不再仅仅是作品演出的场景,更是中国舞者们与国际舞者们交流的舞台,诚如舞蹈节的英文名:《Move to Move International Dance Festival》。在短短四天狂欢里,艺术仿佛才是这篇海域最为明亮的圆月,照亮了舞蹈人的夜空。

二、张罗一件大事

kk去过很多次音乐节,舞蹈节确实是第一次去,跟音乐节将chill进行到底的氛围有所区别,“正在国际舞蹈节”的专业性很突出。

比如,针对有一定舞蹈基础者开放的“大师工作坊”,邀请了五位国际大师献上超高规格的教学分享与探索;以“来到你身体的现场”为主题的“圆桌论坛”找来了前荷兰舞蹈剧场艺术总监Paul、雕塑艺术家向京、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汪民安、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肖向荣,围绕几位行业顶级嘉宾的多元视角展开,畅聊身体在生活中的艺术性和美学价值。

另外,kk还注意到,来看舞蹈节的观众里,有浙江音乐学院、北京中戏等名校,编舞、舞蹈专业在读的同学们,她们跟kk分享,最开始得知“正在国际舞蹈节”节时,都很兴奋,大多都报名了未来身体营,最终就算没有被选上也决定要来当观众,在她们看来这是舞蹈生的殿堂,可以看到国内外优秀的舞者、编舞师的作品。

专业之外,“正在国际舞蹈节”也在尝试拉进观众的体验感,试图让现代舞更加大众化。是的,你也可以尝试起舞,探索你自己的身体。在全民共舞板块中,蔡铭元老师和潘宇老师带着现场参与的观众们,于海风中尝试实现跟自己的身体对话,无关舞蹈基础与艺术表演,这只是一次完全由自己掌握的,与身体对话的体验。验证了那句:先让一部分舞蹈跳起来,先让一部分身体动起来。 

尹昉把自己发起的这次“正在国际舞蹈节”,形容为“张罗一件大事”。

做舞蹈节比想象中难得多,,除了时间线漫长,相较于大众接受程度较高的音乐节,舞蹈面向大众的平台和介质有门槛,且非常少。甚至抛开舞种,对于当代舞蹈艺术,大部分观众知之甚少。

观众习惯于通过种类认知舞蹈,而不是剧目。即使有过几档关于舞蹈的综艺,也有几部著名舞剧作为顶流,但作为分支众多的艺术门类,舞蹈依然算是小众艺术。尹昉自己也提到,目前的舞蹈艺术市场化确实有些剧目一票难求,但对舞蹈行业来说,个例的成功显然是不够的。

也许正因如此,“正在国际舞蹈节”的艺术性显得格外纯粹。它和两位发起人尹昉&吴孟珂一起带着一种理想主义闯进阿那亚,也闯进了现场观众的视线。在尹昉看来,当代舞蹈艺术家们,需要一个平台,一方面是作为交流创作的窗口,另一方面也提供让创作者和他们的作品被国际看到舞台。“我们中国的舞者很优秀的。”

“正在国际舞蹈节”有着自己独有的行业价值。当下,观众们往往以为先锋的东西过于艺术,从而忽视了,先锋的艺术同样需要与大众链接的平台,从而促进先锋艺术的再进化。

在尹昉那里,舞蹈还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他认为,随着技术的发展,身体作为生产力的功能性正在衰弱,但其他方面的功能,如艺术,正应该是被唤醒的时候。

“所以,你觉得这次舞蹈节算是舞者的一次自救吗?”我们问。

“自救?这个词有点太大了,我们不可能说用这个去抵抗科技、抵抗人类发展的进程,但它或许可以提供另外一个思路和方式,去唤醒/挽留身体。一个舞蹈节的力量肯定很小,但是有意义的吧。”

理想是美好的,但落地总会有困难。尹昉在采访中表示他的构想能够落地,孟珂在整个项目的运行中,承担了很多具体的工作量。比如:联系沟通每一个艺术家的档期、行程等,我们打趣道:你责抽象,孟珂负责将抽象具象化。最终,张罗成了这件大事。(笑)

三、“你相信舞蹈可以拯救世界吗”

把舞蹈当自己的人生事业,尹昉也经历过一些认知重塑的过程。

大多艺术美梦的开头,总是懵懂的,就连目前坚定投身舞蹈事业的尹昉在小时的舞蹈学习中,也并未投注“热爱”这样的情感。他向kk坦言,在漫长的求学过程中,他并未对舞蹈产生兴趣,甚至觉得走文化课的道路才是自己想要的。

但命运的选择总是悄然而至。2007年,尹昉观看了皮娜·鲍什的《穆勒咖啡馆》,这次相遇让他决定要接着跳下去。在皮娜·鲍什的作品里,他看到了舞蹈的另一种可能性,打开了世界的另一扇门——“找到自己身体的一种使用方式”

对身体的重视是尹昉在“正在国际舞蹈节”甚至以往的采访中都反复提及的,他像一个虔诚的信徒一样感受着自己的身体,并通过身体感受着外界。极致的向内观察最终会产生向外的能量,也正是因为跳舞,他被崔健邀请出演电影《蓝色骨头》,从而走上演员的道路。

和大部分人一样,提起尹昉更多想起的是他作为演员的身份,这一次“正在国际舞蹈节” 让更多人了解了他舞者的一面。

用尹昉自己的话说,在尝试离开舞蹈之后,他反而找到了一个新的视角来认知舞蹈。他发现,舞蹈是他自己认识世界的方式,小时候,学习芭蕾的他必须一板一眼按照规则来练习,他被舞蹈塑造,而时至今日,他跳脱框架,开始用舞蹈连接自己的世界。

他认为,演戏同样是创作,“虽然演戏并不常常需要起舞,但同样需要从身体出发,通过跟自己的身体对话,去感受、体验,最终行动。”换言之,舞蹈构建了一套尹昉对艺术的理解以及表达方式。

甚至也并不局限于艺术,像尼采认为的那样,思想也是一种舞蹈。“你相信舞蹈可以拯救世界吗”这句话听起来很像《迪迦奥特曼》里那句经久流传的“你相信光吗”,尹昉有他的答案,每个人心中也有属于自己的那个答案。

可以确信的是,对于每一个舞蹈从业者来说,他们需要更多“正在国际舞蹈节”,让世界看到舞蹈的更多可能性。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     京ICP证151088号
京网文【2018】2361-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