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发展的风向变了,京东唯品会等都在做同一件事

最近几年时间,中国企业在发展模式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大量企业开启了自己的出海之旅,也有很多企业从原来的野蛮生长,变成了高质量发展,注重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

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ESG,这个以前显得比较陌生的词汇,现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熟知,并且展开了行动。

ESG的全称是Environmental、Social、Governance,环境、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是一种新兴的投资理念和企业评价标准。

在中国大力发展双碳行动,公众环保意识日益高涨的基础上,企业自身的ESG治理正在成为大家衡量一家企业的重要标准。

有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A股已有1472家上市公司披露ESG相关报告。各大企业都在重视自身的ESG治理,并且通过高薪等手段吸引ESG相关的人才。

在某招聘网站上,一家位于上海的互联网企业,对ESG专家的职位开出了45-60K的高薪,薪水最高的企业甚至给出了每月15万的超高薪酬。

这些中国企业不仅用高薪招聘ESG人才,同时在自身业务上也在向着绿色低碳的方向调整。

拿电商行业举例,阿里、京东、唯品会等企业纷纷将ESG写入了财报,作为未来的战略发展方向。

阿里前CEO张勇曾表示:“ESG是一套用来衡量一家好公司的评价标准,也是一把围绕价值、责任和风险的标尺,外界能借此判断企业的健康度以及和社会的联结度”。

唯品会在1月8日发布了一份《唯品会减碳目标及行动报告》,总结了去年的减碳成果,并且定下了未来的减碳目标。

数据显示,2023年,唯品会总部办公区域率先实现100%绿色电力使用,2023年前三季度,绿电使用量共计超1,500万度,贡献减排量超8,500吨二氧化碳当量。

在物流环节,唯品会通过提升纸箱回用率、延长包材使用寿命等方式,打造绿色物流体系。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9月30日,唯品会回收纸箱累计超过4,300万个,减少纸箱使用量超过2万吨,相当于少砍伐34万颗树木。

并且唯品会还定下了“不晚于2030年实现自身运营的碳中和,不晚于2030年实现范畴三碳排放强度下降50%”的承诺目标。

在全球双碳风潮的当下,ESG正在各个行业开始蔓延,越来越多的企业更加重视可持续发展,重视自身的ESG治理,这对于社会来说是一件好事。

声明:本站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网站对此声明具有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