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研制的“天宝(BAAIWorm)”高精度仿真秀丽线虫于12月16日登上国际学术期刊《自然・计算科学》,并于12月21日被选为封面。秀丽线虫是一种体长仅约1毫米的微小生物,因其神经系统相对简单且已被深入研究而成为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模式生物。
“天宝”仿真线虫是一个基于数据驱动的生物智能模拟系统,首次实现了秀丽线虫神经系统、身体与环境的闭环仿真。该系统对秀丽线虫的302个神经元进行了精细建模,并模拟了96块肌肉和3341个力学计算单元,力求最大程度地还原真实线虫的身体结构和神经感知能力。此外,“天宝”还通过模拟线虫的行为,例如根据食物化学信号自主蠕动,探索神经结构如何影响智能行为。
研究团队表示,“天宝”下一步有望实现避障、觅食等更复杂的生命体行为,这将进一步推动类脑智能的研究。智源研究院理事长黄铁军指出,当前人工通用智能(AGI)研究主要沿三条路径展开,而“天宝”正是基于“结构决定功能”原则的类脑方法,通过高精度地模拟生物神经和身体系统实现更强智能。
《自然・计算科学》资深编辑阿纳尼娅・拉斯托吉评价,这项研究成果让其“眼睛一亮”,动态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以及精细模拟相结合,使得在闭环系统中研究大脑活动如何影响行为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