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超越班》回归演技本位,一场香港与内地影视文化交融的对话

作者 / 郑容和

采访&编辑 / 朱婷

运营 / 小饼干

谁家综艺现场给演员发offer?!

5月11日,茶水姐杨容莲受优酷邀请,为《无限超越班》第二季的艺员高海宁颁发“无限精神艺员奖”,鼓励青年演员们专业敬业,引来尔冬升、郝蕾、宁静、吴镇宇、曾志伟等在场艺人全体起立鼓掌致敬。节目现场,10位市场制片人现场为演员们发出49份角色邀约,香港青年导演倦虎也获得邀约。

除了吴镇宇的表情包、尔冬升的快言快语,朱梓骁、纪凌尘等年轻一代演员的段子等活跃在各大社交媒体话题里的“综艺点”,两年多,超过30个演员,做到了第二季,《无限超越班》是时候给出更多回答了。

TVB模式和内娱能适配吗?一档12期的节目能给青年演员带来多少“演技”加成?演技类综艺做到今天还能怎么继续?怎么看待“整顿内娱”的评价?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和演员曾志伟、吴镇宇、高海宁,以及浙江卫视(中国蓝新平台)副总编辑 蒋敏昊,优酷副总裁,商业化、综艺及直播业务总经理沈严,一起聊了聊。

一、演技综艺,为表演服务

从2017年《演员的诞生》到2024年的《无限超越班2》,内娱演技类综艺经历了7个年头的迭代。

尽管在各类话题热点当中,市场的关注视线被转移但不得不承认,作为目前市场上唯一还续存的演技类综艺,《无限超越班》第二季关于内容价值空间的探索和个体青年演员维度的挖掘与培养,为内容行业和演技类综艺甚至是综艺这个类目的价值带来全新的面貌。

如果要具体拆分,优酷副总裁,商业化、综艺及直播业务总经理沈严看来,作用很清晰:

首先,承担了青年演员选修课的功能,节目找来老戏骨们,就是这堂课最好的老师。然后,节目也扮演了桥梁和平台的角色。“我们链接着背后的影视公司和平台,演员们在节目之后,有实实在在的offer可以接”。

王梓薇双手接过制片人们给出的3张片约邀请,高海宁收下4张片约连声道着感谢,尔冬升导演手舞足蹈地替香港青年导演倦虎高兴,朱梓骁惊喜的表情,金巧巧看着许君聪手上的6份片约调侃“我们还能排上吗?”、郑合惠子和张栋梁组合收到了男女主邀请……对演员来说,《无限超越班》第二季不只是一个“辅导”作用,也造成了综艺节目到实际工作机会下发offer的跨越。

而对普通观众来说,《无限超越班》就像一个窗口,这也是吴镇宇顶着热搜压力,皱着眉头,坚持着“把节目变成一个比较专业的节目”的原因。“演员就是要以表演作品为最高目标,去跟观众接触的”。

除了节目的叙事和看点,站在节目制作的角度,包容接纳与培养,正逐步成为《无限超越班》能够在市场得到响应的关键。筛选这个活电影、电视剧各大剧组已经在做,综艺要做的不是选择而是培养和承接,“年轻人也不都是毛毛糙糙,也有很多优秀的”, 浙江卫视(中国蓝新平台)副总编辑蒋敏昊说这话的时脸上露出欣慰的神色。

吴镇宇也表达了对这一季诚恳学习的青年演员们的赞许,“这一季大家都很享受被我们游说(接纳表演本位)的过程”。在乎细节的吴镇宇还提及了粉底与口红的问题,认为那是演员妆造外表也是角色的一部分,应该为表演服务。“青年演员过来,我们想帮他们成长为真正的演员”。 

这一点平台与节目创作团队也是一以贯之的,蒋敏昊也告诉我们,“不光是演技和演员的层面,最大的作用还是在于输出每一个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的价值观点”。

本着这样的共识,观众可以在前两期节目里,对徐若晗的快速入戏与表演细节发出吴镇宇同款赞扬,同时也能在后续其他类型题材的尝试中看到她的不足和进步。可以看到偶像转演员的何洛洛经过吴镇宇的“整改”之后一步一步贴近角色。也可以看到郑合惠子和张栋梁这样在行业磨炼多年之后放出光彩的“老演员”。

