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在第六届太和文明论坛上,北京昌平职业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昌平职业学校段福生出席论坛并发表演讲,其主要为我们分享了他在多年职教上的思考和实践。
以下为演讲全文:
我做这个学校的校长今年是23年,一路走来,确实有很多的艰辛,我们也感觉到职业教育特别是中职学校而且是原来一所职业高中,办学的难度难上加难。但国家的政策正在向职业教育倾斜,我们每一次的机会都没有丧失,所以从教育部、北京市包括昌平区都争取了很多的政策,还有今天我能站在这里跟大家共同分享这所学校在乡村振兴特别是中职发展当中的一些作用上,有一些感悟,不妥之处请大家海涵。
昨天我在丰台职教中心论坛中有一个采访,接受的是国际人才的采访,我就说了几个问题,不管是国际化人才还是职业教育,首先是我们要把它定位成是职业教育的使命还是人才教育的培养,如果没有使命,刚才有很多专家都在讲职业教育的可持续问题、职业教育的就业问题、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问题,我刚才听了以后很感慨,学了很多的东西,令我真的感觉到今天不虚此行。昨天我讲的第一个问题是使命,第二个问题,我刚才看到大家大篇讲的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问题,这也是从昨天的会议当中,我和北京市的研究员惠丽娟老师在讲这个问题,还有现在的熊辉主任也在讲这个问题。
我觉得职业教育现在的问题出在供给,我们现在的长学制和短培训的课程已经不适合产业发展了,实事求是地讲,供给是一个问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三个问题,供给是我供的人民不需要,需要的我供不上。第二,结构性出了问题,产业结构、教师结构、人才培养方案结构以及我们现在课程的结构、评价结构,都发生了变化。所以才有后边的供给的结构性改革,改什么?怎么改?这个关键问题我最有发言权,在哪?昌平一共是305个自然村,197个社区,我每一个村、每一个社区都去过,昌平1352平方公里,基本上我都去过。因为你不知道它需求什么,所以你给它配什么?讲什么?刚才有老师说,中职的学生70%都是我们现在的贫苦贫穷家庭的孩子,但是他贫穷不代表他没有志向,我们一直都在说,大家把心思关注到现在的职业教育,其实对中国的教育是一个最大的贡献。昨天有一个领导讲我们现在五五开,能不能二八开,只有20%的研究人员,80%的产业人才,中国的经济了不得了。特别同意这种观点,他说我们现在的教育给现在的家长实事求是讲,有些东西灌的迷魂汤。三流四流的本科都想把孩子贴成本科教育,为什么现在的职业教育出问题?职业教育没有产业的区域怎么能活跃职业教育?那不是瞎说八道吗?没有茶叶为什么要呼唤成职业教育,又说职业教育不行?比如内蒙,比如河北,越贫困的地方升学率越高,他的向往就是升学,只有这一条路,为什么?没有产业。你根本就跟他说不出,跟农场说,你要把人输出了就是你的经济发展,他说我不信,为什么不信?不就挣那点钱吗?我说你输出不就是输进吗?你把你的人输出去了,把你的钱输回来了,这个他想起来了,我要输出。
所以我觉得,基层的问题只有你每天跟着基层人打交道才能知道他的痛苦,如果每天就坐着研究研究再研究,我想研究半天,职业教育没有任何的发展。因为我是刘秘书长的兵,我们这个学校是乡村振兴与城市可持续发展委员会,我们部长是指导专家,我是主任。我们秘书长又把北京全国中职学校的秘书处、秘书长和主任交给我们学校,我感觉乡村振兴和职业教育确实密不可分,我感觉教育部和中国职教协会给了这个一个非常大的平台。
