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讯 12月16日下午消息,“2022科技风云榜”年度盛典今日举行,今年活动主题为“守正创新,科技向上”。在汽车分论坛上,小马智行COO、上海研发中心负责人王皓俊发表了《小马智行自动驾驶技术商业化经验分享》的演讲。
他表示,最近美国的一些自动驾驶公司频频曝出一些负面消息,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家对于自动驾驶发展的信心。其实任何行业和技术的发展都会有波峰波谷,我们对于自动驾驶行业的未来还是保持着非常乐观的态度,虽然有阶段性的低谷,但总体还是一直不断在向前发展,并在今年取得了很多阶段性的成果。
目前,小马智行同时布局三大业务板块:自动驾驶出行服务Robotaxi、自动驾驶卡车Robotruck以及乘用车智能辅助驾驶业务(POV)。其中,POV是小马智行今年新成立的业务部门,这也是接下来会发展的一个重点。
王皓俊认为,这三个领域技术有很强的复用性,Robotaxi和Robotruck可以有80%左右的技术复用,而在L4领域的技术积累,可以使得小马智行快速降维应用到智能辅助驾驶领域,同时也会有更好的汽车车辆安全性、舒适性的表现。
他介绍了小马智行三大业务的商业化进展。
在自动驾驶出行服务Robotaxi方面,王皓俊透露,目前小马智行在国内拥有近百辆的Robotaxi,
在广州和北京都可以提供商业化的付费服务。虽然还没有开始盈利,但是商业模式的验证已经开始。有希望在3-5年内进一步扩大规模,从而产生可观的收益。
在自动驾驶卡车Robot truck领域,小马智行的商业化落地也取得了关键性的进展。从去年年底开始,小马智行相继宣布了与中国外运以及三一重卡的合作。目前,自动驾驶卡车业务已经开始为小马智行带来上亿的营收。
“想要做自动驾驶,必须软硬一体,小马智行不仅仅是一个软件算法公司,也同时致力于成为自动驾驶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王皓俊说,小马智行近期自研了基于英伟达Orin芯片的自动驾驶域控制器。目前小马智行的域控制器已经有了一批定点用户,并且已经开始逐步交付。目前也在和一家造车新势力推进合作,小马智行的域控制器以及辅助驾驶技术将有望很快地装配到量产车中。
“和其他的新兴技术一样,高级别自动驾驶技术目前虽然遇到了一些波折,但是我们认为这只是局部的问题。事物的发展总是呈螺旋式的上升趋势。希望大家对自动驾驶行业赋予足够的耐心和继续的支持。希望小马智行和行业能够一起,让自动驾驶早日触手可及。”
以下为演讲全文:
《小马智行自动驾驶技术商业化经验分享》
各位领导,各位媒体朋友,各位汽车行业的同仁,大家好,我是小马智行王皓俊。很高兴参加新浪2022科技风云榜年度盛典,和大家一起探讨行业的发展。最近,美国的一些自动驾驶公司频频曝出一些负面消息,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家对于自动驾驶发展的信心。其实对于任何行业和技术的发展都会有波峰波谷,我们对于自动驾驶行业的未来还是保持着一个非常乐观的态度,虽然有阶段性的低谷,但总体还是一直不断在向前发展,并在今年取得了很多阶段性的成果。
接下来的时间,我和各位分享一下小马智行的自动驾驶商业化的一些实践,分享小马自行加强自身造血能力的一些心得。首先,我还是先简单地介绍一下我们公司。小马智行成立于 2016年底,刚刚庆祝了公司的六周年。我们致力于研发自动驾驶技术,为出行交通提供安全、先进、可靠的全栈式自动驾驶技术。这是我们公司的两位创始人彭军和楼天城。在创立小马智行之前,两位都已经深耕自动驾驶技术多年,彭军博士曾经担任百度自动驾驶部门的首席架构师,负责百度自动驾驶的整体战略规划和技术发展。楼天城博士也是全球闻名的计算机编程大牛,曾经连续11年蝉联TopCoder中国区冠军。创立小马智行之前,楼天城是百度历史上最年轻的T10工程师,也曾在Google x也就是Waymo的前身从事无人车技术开发工作。目前,小马智行同时布局三大业务板块自动驾驶出行服务Robotaxi、自动驾驶卡车 Robotruck 以及乘用车智能辅助驾驶业务,我们内部简称POV业务部门。对于这三个领域来说,技术有很强的复用性, Robotaxi 和 Robotruck 可以有 80% 左右的技术复用,而在 L4 领域的技术积累,可以使得我们快速降维应用到智能辅助驾驶领域,同时也会有更好的汽车车辆安全性、舒适性的表现。
对于小马智行来说, POV 是我们今年新成立的一个业务部门,但是我们从 2020 年初就开始探索业务板块了。为什么我们会在这个时间点选择做这件事?首先是市场逐步成熟,传统的基本辅助驾驶更注重车道保持、车道居中等体验,已经是一片红海,不适合我们。再去布局 L2 ++能够带来更丰富的驾驶体验,尽管还不是主流,但接下去几年带有 L2 ++功能的量产车型一定会越来越多。
其次是产业链日趋成熟,随着近年来芯片算力不断提高,英伟达双Orin芯片算力可达到508TOPS,远超几年前的 Robotaxi 的公控机计算能力。车规级激光雷达价格也在日趋下降,同时精度还在上升,更能符合严格的车规要求,使得我们 L2++产品的性能价格达到车企可以接受的范围,同时也可以使得我们能够将 L4 领域的技术积累复用到 POV 业务中,所以我们决定成立 POV 的一个BU,这也是我们接下来会发展的一个重点。接下来我会为大家简单分享一下我们在这三个业务领域的最新进展。
