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鄂西北地区铌-稀土矿综合利用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据中国地质调查局消息,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以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联合湖北省人民政府在鄂西北竹山-竹溪地区的庙垭超大型铌-稀土矿开展了综合利用技术攻关。此次技术突破攻克了铌资源高效利用的关键核心技术,将盘活92.9万吨铌资源,实现庙垭超大型铌-稀土矿床的经济利用。

据介绍,庙垭铌-稀土矿的勘探历史可追溯至上世纪60年代,但由于技术手段的限制,一直难以实现资源开发利用。此次鄂西北铌资源综合利用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和推广应用,为我国低品位难利用铌资源提供了经济可行的技术路径,对提高我国铌资源自给自足和安全保障能力具有重大意义。

通过技术创新,科研人员研发了铌稀土分离工艺技术,取得了铌资源高效利用的关键核心技术突破:铌精矿品位由传统工艺的5%~8%提高至17%,回收率从20%提高至50%。同时,实现了伴生稀土、铁、硫等资源的综合利用,保障了我国铌资源供应安全。

铌具有耐腐蚀、耐高温的特点,是航空航天、国防军工及核能等领域重要的关键金属,也是重要战略性资源。我国目前已经探明470万吨铌资源量,在世界排名第二,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白云鄂博、湖北两竹地区、江西宜春、新疆拜城、陕西华阳川等地。与国外相比,我国的铌资源普遍矿石性质复杂,品位低,难利用。此次技术突破将进一步提升我国铌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水平。

风险警告:本文根据网络内容由AI生成,内容仅供参考,不应作为专业建议或决策依据。用户应自行判断和验证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本站不承担可能产生的任何风险和责任。内容如有问题,可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