今天我的题目是在8月19日、20日在世界论坛、全球减贫论坛上也是这个题目,做了十分钟的演讲。做完了以后,联合国组织俱乐部这两天密切和我联系,比如我们做南苏丹、东帝汶,包括东帝汶的总统。我们在2013年通过自己研发的昌平蝴蝶兰,前面都挂名叫昌平,九个群组,我们在山东、北京、河北进行发酵,由我们一个学生进行全方位的产业链、人才链以及销售链全产业链的模式。
这完全说明什么问题?我们现在虽然有贫困,但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职业教育真是一把好剑,这把好剑还能在哪磨?我想大家很清楚,贫困是人类社会的一个环节,这个数据是我们实事求是的数据,目前世界仍有10%的人的生活在极端贫困。2020-2022年这三年大家都讲,我们通过这三年确实是打了一个百年的翻身仗,没有2020年,也没有2021年,也没有现在的2022年。
我们必须要看到,为什么前面有脱贫攻坚,为什么脱贫攻坚最后要和乡村振兴衔接?它是有逻辑关系的。昌平有一个十三陵镇,有13个皇上埋在昌平,其中有一个陵叫康陵,我们就去这个村。2005年时,全村100户的收入不足3万元,到2020年,一个村的收益是1200万。其实我们就是一个项目引领,文化引领、项目带动,就是研发春饼。皇帝的一厨很害怕他出去,出去以后不知道带什么饭,所以就研发既要有饭还得有菜,所以看家里的春饼,一卷不是有饭有菜吗?我们就讲这个故事,这个故事讲到今天依然很出色,每天周边村基本上没有前三天订制根本就吃不上。现在的旅游到什么?到我们现在农民这种全方位的生产链、产业链拉长支柱,他自己可以卖春饼向任何一个镇,在前期形成我们现在的春饼宴。
大家很清楚,我们在阻断代际贫困、防御大规模返贫,促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我觉得是职业教育在打脱贫攻坚时它的使命,我们重要的问题,如何在培训对象上全覆盖?怎么叫全覆盖?怎么在过程上建立立志、培智、扶技,促进全产业链的全链条,我们长短结合,灵活多样。进而在体制上如何东西协作、资源共享?把内蒙的资源调过来,把北京的资源调过去,这样来形成我们现在的东西合作。
从学校这些年的乡村振兴,我们有一些感悟,供大家给予对我们这个模式或者感悟提出批评意见。
从多年的实践当中,要依据本区域内的情况调动学校的现有资源,特别要盘活存量、激活增量、应对变量、锚定质量上形成职业教育的五子联动的乡村振兴。存量实际上就是现在的长学制,绝对不是过去三年当中的终结教育,这个学校已经形成了三年、五年、七年的长学制,把想学习的孩子通过三年、五年、七年达到预期。其次,如何推进短培训?这个培训绝不是简简单单的做一个简单的学员门类,把一些基础的学员不爱听的课程抛出去以后,第二次组织就不来了,给钱都不来。
前年疫情期间由妇联组织了一个催奶师培训,这个培训发出去以后轰动了昌平区,原本打算培训60个人,最后是600人报名。有三个元素聚集到这么多人,第一是生孩子的人或者孕妇本人;第二是双方的母亲;第三是想开店的小老板们。经过一个月的培训拿到相关的资格证书,我们有一个长线的评估以及现在的调研,这些人依然活跃在现在昌平区的医院、会所以及开辟一些个人的网站等等,其实这些都是现在职业教育要撬动现在的不是360行,现在只要有需求就是一行,不是简简单单的按照现在的专业目录,应该说这几年中国职教学会鲁昕会长在推进职业教育发展过程当中,尤其是把现在的专业新目录重新进行锚定后,我们感觉到它的专业非常清楚。但是现在社会的情况每天都在变化,需求每天都在变化。所以我觉得,在培训上定要做好增量问题。
其次就是引入流量,如何引入流量?引入流量其实就是在新产业上。其次就是现在的变量,也就是现在东西部合作上,最后是要形成我们现在的大主题,如何用数据的问题改变现在的经济问题,不是数据就是数字问题,死数字变成不了产业。对乡村振兴,我们确实在五量上,也跟五子联动上有密切的关系。
第一个子是定好长学制。中职的学生70%来自于农民,国家这么多年通过奖助学金、免学费等方式,也通过现在教育部做了这么多年的“雨露计划”,让更多的贫困家庭和子女们进了职业院校,也阻断了代际贫困。我想这是最大的成果,也是一个成效,也是实实在在那些职业教育家庭。所以我想,整个的职业教育和现代的就业、升学更要同步推进。
