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智能化成汽车行业竞争的“下半场”,车企不约而同地发力智能座舱,以“大屏”作为敲门砖,切入智能化赛道。
在刚刚过去的一周里,各大车企在中控屏上各显神通,出现了“神仙打架”的场景。日前,小鹏旗舰车型G9正式上市,其首款超大尺寸中控屏与副驾驶屏组成的双联屏成为该车的最大亮点之一。
无独有偶,据消息称,理想L9 将在第四季度迎来 OTA 升级,不仅增加了三块屏幕播放同一视频或者三块屏幕同时投屏的功能外,更是在中控屏增加小冰箱门的开关,能远程打开车载冰箱。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比亚迪海鸥、大众 Tiguan等车型的谍照相继曝光,其设计酷炫的中控大屏相当吸睛。
图片来源:脉脉
不过,大屏真的能给智能化加分,给用户带来更极致的用车体验吗?“汽车中控屏是越大越好吗?”在脉脉上,这个话题引起了一众职场人的讨论。毫无疑问,在舆论旋涡中的“屏幕”,已经成为智能汽车发展中无法忽视的焦点。
车载“大屏”众生相
实际上,“大屏”概念开始进入智能汽车消费者的心智,与特斯拉Model S密不可分。早在2012年,特斯拉Model S上市,该车搭建17英寸超大屏幕,并且取消了绝大多数物理按键,将音量、空调及多媒体等功能全部集成于屏幕中。
巧合的是,豪华品牌也选择了大屏。2013年,奔驰S级轿车上市,其座舱内两块12.3英寸的大屏设计,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焦点。此后,“大屏之风”开始在豪车中蔓延。
伴随汽车智能化的浪潮,生而逢时的屏幕,成为各大车企抢占行业竞争制高点的关键,即使是10万元左右的新车,也都选择在中控摆上“大屏”。
在这场越来越卷的屏幕竞争中,主流新能源车型车机大屏尺寸更大、花样更多。
图片来源:小鹏官网
以小鹏、理想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在中控屏上下足了功夫。小鹏G9不仅有10.25英寸的液晶仪表屏,还搭载了双14.96英寸联体屏,此外,小鹏G9的屏幕兼具实用性和娱乐性,可以实现主副屏内容的轻松流转,主屏对应全局,副屏主要是提供音视频娱乐等定制服务。
理想汽车的逻辑,则是造一台“移动的家”,除了常规的主驾中控与副驾屏,理想L9在方向盘上也采用了交互屏,并且还有一块后舱娱乐屏,15.7英寸悬挂在后排上方,支持手势控制,满足后排的娱乐需求。
对豪车玩家来说,更青睐贯穿式三联屏的设计。例如,飞凡汽车的旗舰车型飞凡R7,采用目前中国尺寸最大的三联屏——43英寸宽幅真彩三联屏,同时还配备飞凡汽车和华为共同打造的全球首发量产视觉增强AR-HUD平视方案,可与三联屏实现四屏联动,实现实时ADAS、车道级实景导航等信息的显示。
当汽车“新四化”融合发展之时,作为智能汽车的三大件之一,最容易被看见的“屏幕”,正呈越来越大、越来越多之势。
争夺“超级流量口”
据QuestMobile2019年11月的数据显示,“中国移动互联网流量池基本饱和。”在这样的背景下,商家们试图寻找新的流量池。
随着科技不断发展,智能汽车正在成为下一个智能终端载体,其中智能座舱正是流量入口。据全球权威调研机构IHS的数据显示,国内消费者购车的关键因素中,座舱智能科技水平是仅次于安全配置的第二大关键因素,近三成用户将座舱智能化体验视为购车首要参考。
作为人机交互的窗口,中控屏无疑是流量入口的最佳载体。智能汽车就像是一部加了四个轮子的智能手机,尤其是大屏化的车机,具备了手机的功能。
在2019年第四季度,特斯拉首次引入软件应用商店,客户可根据自身需求自行购买各类软件更新包,包括辅助自动驾驶、车载游戏、完全自动驾驶套件更新包等。
国内同样如此,不少汽车的车机系统都支持用户下载第三方应用程序,消费者可直接在车机上实现导航、追剧、打游戏、听音乐等。
铂克科技智能座舱个人独立音频项目合伙人陈明曾表示:“车机是手机之后,最新、最大的移动端流量入口。未来车企可以利用AI匹配到每一位乘客,就像抖音的原理,但是汽车是在大范围移动的,所以信息量更大。以后甚至主机厂都可以靠流量获得持续且巨额的利润,而不是靠卖车。”
据相关机构发布的数据显示,在智能座舱的各个组成产品中,车载信息娱乐系统的市场渗透率最高,达到90.2%。而作为车载信息娱乐系统的载体,中控屏成了超级流量池的入口,成为车企竞争的关键赛点。
大屏是“智商税”吗?
近几年来,汽车中控屏越来越大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但是,车内屏幕越多越好、越大越好么?这到底是用户真实的需要?还是车企们打着“高端潮流”名号的消费陷阱?在脉脉汽车同行交流圈,网友们激烈地讨论着智能汽车到底需不需要大屏。
图片来源:脉脉
质疑者认为,屏幕越来越大没有问题,但(一些车企)不考虑用户体验,盲目堆叠功能。持有相同立场的脉友还认为,车企玩不出新花样,就发挥互联网的传统技能,开始做娱乐——卷谁的屏幕多、屏幕位置好、UI好看,华而不实还会分散注意力,影响安全驾驶。
认同者则表示,大屏在带来更多娱乐功能、让家人不再枯燥的同时,酷炫的设计还能提升驾乘体验。
不容忽视的是,大屏本质上是一种人们投以注意力、换取信息的介质。当“内卷”愈演愈烈时,汽车大屏似乎已成了不可逆的发展趋势。但与越来越大的手机、电脑屏幕相比,后者可以近乎无限地吸取注意力,但车载大屏一旦这样做,将会给驾驶带来风险。
所以,在汽车发动时,为保证安全,车载大屏最主要的功能还是显示基础信息和导航,而更小的屏同样能胜任。
回归大屏之争的问题,屏幕的大小与多少,都是提升用户体验的手段而非目的。而“屏幕”的内卷之风,本质上是提升消费体验的产业革命,利于推动汽车行业向智能化时代迈进。
不过,如果车企只是以中控屏尺寸和数量来作为营销噱头,没有真正从用户体验出发,深研屏幕背后的软件,陷入为屏幕而屏幕的误区,最后肯定会被市场洗牌出局。
智能化的风口已来,相信智能汽车的大屏并不是终点,在未来,智能汽车的交互方式会更多元、更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