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萌 蛋
编辑 / 朱 婷
运营 / 小饼干
“吃完饭拍你跳舞转圈的,这套衣服拍完再换下一套,你放心肯定拍得绝美、超美。”
“景先不换,等她拍完这个镜头再换,都准备好了我过来。”
“不好意思,我们继续。”
正在拍摄新戏的导演何佳男在片场午饭间隙接受了我们的采访,对讲里不论传来任何问题,都能听到何佳男热情洋溢不厌其烦地回答。
对于短剧《锁爱三生》目前所取得的成绩,何佳男很开心:“虽然大家都自嘲‘我是土狗我爱看’,但作为创作者,只要大家看得开心,追的是自己喜欢的东西就好了,土也没关系,只要给大家带来快乐,就达到了我们创作的目的。”
面对今后是否还会继续拍短剧的提问,何佳男直言不讳:“在短剧里,想尝试的基本都已经尝试过了,今后还是希望能够多拍点长剧,有更多的创作空间。”
何佳男表示,在她看来长剧、短剧各有所长,相比长剧更充足的预算和更大的创作空间,在紧张的拍摄进度下,短剧无论是对剧本、对演员还是拍摄中涉及如何花钱、省钱……可能都会对主创团队提出更高或是更苛刻的要求。
出品方同时也是《锁爱三生》营销方的世禾娱乐创始人刘颖认为,短剧以精炼的故事满足了此类观众的需求,作为一个应时代而生的产物,已经逐渐在走向精品化,在未来仍然大有可为。
《锁爱三生》虽然已经收官,但每月、每周甚至每天都有不同的短剧在各个平台陆续上线,我们好奇:短剧的未来究竟在哪儿?会成为下一个风口还是昙花一现的避难所?
目前看来,对于大量的新入局者而言,这是一次机会,也仍然是一个能赚到钱,未来或许还能继续赚钱的行业。
短剧的黄金时代?
自2022年开始,短剧数量开始井喷式增长。
同年6月1日,针对网络剧、网络电影的“网络剧片发行许可证”正式发放,其中也包括短剧,推进了短剧市场的规范化。
2022年上半年,广电总局系统内进行规划备案的微短剧数量达到2800部,根据《2022短剧洞察报告》数据显示,仅腾讯视频、芒果TV、优酷三大平台的独播短剧就达171部。
彼时,一部《夜色倾心》以700万的分账成绩,为平台微短剧打开了更加广阔的市场,也让从业者们看到了希望,随着平台短剧分账制度的不断规范和升级,短剧的发展也呈现了更多的可能。
今年上半年以来,从芒果TV短剧计划推出的古装短剧《虚颜》《念念无明》的高评分好口碑,再到近期腾讯微短剧系列中累计分账已经破1500万的《招惹》、目前分账已达900万在优酷播出的《锁爱三生》,短剧的成绩可圈可点。
逻辑不难理解,相较于传统网剧,短剧投入成本低、制作周期短,在降本增效的大环境下,无论是对影视制作公司、平台还是MCN,投短剧都是相对友好的选择。
也因此,短剧成为了创作者和投资人眼中新兴的蓝海产品,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公司入局,身为营销公司的世禾娱乐也不例外。创始人刘颖表示,在出品《锁爱三生》之前,公司对于进军短剧行业已经布局了很长一段时间,一方面是出于公司影视战略布局的需求;另一方面也跟平台降本增效压缩宣传费用有很大的关系。“我们认为短剧最终还是To C的,它直接跟收益挂钩,很多的收入转化都是通过宣传来实现的,而营销公司一直在做To C和面向市场的事情,出品短剧无疑是优势。”
面对首次入局短剧所取得的成绩,刘颖表示,公司和团队都很满意的,这也给了他们对于今后入局其他项目以信心。“从《锁爱三生》所取得的结果上来看,无论是我们的内容判断、营销打法以及实际执行的效果,都证明了我们的方法论是对的,是可以复制的。”
是否能够成为短剧的黄金时代或许暂时无法得出结论,但可以肯定的是,对于很多的公司来说,短剧确实是一次难得的成本相对较低的转型、试错机会,博一博,没准单车变摩托。
拍短剧赚钱,拍长剧追求艺术
在《锁爱三生》的收官小作文中,何佳男写到,未来还是希望跟大家继续在长剧相见,当我们提问她是否因为长短剧的收入差异而更倾向于拍长剧,她说,“从性价比上看,长剧拍两三个月赚的钱,不如我拍十几天短剧赚的。之所以想多拍点长剧是因为,更高的制作费用意味着能够有更多的创作和想象空间,拍短剧的时候每天都想着怎么省钱,就算再努力尽善尽美,终归还是有遗憾。”
何佳男还提到,短剧受时长所限,比起合理,更需要的是在很短的时间里抓住观众,更多需要利用一些感官上的刺激。比如《锁爱三生》中女主角向男主角开枪、男主灌女主角堕胎药等戏份,这些放在长剧里需要考虑观众耐受性的情节,只有在短剧中她才“敢”拍。
虽然短剧在合理性和剧情的连贯性上会因为时长和成本限制有所牺牲,但她认为,这对于短剧来说也是必要的取舍。
