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至15日,由世界互联网大会主办、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承办的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亚太峰会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召开。峰会以“数智融合引领未来——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聚焦全球政企学研各界关注的数智时代议题。在大会的人工智能大模型论坛环节,微博COO、新浪移动CEO王巍分享了AI时代大模型与产业融合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大模型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正从多个维度重塑各个产业,带来很多新机会,也伴随一些挑战。王巍表示,大模型与产业融合新机遇主要体现在产业应用深化、认知工业化、产业普惠化三个方面。
关于产业应用深化,王巍认为,AI技术正推动产业变革从单点效率提升转向系统性重构,这标志着行业价值链条的深层蜕变。比如在智能制造领域,工业大模型正在驱动生产体系向“决策智能”升级,让制造业迈入“秒级响应”时代。
除了产业应用深化,AI技术也在重塑知识型行业的底层逻辑,将人类认知能力转化为可规模化复用的工业体系,即认知工业化。王巍认为,在这个过程中,大模型会推动行业向高效、精准的方向转型,如专业知识模块化、复杂决策标准化等。
大模型与产业融合的另一个新机遇是产业普惠化。“AI技术正在重塑商业竞争规则,以往我们看到的被资本垄断的行业壁垒,正在被技术工具的普惠化打破。”王巍指出,在此背景下,小微企业凭借对垂直场景的深度理解与数据创新,正逐步从产业边缘走向核心,商业世界从“大鱼吃小鱼”开始转向“快鱼吃慢鱼”的新格局。
在展望了大模型与产业融合发展的机遇后,王巍同时指出了这一过程所面临的挑战。第一个挑战是通用大模型与垂直领域需求的失配问题。目前,AI模型大多是通用大模型,缺乏对垂直行业专业知识的深度理解,难以直接适配。
第二个挑战是AI与产业深入融合会逐渐颠覆原有的组织形态。AI原生组织的核心特征是围绕AI大模型来重构企业架构,形成扁平化协作体系。这一模式下,"模型即团队"成为新型组织方式,这将对企业原有的组织形态形成冲击。
“大模型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既是技术革命,也是组织和生产关系的深刻变革。面对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新征程,我们只有协同合作才能打破技术壁垒,让AI真正在产业落地。”王巍说。
声明:本站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网站对此声明具有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