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近日宣布,其科研团队成功研发出一种新型太赫兹波偏振调制器,实现了超宽带太赫兹波偏振态的高精度动态调控。这一研究成果已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光学》,标志着太赫兹波技术在无线通信、文物无损检测及生物微量传感等领域的应用迈出重要一步。
太赫兹波位于微波与红外之间,具有高穿透性和低光子能量的特点,被认为是未来6G高速无线通信的基础。然而,由于其波长较长且带宽极大,常规材料难以实现高效调控。研究团队通过调节金属镜-棱镜距离和液晶双折射率,成功在1.6-3.4 THz范围内实现了大范围相位调控,且保持了极低的色差和几乎不变的反射强度。
这一突破性技术不仅为光谱检测提供了偏振解析能力,还可作为下一代信息技术的核心部件,显著降低传输损耗并提高数据吞吐量。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