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联合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推出新型氦气轮机发电装置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与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联合研发了一种新型氦气轮机结构及发电装置,该装置已获得发明专利,专利号为CN202411732673.6。这一创新技术通过优化传统氦气轮机结构,形成了一体化设计,满足了微型核反应堆小型化、可移动化的需求。

该氦气轮机结构包括由外向内呈同轴心嵌套设置的外包壳、内环支撑壳体和轮机机匣,核心机安装在轮机机匣内。外包壳前端与轮机机匣前端通过前端隔板连接,后端则通过后端隔板连接,形成气体流通腔。内环支撑壳体处于前端隔板与后端隔板之间,与轮机机匣外侧通过多个间隔设置的支撑隔板相互连接,将气体流通腔分为多个相互间隔且沿轴向依次分布的气体腔室,各气体腔室与轮机机匣依次连通。

此外,换热器模块安装在内环支撑壳体外表面,并与各气体腔室连通。这一设计不仅提高了氦气轮机的效率,还使其更加紧凑,适用于微型核反应堆的应用场景。

该技术的研发团队由张靖煊、黄伟光、堵树宏、丁亮、党治国、于沛和李亚飞组成,他们的创新成果为未来核能发电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风险警告:本文根据网络内容由AI生成,内容仅供参考,不应作为专业建议或决策依据。用户应自行判断和验证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本站不承担可能产生的任何风险和责任。内容如有问题,可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