玺承俱乐部学员国货彩瞳品牌“可啦啦”,连续两轮融资超4亿元

玺承俱乐部学员“可啦啦”,去年九月份和十月份连续完成Pre-A轮及A轮融资,今年8月18 又已连续完成B轮及B+轮融资,累计募集资金超4亿元,创下彩瞳赛道单次披露的最大融资金额记录。

本次融资,由创新工场智赋成长基金,以及在消费和医疗领域重点布局的远翼投资领投,金鼎资本、基石资本以及前海母基金跟投,前两轮老股东,峰瑞资本和KIP中国继续追投,穆棉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本轮资金将助力可啦啦在夯实产品及供应链现有优势的基础上,发力以透明隐形眼镜为切入点的第二增长曲线,基于多年积累的核心科技,打造“彩瞳供应链里的苹果”,持续领跑同业。

天猫彩瞳第一品牌

玺承助力可啦啦快速成长 

在“颜值经济”的助推下,彩瞳已然成为当下新的热门消费趋势之一。

7月21日发布的《天猫隐形眼镜行业人群洞察白皮书》指出,近三年,彩瞳复合年均增长值近50%,占据隐形眼镜市场近六成,且始终保持高增长。

据Mob研究院预测,到2025年,中国彩瞳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500亿元,有望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市场。

“可啦啦”创始人赵松耿出生于1990年,但在彩瞳行业已经做了12年。他是潮汕人,继承了“潮商”的精明与敏锐。

最初赵松耿主要做彩瞳品牌代理,在代理的过程中看到彩瞳市场需求快速增大、行业发展日趋规范化,觉得这是个增量市场,于是在2011年创立了公司旗下第一个彩瞳品牌“可啦啦”。由于11年淘宝天猫还没有开放个人护理-美瞳这个类目,所以只能把彩瞳挂在药房名下卖,那个时候赵松耿对技术端的钻展、直通车之类的都不清楚,也没有机会操作,但在心中埋下了一颗对技术追求的种子。

2012年隐形眼镜被正式列入第三类医疗器械用品,准入门槛提高,可啦啦因提前做好了渠道布局有了较良好的发展机会。

14年赵松耿带领着公司的核心小伙伴来到了玺承学习,那颗对技术追求的种子终落地生根,从公开课到六天大课再到俱乐部,玺承见证着其一步步成长。在玺承电商俱乐部中可啦啦通过导师对企业1对1的咨询辅导,系统化帮助企业在市场规划、经营决策、产品开发、营销升级、渠道推广、团队建设、财务管理等多维度提升,从而让企业实现全方位快速成长。2015年可啦啦上线天猫旗舰店,当年成为天猫新品牌销售量前三;2020年5月开始,可啦啦销售额进一步超越海昌、博士伦、强生等国际品牌,成为天猫全品类彩瞳第一品牌。

目前,可啦啦已与来自中国台湾的三家工厂(包括月产能在5000万片以上的精华光学、亚洲地区唯一实现全自动生产的工厂晶硕光学,以及望隼科技)实现合作。

可啦啦已累计上架花色超500款,并保持良性库存周转,98%的产品为一年内生产,迭代频次常年排名天猫彩瞳店铺上新频率第一,保持用户对品牌的新鲜感。

供应链、产品、技术

三驾马车并驾齐驱

为什么可啦啦能多次蝉联天猫品类销售第一?

投资,出口,消费,是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对于一个电商品牌而言其发展的三驾马车则是:供应链、产品、技术。

在供应链上,可啦啦采用全球供应链体系支持,以“中国品牌,世界工厂”的理念与全球最顶级的研发机构深入合作,为了保证彩瞳的舒适度,可啦啦与亚洲最大的一家代工工厂合作,这家工厂也是博士伦等国际大牌的供应商。并且赵松耿在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本轮融资后会在供应链上加大投入。过去公司产品的供应链主要依靠中国台湾、韩国等地区的代加工工厂,但接下来会自建工厂。

在产品上,可啦啦非常注重产品的差异化,这也是玺承在教学上一直强调做产品的思路——差异化突围理论。由于拥有40多人的产品研发、花纹设计团队,所以在产品更迭上展现出了同行所没有上新频率。在大部分彩瞳品牌只能做到季度或者月度上新的节奏,可啦啦每周至少更新一款,在天猫彩瞳店铺中上新频率第一。据不完全统计可啦啦彩瞳的累计花色超500款,1万个SKU,实现全周期覆盖。

可啦啦目标客户是18-24岁的大学生、刚进入职场的白领,这个阶段的女生对花纹多样又好看的彩瞳毫无抵抗力。当然,不光有面子,还得有里子,除了产品花纹的创新,在新品的研发设计上,可啦啦还注重功能性的创新设计,例如内含玻尿酸成分保存液的彩瞳、防蓝光彩瞳等。凭借着“花色多样、超薄无感、水润舒适、弹性基弧”等特点,可啦啦紧抓用户喜爱,这也是客户回购率高的一大原因。

在技术端上,可啦啦创始人则体现出了求知若渴的学习态度,除了日常的团队管理,赵松耿一有空就会去外面学习充电。

美瞳正在从医疗用品变成消费品,并进一步变成快消品。尤其是在疫情催化下,“口罩妆”爆红,其精髓就在于一双明亮传神的大眼睛。美瞳行业未来可期,不过美瞳仍是一个高壁垒的赛道,消费者信任成本高,品牌需要一定的时间沉淀。

可啦啦团队在这个行业有超过10年积累,在产品创新和供应链方面都有明显优势,在获得两轮融资之后,这些优势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资本搭线,对接资源,玺承旗下卓优资本业务助推企业融资需求和金融资本精准对接,助力有潜力企业可以借助资本的力量起飞!

声明:本站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网站对此声明具有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