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做不到早睡早起,又不想保温杯泡枸杞,花式养生正在悄悄成为一种潮流。
在大健康产业光环下,滋补品类成为大众消费的“主角”,其中燕窝独占鳌头,是增速最快、迭代最迅速、市场前景最大的品类。
过去几年时间,中国的燕窝市场蓬勃发展。据《2019年中国燕窝行业白皮书》显示,我国燕窝市场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0%以上,2019年整体市场规模达到300亿元左右。
燕窝已经过数次迭代,以小仙炖、燕之屋为代表的新消费品牌,开始冲击传统的手工燕窝市场。
如今,燕窝市场又来了一位敢于创新的新玩家——3月28日,新加坡燕窝品牌Glyken正式入华,主打科技元素,在100%保留原始营养的基础上,将燕窝的便捷性再次释放,这将怎样搅动这个风云莫测的市场?
甲方财经「企业案例观察」第09篇。
一
中国燕窝市场的千亿级红利
竞争进入4.0时代
论食用燕窝的历史,一说可以追溯到1500年前的唐代,一说中国人食用燕窝始于明代。
传言,郑和下西洋时,船队曾遭遇海上风暴,紧急停泊在一个荒岛避难时发现了燕窝,而一些官兵食用燕窝后气色变好,精气十足。于是,郑和命令官兵大量采摘,带回燕窝献给明成祖。至此,燕窝传入中国。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燕窝仅仅是贵族的滋补品,原因不仅在于干燕窝价格昂贵,更因为要食用一碗燕窝需要极其琐碎和耗时的步骤。
具体来说,燕角泡发的时间一般需要6-8小时;燕盏与燕条的泡发时间差不多,雨季的燕窝一般需要泡发4小时左右,旱季燕窝一般需要泡发6-8小时。泡发好后,还需要慢火炖煮,大约需要40-50分钟。
这正是燕窝1.0时代。用如今的互联网语言来说,这也是传统燕窝的典型用户场景。显然,这是仅属于有钱有闲的贵族才会食用的养生品。
让燕窝走进平常人家的是,是即食燕窝,也就是燕窝2.0时代。
顾名思义,即食燕窝也就是说可以开盖即食,相当于“燕窝罐头”。相比干燕窝,即食燕窝解决了用户选材和炖煮问题,也因此备受快节奏年轻人的青睐。《2019年中国燕窝行业白皮书》显示,2019年11月,即食燕窝销售占比首次超过干燕窝,之后持续上涨。
不过,即食燕窝仍然存在着问题。因为即食燕窝采用的是罐头食品工艺,保质期往往在1年以上,可能含有添加剂等成分,因此,品质有所打折,也不够新鲜。毕竟,谁也不想花大价钱却买了个本质是罐头的滋补品。
于是,燕窝潮流也从即食燕窝的2.0时代,走向了鲜炖燕窝的3.0时代。
鲜炖燕窝是采用低温炖煮、当天鲜炖、冷鲜配送。和前两者相比,鲜炖燕窝产品既满足了养生需求,又免去了制作、炖煮过程的繁琐,还能最大程度还原食材的口感与新鲜。于是,又鲜又快的鲜炖燕窝开始走红。
数据显示,2019年天猫鲜炖燕窝销售额约为7亿元,占传统即食燕窝销售额半壁江山,从2019年10月开始,鲜炖占比全面超越即食燕窝一路走高。
伴随即食燕窝、鲜炖燕窝的发展,燕窝市场也迎来高速发展。头豹研究院报告显示,中国溯源燕窝进口量将快速增长,预计 2024 年中国溯源燕窝进口量有望攀升至 862.5 吨。
当前,我国有超过6400家企业名称或经营范围含“燕窝”、且状态为在业、存续、迁入、迁出的燕窝相关企业。尤其是2015年以来,我国燕窝相关企业注册量上涨趋势明显,2018年达到顶峰,全年新增近1400家燕窝相关企业。
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会长、国燕委理事长马增俊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随着全民大健康时代的加速到来,燕窝行业预计可发展成一个千亿级的市场,潜力巨大。
但是,这显然不是终点,目前燕窝市场依旧存在痛点。行业人士认为,鲜炖燕窝的泡发率高,投料少,营养成分含量不高,随手养生也有局限性,毕竟碗装燕窝离随时随地能吃仍有一段距离。
超级大的市场体量带来了更多头部玩家,面对前景无限的燕窝市场,众多玩家一拥而上,竞争开始白热化。
最终谁能胜出?甲方财经认为,最终的胜利一定属于能解决更多市场痛点,能为消费者带来品质更高的燕窝的玩家。
3月28日,新加坡头部燕窝品牌Glyken,在北京798召开发布会,正式宣布进入中国市场,并且国家举重队也成为其代言人。
这款主打科技元素的燕窝品牌,代表着燕窝发展的4.0方向,有三个关键词:原生营养、存携便捷、食用简单。
燕窝4.0的新时代正式来临!
