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算产业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引擎,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全球经济版图。4月15日,由北电数智主办的2025酒仙桥论坛在北京数字经济算力中心正式启幕。论坛聚焦人工智能产业“未来前景、创新应用、生态发展”三大核心领域,携手产学研用各界共探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实践路径。论坛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所长何宝宏以《智算产业的新发展与挑战》为题发表重要演讲,深入分享了智算产业现状与趋势展望。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所长何宝宏
何宝宏认为,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已经突破了传统技术的边界,大模型训练对高性能算力的需求愈发迫切。数据决定人工智能的上限,算力则决定了人工智能的底线。多模态大模型需要算力、存力、运力的深度协同,推理场景则更强调实时响应,这些都对智算产业的技术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催生了算力革命的新篇章。
近年来,中国算力政策经历了从早期聚焦算力中心布局与节能优化,到中期强化东西部协同与东数西算,再到现阶段重点转向自主可控与绿色低碳的深刻变革。工信部的“点链网面”战略更是明确了算力产业的发展路径,从单节点提质增效到多节点串珠成链,再到高速网络互联,最终全面赋能产业应用。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创新步伐加快,我国算力规模增长迅猛,智算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与此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严峻挑战:一是国产芯片在制程、算力和生态建设方面仍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短期高效供给受限;二是存储架构面临多模态数据治理、存算效率及安全风险等挑战,无法满足海量数据资源增长对先进存力的需求;三是智算集群进入1/10万卡时代,技术、标准、生态方面亟待推动智算网络建设;四是基础设施能耗问题凸显,算电协同体系亟待深化;五是智算产业生态初建,行业垂直应用层面存在数据隐私敏感、高质量数据集匮乏等问题,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协同机制有待进一步深化。
面对诸多挑战,智算产业未来发展趋势如何?破局路径又在何方?何宝宏认为,从技术演进方向来看,智算产业将从追求极致性能转向“高性能+普惠型”双轨并行。低成本算力模式的出现将推动AI大模型的算力需求从训练侧向推理侧倾斜。
同时,存储技术也将迎来革命性突破,新型存储介质将成为未来存储领域的发展方向。网络架构也将全面升级,以满足不同场景下的性能需求。在绿色可持续发展方面,构建“算力-电力”协同模型将成为行业共识。构建“上游芯片厂商突破关键技术,中游智算服务提供商完善算力服务市场,下游则聚焦高价值场景”的新生态。
作为AI产业生态的深耕者,北电数智始终致力于推动AI技术与行业融合,赋能产业发展。其构建的“1个AI基础设施底座+2大产业发展平台”创新范式,一方面通过构建全栈AI能力底座,打通算力、数据、模型壁垒,为人工智能发展筑牢基础设施根基。另一方面,通过传统产业赋能平台为各个关键领域打造场景解决方案,新兴产业加速平台则聚焦低空经济、具身智能等前沿领域,助力“AI产业化”,破解“算力孤岛”的生态瓶颈。
今年,为填补国产芯片在市场信任和实用性方面的空白,北电数智还推出了国内首个针对AI芯片的适配认证体系——“星火·国产算力AI原生适配认证”,该认证体系依托于“先进计算迭代验证平台”和“国产算力PoC场景验证平台”,能够有效破解国产芯片存在的性能信任缺失和应用复杂性的难题,进一步助推国产算力在不同行业、不用应用场景的高效部署与对接。
当前,智算产业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以北电数智为代表的高科技企业,将持续携手产学研用各界,共同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协同,书写智算产业新未来,共赴智能新纪元。
声明:本站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网站对此声明具有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