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郑容和
运营 / 小饼干
愿你快乐不止五分钟。
《脱口秀大会》走到了第五季,更新的日子里,李诞几乎天天被网友骂。但到了这收官的最后一期,这个虾系帅哥却收获了许多“感动”,观众为这一群脱口秀演员的真挚而感慨,也为小佳那一段口播而动容。
太多的细节,我们在上周总决赛的稿子里已经讲了太多。(我在《脱口秀大会5》决赛现场围观呼兰拿冠军,发现李诞哭了)
尽管,今年《脱口秀大会》(以下简称《脱5》)口碑不佳是演员们也拿出来调侃的话题,这当然无法避开。但我们也不要忽视,在一片骂声中,还夹杂着许多“是不是被剪掉了”“怎么这么碎”“在现场,还讲了……”的叹息。
讽刺喜剧往往需要承载对时代和社会的批判才能让语言发挥出力量。众所周知,很多线下非常精彩的内容无法出现在综艺里。这意味着,作为内容的载体,它们面临着巨大不可抗力和难以琢磨某些规则,这桎梏着每一个身处其中的创作者。
吹不吹哨,谁也无力决定。
换句话来说,在综艺的池子里,除了创作本身之外,删减、社会议题卷入减淡以及各种不可说,都会影响最终的表演效果。失望的声音铺天盖地,意味着节目的关注度与热度始终在线,同时也意味着,笑果在某种程度上,培养了一批正在努力读懂脱口秀的观众群体。
《脱5》火热收官,另一边《一年一度喜剧大赛2》上周五却因延期上线被舆论包裹。
笑果与米未,两家公司定位很相似,目前也都在喜剧的赛道里奔驰,总是不免要被放在一起比较。
笑果要产业
笑果,懂喜剧,更懂商业。
尤记得今年国庆黄金周,上海线下演出短暂开放,各家开放麦高朋满座,kk挤进硬核喜剧的场子时,主持人正用一句玩笑话来开场,“你们是不是买不到笑果的票,才来看我们。”
现场观众一片笑声,扯着嗓子大声回应着“是”。
一句调侃的开场白,却也道出了笑果文化在脱口秀届的地位。让观众为脱口秀花钱,笑果功不可没。
笑果文化在上海的笑果工厂和山羊俱乐部两个线下剧场,一票难求是常态。传说中线上2块3毛3,现场买4块6毛6,就能在开放麦见到庞博和建国的日子,也一去不复返了。门票价格来到了180、280、380和480 甚至更多,尽管如此,大家还是一边抱怨着怎么票价涨得这么厉害,一边拿出了抢爱豆演唱会门票的架势,秒速抢光了所有门票。
(截图来自笑果工厂公众号)
得承认,借助一档《脱口秀大会》和一档《吐槽大会》,笑果串起了线上线下,几乎垄断了国内的脱口秀市场。据笑果文化官方数据,2021年,笑果受众面最广、收入占比最高的是线上长视频业务,《脱口秀大会》《吐槽大会》和《脱口秀反跨年》等业务营收已经占到公司业务总营收的40%。
《脱口秀大会》疲软,从领笑员的选择到明显“保人”“捧人”的疑问,在大量的负面舆论风波中,《脱5》热度有了,口碑也差到了历史新低。
这是综N代的宿命,除了靠玄学(不是)几乎没有办法。对内容输出没什么高要求的慢综艺,在做了5季之后都尚且无法保持源源不断活力与新鲜感,更何况《脱口秀大会》这样强输出的语言类节目。
何同学当时那句“舞台是升上来了,评分是降下去了”,是调侃也是脱口秀大会正在面对的现实困境。
但站在商业层面,无论正面负面,《脱口秀大会》依然站在热搜话题的中心。从上周决赛当晚的盛况来看,线上节目到没到头很难说,但幸运的是,脱口秀产业,正在开始。
如果说节目热度,脱口秀演员红火程度难以用具体而公开的数字转化来呈现。那么一级市场的动态,完全足以说明笑果文化在《吐槽大会》和《脱口秀大会》两档综艺加持下的高歌猛进。
尽管《吐槽大会》已经折戟,2016年到2021年的8轮融资后,那些“笑果文化估值超过30亿”、“笑果文化估值已达40亿元”报道,已经证明了笑果内容和那一批内容人的价值。
比起线上的褒贬不一,线下演出其实也是一块大蛋糕。它不仅承载了为笑果线上选拔脱口秀人才的功能,也正在迈向更加成熟的商业化。早在2017年,笑果文化CEO贺晓曦就曾公开表示:会将把重心放在喜剧脱口秀底层生态链的搭建上。表现优秀的社恐鸟鸟,洒脱圈粉无数的黄大妈以及明朗乐观的小佳,都来自线下的笑果训练营pro。