“如果是长剧的话,可能就会有钱在服化道美设录灯等等这些细节上下功夫,但短剧的核心是赚钱,分账的压力摆在面前,光是自我地追求艺术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何佳男认为,短剧对于演员的要求甚至比长剧更为严格。“长剧有一个成长和适应周期,但是短剧要求演员第一天就能快速进入状态,尽可能地减少NG的次数,又要好又要快,对于任何演员来说都是挑战。”
但越是困难,就越是有人会迎难而上。即使头顶着分账的压力,何佳男也依然希望做出来的作品是有质感的,所以也会经常尝试说服一些不拍短剧的演员来尝试短剧,《锁爱三生》就是男主角饰演者李九霖的短剧初体验。
当然,作品究竟如何,最终还是要交由市场来检验。作为项目出品方也是营销方之一的刘颖提到,《锁爱三生》这个项目是他们入局短剧的第一个项目,所以早在剧本阶段他们就已经将营销前置,利用他们所掌控的舆情,对内容营销的点进行了预埋。包括花絮、剧照等等一系列物料的安排也提前做了拆分,保证了所有的物料能够支撑宣传周期。
在刘颖看来,无论是长剧、短剧、还是电影,最终目标都是希望通过营销实现收益最大化,随着内容生产策略越来越偏向用户端,在未来,营销对于长剧、电影成功的影响占比也会越来越大。“对于一部短剧的成功,我认为营销的作用能够占50%,因为这是一个投入产出比呈现非常直观的类目。我也相信在未来,对于电影、长剧、定制剧的影响比例也会越来越向这个比例靠拢。”
对于《锁爱三生》最终呈现的作品和取得的成绩,主创团队、营销方、演员、观众,都给出了满意的评价。
可以看到,短剧虽然赚钱,但想要在海量的短剧中脱颖而出,不论是从剧本、演员还是营销上,都还是需要下点功夫的,会花钱才有机会挣到钱。
对于制作公司来说,投身短剧是顺应“降本增效”大环境不得不做的选择,但对于很多追求艺术性和作品完整度的一线的创作者们来说,拍短剧赚钱只是前奏,更重要的是希望通过短剧,完成其向长剧的跳跃。
昙花一现or新风口?
这也是为什么对于创作者来说即使拍短剧性价比更高但他们仍然坚持回归长剧,认为短剧的繁荣只是“昙花一现”,本质上,是内容导向。一方面是由于短剧受时长和预算所限,创作者无法尽善尽美地进行表达;另外,大众对于短剧在内容、演员、服化道、越来越精致化的审美需求,随之而来的就是制作成本的抬升,相应的投资回报的风险增加,还是会陷入内容与时长之间的反复纠结,最终还是难以逃脱与制作、营销彼此掣肘的循环。
出品方则更倾向于结果导向。如今整个影视圈S级的项目都被头部公司分割,A级和B级的项目也大幅度减少消失,平台的分账变化让一部分的制片方因投入和回报率不成正比,短剧的低成本便成为了原创IP孵化的一种新的选择。
更重要的是,他们认为,短剧之所以能够诞生并且走到如今、能够成功,是因为大众有需求,既然需求存在,供给自然也会源源不断,随着平台分账策略、内容扶持政策的不断升级,短剧在未来依然有着更加宽广的前景和未来。
前文也有提到,在入局《锁爱三生》时,刘颖和团队关于营销前置的尝试及准确性验证,也为行业往后的短剧内容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我们一直在一线做宣传工作,更熟悉观众喜好,对内容的判断相对精准,可以为很多制片人和编剧们提供专业的市场建议,也为后期的营销做好铺垫。”
不可否认,营销前置确实能够解决内容创作过程中,创作者因“不接地气”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能够使内容创作本身更加贴近当下观众。了解观众讨厌什么、喜欢什么、想看什么,也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作品本身的质量和受众。
同时,营销前置也能够保证宣传期物料的充足储备,提前进行营销企划,不论是品相好的项目还是相对一般的项目,都保证有足够的内容进行包装和分发。
至于营销前置干预内容创作本身对于短剧整体呈现的影响,目前看来,积极影响居多。也由于短剧的特殊性,本身对于冲突性和戏剧性情节就存在一定的需求,相应的包容性也自然会增加,而能否将这套方法论实践在时间战线更长的网剧、电视剧、甚至电影中,仍然值得探究。
制作公司收获新的IP孵化机会、营销公司获得转型跳板、新导演新团队凭借短剧获得长剧入场资格……即使短剧掀不起新的风浪,但海浪翻起的时候,还是能有大把的鱼有机会获得翻身甚至跃龙门的机会,归根到底,好的内容,才是唯一的救命稻草。
图源:微博、豆瓣,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