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的“Into the Impossible”播客节目中,Meta首席科学家、图灵奖得主杨立昆(Yann LeCun)就通用人工智能(AGI)的发展发表了看法。他指出,当前社会对AI的负面影响存在过度放大的现象,而AI的实际能力仍非常有限。杨立昆认为,在最乐观的情况下,AGI的实现至少还需要5-6年的时间。
杨立昆强调,目前AI在理解和操作物理世界方面的能力仍然不足,主要原因是AI主要通过文本数据进行训练,缺乏对物理世界的直观理解。他举例说,一个10岁的孩子或一只猫都能通过“直观物理”来理解如何与物理世界互动,而目前的AI系统尚不具备这种能力。
与此同时,业界对AGI的看法也众说纷纭。微软AI CEO穆斯塔法・苏莱曼认为,当前的硬件无法实现AGI,未来可能需要两到五代硬件才能实现,这意味着可能需要十年时间。他更专注于开发对人类有实际帮助的AI系统,而非追求遥不可及的理论目标。
OpenAI CEO阿尔特曼则预测,到2025年,我们可能会首次见到具备AGI能力的系统,这类系统可以像人类一样完成复杂任务,甚至能运用多种工具来解决问题。
然而,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AI教父”辛顿则对AI的未来表示担忧。他认为,AI是一种超越人类的高级智能,未来三十年内AI导致人类灭亡的概率有10%到20%,并警告该技术的变化速度“比预期快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