票价日渐高涨,线下演出也依然火热,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市场的需求和认可。根据上海证券报,2021年,笑果文化在全国举办了超1500场演出及开放麦,全年演出票房超8000万元。如果说李诞之前说的“这是一个教育市场的过程”,那么市场给到算得上热烈的反馈了。
遗憾的是,近两年,肉眼可见地,线下演出整个行业都受到了强烈的冲击,也非笑果一家独惨。在笑果的大本营上海,直到现在,线下娱乐业演出都尚未全面恢复,live house、club以及电影业,都一样,目前前景依然不明朗。
2022年,笑果线下演出营收受到的影响可想而知。但正如国庆假期内的火热情景,在笑果多年的布局与铺垫下,脱口秀产业的未来不算悲观。至于,产业与人才培育,资本滚雪球与内容质量之间的矛盾,kk也只能长叹一口气了。
当年,在2块3毛3的笑果开放麦,kk曾听到过演员询问是否可以报销来回车票。彼时,那个演员得到的回复是:“虽然不能报销,但是今天全场的门票收入,可以全部给你”。那一场,门票收入大概200块。
资本不在乎梦想,但只有拥有资本才能实现梦想,这听起来很矛盾,却也无能为力。上升的通道拥挤不堪只剩偶尔打开的一条缝,但下滑的深渊可是一直敞开着的。
邱瑞说,脱口秀演员就像电动车一样,是唯一还能随意鸣笛的交通工具。kk诚心地希望,他们能继续鸣笛。
米未重内容
说在前头,无论如何,kk永远尊重还在内容赛道疾驰的团队。比如米未,比如笑果。
一个对Z世代年轻人可能有些模糊的信息,米未的《奇葩说》,用一句“40岁以上的观众请在90后陪同下观看”的口号,开启了内娱网综的全盛时期。
这个IP下,诞生了无数名场面。
李诞那番“知识分子就是喜欢动不动上价值观,虚构出什么远方的哭声,近处的哭声你都听不到,还管得了远方的哭声?”就出自《奇葩说》第六季中关于“艺术馆着火,你要救画还是救猫”的辩论。“全人类大脑可以共享知识,你支持吗?”“在结婚前,要求伴侣在TA的房本上,加上我的名字,我有错吗?”
这些话题,至今说起来依然让人觉得兴奋。
内容市场获得诸多肯定,一级市场获得资本高度青睐,这家公司从诞生之初就在内容赛道博得了一席难以被替代之地。
但,即便有长寿当家大IP开疆拓土,另起新路的第二条增长线上也能做到迅速起高峰的大好局势面前,当出《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第一季,米未宣布要暂停《乐队的夏天》一年,转向喜剧赛道的时候,刚为《乐夏》狂热上头的观众们,大部分是担忧大于期待的。
就连马东自己,都在第二季播出之后的采访中说到,“我们就觉得这是不是不对?做喜剧尝试了两次都没成,这次也不一定能成,所以要冒很大的风险。”
彼时的市场情况,笑果靠着《脱口秀大会》第三季和第四季再上巅峰,线下也如火如荼,喜剧赛道几乎一家独大。而米未的处境并不算乐观——环境趋严,《奇葩说》难再上高峰,《乐夏》爆热,却也被评论“不赚钱”。挑战喜剧,米未要面对的竞争压力可想而知。
但米未还是选择了加码喜剧。幸好,《一年一度喜剧大赛》也没让人失望。一年过去了,超出10万豆瓣用户,让它的评价稳稳停在了8.5的高分上。内容出彩,人也出线。史策与王皓的组合至今大家聊起来都还是能被击中。
毋庸置疑,米未传媒是综艺制作公司的头部,当然,这也并不意味着可保一生无虞。《脱5》口碑狂跌之后,笑果文化将要面对的,是口碑下滑对后续节目招商的影响以及更加严苛的内容审视。
事实上,米未也是一样的。
10月8日,《一年一度喜剧大会2》节目官方微博就第三期中《男友来了》调侃乙女游戏用户群体不当,引起争议,甚至引起来“恋与制作人”官方的注意,深陷舆论风波。节目官方不得不发布道歉声明,同时表示将下线该部分节目相关的内容。
无独有偶,11月11日姐尽全力的作品《请赐教》再度陷入争议。《请赐教》选择了女性主义这个话题切入,反讽了却没做到完全反讽,母职惩罚、生育成本、中年危机、职场困境……都是很好的议题,但最终内容走向却是“忍着”“苦中作乐”。
