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点燃青春!未来科学大奖联合中国科技馆主办“同上一堂科学课”精彩开讲

  9月8日,由未来科学大奖联合中国科技馆共同策划推出的2023年全国科技馆联合行动“同上一堂科学课”——科学点燃青春:未来科学大奖获奖者对话青少年活动,在中国科技馆、甘肃科技馆、山东省滨州市科技馆、内蒙古兴安盟科技馆同步开展,并进行全网直播。

  未来科学大奖获奖人、捐赠人,中国科技馆代表与来自全国各地科技馆、中小学校师生近400人线下线上相聚一堂,共话科学魅力,启迪青少年的科学梦想。

  全国科技馆联合行动 共同沐浴科学之光

  今年5月,教育部、中国科协等十八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强调要用好社会大课堂,动员更多的高校、科研院所、科技馆等社会单位,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科学教育实践的平台、载体和资源。

  近年来,中国科技馆开展“全国科技馆联合行动”,与全国各地科技馆一起推出了“科学嘉年华”“筑梦航天”等一系列科普活动,在丰富青少年科学实践,激发青少年科学兴趣,构筑青少年科学梦想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与此同时,2023年,未来科学大奖以“Hello Scientists 你好科学家”为年度主题,陆续推出未来科学大奖获奖者纪录片观影会、2023未来科学大奖新闻发布会、科学点燃青春:未来科学大奖获奖者对话青少年、《‘未来’科学家——未来科学大奖获奖者访谈实录》第二册新书发布会、以及即将在10月14-17日落地香港的2023未来科学大奖周等系列活动。

  本次,未来科学大奖联合中国科技馆共同推出的2023年全国科技馆联合行动“同上一堂科学课”——科学点燃青春:未来科学大奖获奖者对话青少年,旨在通过让青少年与科学家面对面交流,点燃青少年的科学热情,让同学们感受科学的理性精神,沐浴科学之光。

  弘扬科学家精神 观获奖科学家纪录片

  中国科技馆展览教育中心主任齐欣在致辞中指出,中国科技馆与未来科学大奖一直保持紧密的合作,发挥各自优势,策划和推出了多场《理解未来》科普活动。8月16日,2023未来科学大奖正式揭晓,赵忠贤教授等8位科学家斩获大奖,在社会上掀起了一波关注科学家的热潮。我们非常荣幸与未来科学大奖联合举办本次活动,从而更好地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激发青少年热爱科学、崇尚科学。

  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捐赠人、北极光创投创始管理合伙人邓锋谈到,未来科学大奖创立8年来,与中国科技馆始终保持着紧密的合作,从最初的《理解未来》科学讲座,到今天的“同上一堂科学课”,越来越多的知名科学家,在这里将科学的魅力带给青少年。“本场活动中,我们邀请到2022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获奖者李文辉教授,为孩子们带来一场探索生命科学的科普课。希望通过系列科普活动,为同学们提供与大科学家对话的机会,在同学们重要的人生成长阶段启发科学好奇心,吸引更多年轻人热爱科学,让科学家成为年轻人的榜样。”他指出。

  现场,嘉宾与青少年们共同观看了2022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获奖者、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清华大学生物医学交叉研究院教授李文辉的纪录片,让师生们进一步了解科学家的人生经历、获奖科研成果及其在科学领域做出的重大贡献。

  李文辉:遨游科学世界 探索生命奥秘

  本次活动中,李文辉教授以《解密病毒,探索生命奥秘》为题,围绕“生命科学研究”、“病毒感染机制”等话题,为青少年们带来科学讲座,带领学子们学知识,遨游科学世界。

  李文辉教授结合初中生物课程知识,回顾了生命的组成和演化过程,以及病毒学简历史。通过介绍生命的基础单元蛋白质、核糖核酸RNA、脱氧核糖核酸DNA以及DNA复制过程、细胞免疫机制、病毒感染机制等,延伸讲解到新冠疫情期间大众进行的核酸检测、疫苗研制,并介绍了乙肝病毒HBV感染的基本科学原理。

  他指出,细胞有“自我防护”,病毒必须通过一道“门”,才能完成感染、繁殖等后续一系列动作。找到这道“门”,是研究各类病毒感染的关键。对于HBV病毒来说,我们发现的NTCP受体,就等于找到了可以开门的锁,从而帮助人们理解和回答一系列机制性问题,也可以为研制相关药物开拓新路,为乙肝患者带来更多希望。

  激发科学热情 解答青少年好奇提问

  活动中,来自中国科技馆馆校合作基地校朝阳外国语学校、中国科学院附属实验学校、北京市第八十中学嘉源分校以及甘肃、山东省滨州市以及内蒙古兴安盟学生,通过线下线上的方式,围绕“乙肝病毒的感染与清除机制”、“NTCP受体的特性”、“病毒增殖”、“乙肝和丁肝病毒的结构特性”等问题,与李文辉教授展开交流。

  李文辉教授鼓励并解答了同学们的好奇提问,并补充道,人类对于生命的理解还在起步阶段,尤其在病毒学中,还有很多问题仍待解决。例如,细胞受到病毒感染过程中,免疫系统为何没有及时作出反应?如何彻底攻克乙肝病毒,让病毒完全被清除?这些都等待未来的科学家们去探索和发现。“未来是属于青少年的,希望同学们能够永葆探索科学之心,像科学家一样思考,探索更多人类生命的奥秘!”他谈到。

本文转载自新浪科技。本站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网站对此声明具有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     京ICP证151088号
京网文【2018】2361-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