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查App显示,近日,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联合天津城建大学、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研发出一种适用于微生物自修复混凝土用载体的确定方法,并已申请发明专利(专利号:CN202411463306.0)。该方法通过多孔载体为微生物提供适宜的生存空间,避免其直接暴露在高碱性环境中,从而延长微生物的存活时间,提升混凝土的自修复能力。
该方法的研发团队包括荣辉、高草林等多位专家,他们通过选择多孔载体材料,并测试其在常压和负压条件下的吸水率及筒压强度,最终确定适用于混凝土修复的载体材料。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保护微生物,使其在混凝土内部得到均匀分布,从而显著提升混凝土的耐久性和自修复性能。
这一创新技术为混凝土裂缝的自修复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有望在建筑工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进一步提升建筑材料的可持续性和环保性能。
风险警告:本文根据网络内容由AI生成,内容仅供参考,不应作为专业建议或决策依据。用户应自行判断和验证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本站不承担可能产生的任何风险和责任。内容如有问题,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