其次,新版职业教育目录这次调整后,特别要适合乡村振兴有农业专业这样新的业态,要和现在的专业有机结合。一直都在说职业教育的专业一定是把专业建在去产业上,这是职业教育办学的使命。前面我们把三年、五年、七年的学制完全供给给现在的学生,让学生知道他三年后是否还上现在的五年一贯制或者七年一贯制的问题。我们也对高端人才特别是落实新版目录,我们学校结合一二三产,与智慧农业群以及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有力结合,特别是我们要能够把学生招得进来,也能把学生吸引得住,为乡村振兴储备人才。现在的课程已经把课堂搬到了田间地头,乡村工匠、学徒育人效果确实让现在各乡镇、各职教的家庭能看到我们现在的课程,供给他对他以后就业、升学都有非常好的发展空间。昌平的蝴蝶兰这个学生就是长学制培养出的,这个孩子在山东、北京都有相关大棚,他每年鲜花的出栏率在14万株,他有10万株的疫苗,这个孩子就是五年制的孩子,是山东的孩子。现在有些产业不行的,一定要让孩子自愿就业,学校一定要给搭建平台。
我们对乡村性做五个面向:镇村干部、乡村振兴人才、农村实用人才、高素质农民和新农村。年培训人数每年都在1.2万人/天,这也是得到昌平区农业农村委、昌平区教委、昌平区人保对我们工作的一些支持。其次是为乡村的两委,比如我们开辟了“一村一案”、送教入村、送技到户,在整个的昌平完全是通过我们现在职业教育品牌打通了现在各乡镇、各委办局、各农户、各村用我们设计好现在职业教育促进它的发展之路,给我们一些机会。比如说昌平十三陵一共39个村,现在把设计的“一村一案”交给我们了,正在组建设计方案,供给十三陵政党委进行决策。
我们要挂一个乡村社区学院,要打造“订单+派单”制,长学制+短培训,通过技术研发、数字乡村建设等服务来保障现在的培训达到预期。整个短培训过程中,我们拿出的一些课程以及覆盖的课程模块能够对应到现在所需求的培训。通过区里的妇联,农业农村委以及相关的农户上门找我们,让我们给做课程、培训以及电商带货等相关的问题,都在把我们学校当成新的产业、学生毕业后回乡找不到工作,不想去体制内或者体制外的企业,来做这些。
职业教育还是要通过资源变项目、项目促产业、产业留人才的振兴思路,延东总理又是给我们把蝴蝶兰再次命名为一个盛世京兰,这个盛世京兰已经开始流向市场,而且是不单一的开花,也能开叶。康陵的春饼每学期都有四次的培训方案以及课程升级。
我们把十三陵地区通过叫康凌的火车头带动19个村,设计方案一个月前开始进行设计,我们拿到第一套方案已经交到政党委,政党委交到区政府,全方位研究后要进行试点。
在蝴蝶兰之下研发出了昌平的苹果,把苹果精加工。苹果过元旦后里面就开始溏心,所有的国内觉得如果元旦后卖不出去就烂了,我们收购后变成果酒,通过精加工后,把果农的苹果再次加工后变成现金流。通过校企合作,联合昌平56家合作社培训,每年增收基本在5500万元。统计局、农委以及相关的镇全部把培训的人产生的效果统计的。
乡村振兴学院数字化改造,数字化农业技术人才,数字化农旅服务平台都在昌平发挥了大的作用,我们有10个产教融合学院,学院下面又生了10个儿子,比如有大众班、宝马班、小米班、央广班,所有的工程学院下边北京市又新建的一个,后面又下去了十几个这种分班,比如三一重工、北汽福田等等,都是在职业学校当中派生出的专业服务于现在的产能。包括我们和京东、字节、央广、美团都开展了全方位的合作。
