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发现大脑运动皮层存在“手部GPS”编码机制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联合团队近日在《自然・通讯》发表研究成果,首次揭示猕猴大脑运动皮层中存在类似“GPS”的神经编码机制,能够实时追踪手部空间位置。研究团队通过微电极阵列记录猕猴执行自然抓取任务时的神经活动,发现约22%的背侧前运动皮层(PMd)神经元会对手部特定位置产生强烈反应,形成“位置野”。仅利用其中50个神经元,即可准确解码80%的手部运动轨迹。

该机制与海马体“位置细胞”导航原理相似,但首次证实了肢体运动的实时空间编码。研究还发现,PMd神经元同时整合了手部位置、运动方向及目标信息,这种混合编码模式为脑机接口和机器人运动控制提供了新思路,有望提升神经假肢的精准性。

此项突破由国家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支持,为理解大脑运动控制及类脑智能技术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