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联合多家单位成功研发新型合成孔径雷达(SAR)三维成像技术,4月9日正式发布。该技术采用"微波视觉"智能处理方法,将三维成像所需观测数量降低50%以上,同时显著提升成像精度,目前已应用于我国机载和星载SAR地面处理系统。
SAR技术作为高分辨率对地观测手段,具有全天候工作优势,但传统三维成像技术存在数据采集周期长、系统复杂等问题。项目负责人丁赤飚院士表示,此次突破可大幅降低系统复杂度和时间成本,对提升我国SAR系统应用效能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团队同步研制了微波视觉三维SAR设备(MV3DSAR),已完成技术验证。
这项始于2020年的重大项目由中科院牵头,联合复旦大学等多家科研机构共同攻关,为遥感测绘、灾害监测等领域提供了更高效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