首先是我们在自动驾驶出行服务领域的一些商业化探索。在 Robotaxi 领域,小马智行可以说是国内第一批吃螃蟹的公司。早在 2018 年 12 月,我们就推出了服务软件 Pony pilot,开启了是国内首个常态化 Robotaxi 服务。之后我们快速发展,国内的很多资质和许可小马智行都是作为第一批企业拿到的。今年我们小步快跑又取得了很多项目突破,几乎每个月都有新进展。今年 7 月 20 号,我们作为首批企业之一,获得了北京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无人化出行服务商业化试点许可,也就是主驾无人的自动驾驶车辆被允许提供商业化的服务。
在上个月,政策又取得进一步突破,我们又作为首批企业之一,或者在试行区进行前排无人的自动驾驶测试。自动驾驶离真正的无人又迈进了一大步,这也是技术能够得以进一步商业化应用的基础。行业的发展非常迅速,政策开放力度也是空前的。小马智行和行业同频共振,也是在不断的突破自我。目前我们的 Robotaxi 在广州和北京都可以提供商业化的付费服务。在上个月的进博会上,搭载了小马智行第六代 L4 自动驾驶软硬件系统的丰田赛纳 Autono-Maas车辆在中国首次公开亮相。该车型是小马智行与丰田战略合作的又一重要成果。这批车辆的标准化生产已经开始,目前已经完成了 4 个月的封闭道路测试,将于 2023 年上半年投放到中国国内一线城市的 Robotaxi 服务中。
目前小马智行在国内拥有近百辆的Robotaxi,提供商业化的服务,虽然还没有开始盈利,但是商业模式的验证已经开始。我们认为有希望在 3-5 年内进一步扩大规模,从而产生可观的收益。
在Robot truck 领域,我们的商业化落地也取得了关键性的进展。在 Robot truck 领域,自动驾驶商业化的步伐也非常的快,我们的一些做法也希望能够给行业带来一些新的思路。
从去年年底开始,小马智行相继宣布了与中国外运以及三一重卡的合作。我们和中国外运成立了合资公司青骓物流,和三一重卡成立了合资公司一骥智卡。青骓物流主要探索未来物流业态,已经于今年 4 月开始商业化运营,而一骥智卡也在今年四季度开始量产,主要进行 L4 自动驾驶重卡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我们致力于打造一个智慧物流的黄金三角,打通技术、场景、车辆这三个关键环节。小马智行拥有核心自动驾驶技术,可以赋能未来物流和重卡生产制造。物流公司拥有物流运输经验以及客户基础,而重卡制造商拥有整车开发制造的技术积累。三者优势互补,会让黄金三角高速运转起来,形成未来智慧物流生态。我们在今年的11月1号和中国外应以及三一集团成立了行业首个智慧物流战略联盟,也是在当天,一骥智卡所生产的智能重卡首批车辆下线,并向青骓物流首批交付 30台智能卡车。未来三年内,青骓物流还将进一步向一骥智卡采购 500 辆智卡。这是国内行业目前最大的智卡订单。
这次交付的数量虽然还不多,但意义却非常重大。这意味着我们打通了智慧物流的核心链条,在物流场景锁定了先发优势。就像刚刚所说,之后的任务就是让黄金三角继续高效运转,并逐步扩大规模。目前,自动驾驶卡车业务已经开始为小马智行带来上亿的营收。我们认为黄金三角在小马已经开始高效运转。
除了在自动驾驶技术上的探索,我们也一直在自研自动驾驶相关的核心硬件。想要做自动驾驶,必须软硬一体,小马智行不仅仅是一个软件算法公司,也同时致力于成为一个领先的自动驾驶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这就是小马智行近期自研的自动驾驶域控制器,基于英伟达的 Orin 芯片。
为什么我们会做控制器?我们已经积累了近 2000 万公里自动驾驶里程数据。我们非常了解自动驾驶控制器应该怎么设计,如何去更好地匹配自动驾驶的需求。所以我们一直讲,我们做预控是最适合自动驾驶的域控,而不是一个通用方案或者是单纯参考设计做的方案。而这个方案也有很大的需求。这是行业首批使用 Orin 芯片做出不同配置的域控制器,将赋能自动驾驶、乘用车以及商用车的大规模应用部署并加速打造优秀的虚拟司机的应愿景。
目前我们的域控制器已经有了一批定点用户,并且已经开始逐步交付。目前我们也在和一家造车新势力推进合作,我们的域控制器以及辅助驾驶技术将有望很快地装配到量产车中。
以上就是小马智行关于自动驾驶技术商业化的一些实践和思考。最后我还想说,和其他的新兴技术一样,高级别自动驾驶技术目前虽然遇到了一些波折,但是我们认为这只是局部的问题。事物的发展总是呈螺旋式的上升趋势。希望大家对自动驾驶行业赋予足够的耐心和继续的支持。希望小马智行和行业能够一起,让自动驾驶早日触手可及。谢谢大家的关注,感谢大家。
本文转载自新浪科技。本站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网站对此声明具有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