我们也通过这么多年中高职,特别是研发层面上、服务层面上给了我们很多的机会,我们也要系好东西部的带子,校企合作机会、参与学术研究、师资水平提高、课程资源共享等,达到了中职引领作用。我们有河南文昌、河北、青海、内蒙,在学历、非学历上,特别是政府的项目。河南文昌做的是南水北调,河北是协同发展,青海玉树是教育部的项目,内蒙是京蒙合作,我们接纳1521名的建档立卡户的学生,我们回乡以后,这些学生发挥了一些比较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形成了政校企家四位一体的精准帮扶模式,这个模式在河北的制度县(音译)产生了巨大的效果,政府负责招生,学校负责进行培训,学员参加培训,最后当地企业要提供岗位。形成四方以后,真正达到它的职业教育和产业、家庭、需求达成一种模式。
捆绑式帮扶也做好九个关注:国家法律政策;立德树人、五育并举;育人质量、三教改革;学校专业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学校招生、学生升学就业;学校治理成效;关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当地政府的发展;关注产学融合校企合作,也关注学校的联动。这是整个捆绑式帮扶的九个关注。
我们发挥了大数据的技术优势,也服务乡村振兴,昌平区的农业数据、旅游数据、教育数据以及现在乡镇一二三四五的数据都在,我们有一个大数据空间,有一个大数据的七年的培养,现在大数据的学生既满足了联想后台大数据的管理,京东的后台管理以及现在美团的数据管理,自己的数据完全通过学生自己的项目发展的,产生了学生对整个四真教育:真实项目、真实场景、真实工作任务等产生巨大的诱惑力。我们学校的数据中心在中职学校当中,还是能够有有说服。
学校联合京东、字节、美团等头部企业,数字农旅服务平台、字节乡村学堂、美团乡村餐饮等相关数据都在学校,对昌平的产业,对昌平的各个农户产生推动作用。
2021年12月底成立中国职业教育学会乡村振兴与城市可持续发展工作委员会,这个委员会鲁昕会长以及建同秘书长对这个委员会非常支持,这个在学会当中分量还是挺高的,会长对这个委员会寄予厚望,也介绍给国家乡村振兴局。已经拿到了国家乡村振兴局给我们的一个项目,这个课题钱已经到了协会,正在下拨。
乡村振兴委员会后面不光是乡村振兴的问题,还有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职业教育加乡村振兴切实感觉到,现在从国家对整个的乡村振兴大家都是一条线非常关注,比如刘焕鑫给我们一些机会,让我们到双创会前,顾主席到教育部调研时,我和志磊也在那个会上进行了发言,给了我们很多对乡村振兴特别是职业教育的乡村振兴,对整个的经济社会发展做了一些贡献,我们也做了一系列的努力,重点推进职业教育乡村振兴中职和高职的作用发挥,以及如何解决好现在职业教育卡脖子的问题。
近几年做了一些关于全国的“雨露计划”,我们在进行摸底,“雨露计划”一直在推进这件事,前期在乡村振兴局开了“雨露计划+”的推介会,刘局长也做了很好的讲话。鲁昕会长,包括刘局长在推进现在的“雨露计划”,应该说刘局长对我们的工作非常支持,成立后又马上让我们做一个乡村振兴的“雨露+”联盟,我们正在推进这件事。
这是我们对全国范围内脱贫家庭新成长劳动力的存量对湖南、广西、湖北进行了调研,多数来自于欠发达县域包括本地就业困难的,“雨露计划”有162个。这是2020年热门的几个专业。也看到了,东西部产业的平衡,发展好的确实它的职业教育就好,发展不好的,有些职业教育的就业就确实有困难。
职业教育的联动机制特别是在科研、院校合作头部企业包括智库上,横向、纵向形成了一些委员会和现代所有的职业教育,想触及到乡村振兴的各个部门形成了一套体系。每一个学期这些委员会都在进行课程研究以及人才培养方案以及需求。我们一些相关的举措,不一一赘述。后边基本上是我们做的一些工作,也是我们联合了几个协会在推进的一件事。
乡村振兴委员会在学会领导下,定要把中职和高职特别是国家乡村振兴局交给我们的这项任务做实做好。
声明:本站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网站对此声明具有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