尽管这个过程并不容易,《无限超越班》在做的也就是让演员这一职业,一点一点推回演技本位。这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如同曾志伟说的,“一个节目就将他变成天王巨星?这是不可能的”。

同时,采访中沈严还提到了优酷在剧综影联动上的打法。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展现出了从综艺到项目的延展可能性,为演技类综艺价值空间的持续上探和演员们的offer落实和展望提供了想象。

同时沈严还表示,阿里大文娱发布港艺振兴计划,重点发力香港青年演员培养,下一季节目优酷将邀请更多香港年轻艺人参与进来。持续深化《无限超越班》的内地青年演员与香港文娱从业者的交流。

二、「TVB模式」和青年演员的有效碰撞

“TVB有无限多的‘无限超越班’,每一个剧组就是一个超越班,所有的演员都是导师,你每进一个剧组,里面就会有人教你怎么拍戏。就像一个‘动物园’,大动物会告诉小动物怎么去寻找‘食物’生存下来, TVB是这样过来的”。

这是《无限超越班》第二季采访现场,被问及香港的年轻青年演员与内地的青年演员有什么异同时,曾志伟的回答。

“我们的训练班,虽然只有半年,是东主与雇员的关系,但从第一期开始,周润发、刘德华、汤镇业等,他们见到我们都会教我们东西”,吴镇宇补充道。

看似没有正面回应,实则直接切中核心——除了“茶水阿姨”,TVB模式的核心是那一套难以复制的训练机制,这是在谈论“演艺专业培训”和年轻一代演员特质之前无法回避的现实。

「TVB模式」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模式?在内地的演艺环境里,这一套模式能否适配?这个问题从节目第一季开始就存在。也因此,只有承认客观环境和机制的差异,导致演员工作状态和生存状态的差异,才能对症下药。

高海宁说起茶水阿姨的感受,“我们茶水阿姨只在电影界才会有,如果我有机会到电影去客串,拿纸杯接杯水,杯子上贴着你的名字,我们就会拍照留念”。

她表示那是主演才有的“待遇”,代表着一种对演员职业的认可。

站在一个行业发展的脉络里,内地年轻艺人在过去几年,迎来了整个行业的爆发增长期,也正在经历降本增效之后的低迷。他们的确有更舒适的就业环境,更好的待遇,但随之而来的也有更严苛的舆论、更激烈的竞争和不容犯错的行业概况。

吴镇宇聊到和内地演员交流的感受,“他们说‘我们犯错就没有下次机会了’,所以他们比较谨慎一点”。甚至不用对比TVB演员和内地演员,年轻一代和成熟艺人之间也都有观点差异,“有些流量的小朋友好像碰不得(反派、扮丑等)一样”。

两厢对比之下,的确很容易在舆论场引出《无限超越班》系列综艺主打的是香港老戏骨“吊打”内娱的话题。

但事实上,节目的初心并非如此。

代表着TVB模式的曾志伟、尔冬升、吴镇宇也好,内地实力派演员郝蕾、宁静也罢,他们也都如同台上的青年演员一样挨过骂,演过边角配角,一路走到了如今的位置。从第一季的车保罗到这一季的李国鳞老师,“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要怎么做好一个演员,这群人最清楚也最有体会。

与其用“吊打”这样单一指向地位、代际碰撞的话题词汇,不如说是《无限超越班》提供了一个“训练班”,制造了一个前辈带着新演员学习的真实实战环境。为TVB培养演员的模式和内地青年演员之间的碰撞寻找到了有效的落地方式。

蒋敏昊在采访中表示,节目被冠以“整顿内娱的风向标”这件事“太大了,“我们只是看到了在剧作运作机制当中,TVB模式在香港文娱产业当中的积极性,这部分在当下内娱的市场当中值得被大家看到”。

内地影视环境带给了艺人生存的不同模式,但同时也造就了行业的高效运转和上下游机制更加灵活丰富的行业生态。

尽管内地机制无法复制高海宁向我们描述的那种——茶水阿姨端来的纸杯上贴着自己名字的TVB式的“被认可”。

只要行业还在关注演技本位,TVB模式也好,《无限超越班》模式也行,总有一天能看到效果。我们反复探讨节目内容,本质上也是在期待这样的未来。

标签: 无限超越班
《无限超越班》回归演技本位,一场香港与内地影视文化交融的对话
扫描二维码查看原文
分享自DoNews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     京ICP证151088号
京网文【2018】2361-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