这肯定不是此类议题应当的走向,俯视感太强以至于带来了“十分强烈的不适感”,“消费女性话题”的指责。
尽管,目前第二季仍旧保持着8.1分的好评,但今年节目仅上线三期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不少“喜一归喜一,喜二别来蹭”、“期待了很久,但真的不好笑”等等争议。到了现在,这样的评价也没能转向。
过去,kk也总疑惑于一个问题——豆瓣评分和受众端的口碑,对综艺有多大的影响?那些甚至豆瓣都没开分的观察类、恋爱类,一样招商良好。
直到去年,严敏的《新游记》上线之后,口碑迅速下滑,很难说之后不会受到影响。
米未的竞争力和不可替代性,都来自团队的内容原创能力。内容上,第一条赛道,《奇葩说》创造的辉煌不必多费口舌去陈述,第二条内容线《乐队的夏天》也一样,之后加码的《喜剧大赛》更是。
从这个角度,米未一直有一种徐徐图之,但越战越勇的气势。
只是,问题在于,内容市场变化多端,没什么必中的公式。一方面,单个节目IP都是有生命周期的,比如《奇葩说》;另一方面,今时不同往日,新IP起步难,实现长线的内容供应更难。此外,现在的创作环境而言,风险之高,大家都心知肚明。
而马东在媒体采访中说的,“你做完了《一年一度喜剧大赛》,该哪个厂牌回哪个厂牌”,则意味着节目出圈,人红了,但米未不享受后续艺人经纪部分的收益。这部分可是一个公司商业变现的重要组成部分。精简掉这部分,没有对错,但确实是一件需要勇气和决策力的事。
以火爆全网的《乐队的夏天》为例,米未赚的是承制的费用。也正是因此,米未总被贴上“商业模式太过单一”的标签。从融资情况来看,米未的最近的一次融资,还是2018年,来自红杉中国。
这一点上,产业链公司的优势不言而喻。
回顾来看,米未也不是没尝试过。《奇葩说》曾诞生了不少热门的选手,他们中有几位至今还活跃在各大平台的综艺里,衍生节目、衍生商品也做了不少,甚至也在知识付费赛道努力过。
可兜兜转转回到《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的时候,马东还是选择了“内容”。
最重要的,除了人,还是人!
一句废话,对于做内容的公司来说,要把节目做成产业,什么最重要?
除了人,还是人。
2018年的夏天,杨笠南下上海,进入笑果阵营的时候,姜思达宣布《透明人》停播,而他本人也将离开米未传媒。
如果要盘“造星”,两家其实不相上下。数年起起伏伏,有出圈出线也都有沉沙之戟。
当年陈铭、马薇薇、姜思达、傅首尔、颜如晶、肖骁……米未的《奇葩说》捧了一茬又一茬热门辩手。笑果也做到了从王建国、呼兰、庞博到王勉、李雪琴、杨笠、徐智胜,再到鸟鸟一批又一批脱口秀演员。
后来,米未的舞台主角换人,马薇薇、邱晨、周玄毅、杨奇函等明星辩手相继遭遇舆论风波。
笑果则倒霉的更明显了——池子解约、思文离婚半隐退、力捧的选手卡姆去踩了缝纫机。
如今,已近四年,笑果的脱口秀演员正在逐步渗透到各大平台的国产综艺当中,米未也已经将目光转向了挖掘腰部演员。两家内容公司依然屹立于内容赛道的前列席位,对“人”的看重也愈加明显。
比“不懂脱口秀的领笑员”还更应该让笑果感到心慌的是“缺乏显著出线的演员”“离婚话题真是听到头疼,沉迷内部梗,创作者太懒了”。 毕竟,笑果的模式——以节目捧人,然后用艺人经纪的模式来运作脱口秀演员。
如果没有人,没有新人,没有内容,没有新内容,日子势必就会艰难。这也就很好的说明了今年毛豆的珍贵。
ss
而米未,在喜剧演绎的综艺节目里给腰部演员舞台。听起来就有些理想化,其难度可想而知。
从两季的《一年一度喜剧大赛》来看,米未并没有专注打造“人设”,走以节目养人,然后收割艺人商业化的路子。倘若这是米未兜了一圈之后,最终选择的保持高质量原创内容输出的道路,作为观众的kk也真心希望“热爱可抵漫长岁月”,能够成真。
笑果要产业,米未重内容,作为内容公司,他们都有明亮的未来,这一点kk是相信的。
图源:微博、豆瓣,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