二
为什么敢挑战小仙炖、燕之屋们?
糖蛋白肽+电荷萃取+临床级验证
无论从过去的干燕窝,到即食燕窝,再到鲜炖燕窝,都没有改变燕窝仍是传统食材,人们食用的仍是粗蛋白的形式,没法解决吸收不好、转化利用率低、燕窝营养功效浪费这一痛点。
因此,燕窝行业极其需要科技驱动,一方面提升产业效率,另一方面让燕窝的形态更多元化,将行业的发展推向另一高度。
Glyken通过先进的科技高调开启燕窝4.0时代,挑战以小仙炖、燕之屋等为代表的鲜炖燕窝,其底气正在于——能打的供应链生产线和丰富多元的产品体系。
先来解释两个核心问题。
1、什么是科技燕窝?理论依据是什么?比鲜炖有什么优势?
Glyken以燕窝原料为原材料,通过科技手段,将燕窝的唾液酸和蛋白质萃取成易被人体吸收利用的“小分子糖蛋白肽”,大大提升了燕窝的营养价值,
这其中的关键正是“糖蛋白肽”,这在开拓燕窝产品利用效率、增加燕窝产品开发可能性上具有巨大推进作用。
研究显示,唾液酸是燕窝中最珍贵的组成部分,也是目前被发现含唾液酸浓度最高的单一食物。而燕窝另一个主要成份是蛋白质,特别是含有8组人体必需的氨基酸。
燕窝中的唾液酸与糖蛋白则天然组合成了不可多得的糖蛋白,具有平衡免疫力,促进身体营养吸收,激发干细胞复兴,抑制不良细胞增长,修复不良细胞等作用,从系统开始对身体进行修复。
小分子糖蛋白肽经高温电荷萃取,状态稳定,可被复配成对人体健康更全面的营养素。
Glyken将燕窝做成了小分子肽,不须经肠胃消化就能直接吸收,方便食用,还可以添加进其他饮料作为营养促进剂。
特别是对于吸收能力不好的人群,如中老年人,偏瘦体弱的人群,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或重病后康复的人群等,都能很好地起到健康辅助,帮助他们恢复活力,改善生活质量。
2、为什么是Glyken?经过临床实验了吗?能够实现量产吗?
2010年Glyken集团成立于新加坡,随后在马来西亚建立全球最大且有独立产权的燕屋产业园。
Glyken对燕窝营养萃取技术进行了长达十数年的深入研究,经过不懈的科研与实验论证,研发了一种安全有效的燕窝萃取技术,可从燕窝中萃取出一种「活性糖蛋白肽」。
这种「糖蛋白肽」,对人体有着非常显著的保健作用,在促进人体干细胞复制、抑制乳腺癌细胞扩散、促进退化性膝关节软骨组织修复等一系列症状具有重大促进作用。
这份研究成果于2013年在美国生物医学中心发表,取得了历史上第一个科学论证食用燕窝临床功效的科研成果。
Glyken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在新马两地政府的支持下,与马来西亚国民大学(UKM)新加坡国立大学(NUS)马来西亚工艺大学(UTM)三所知名高校,联合展开科研合作,相继成立燕窝生物实验室,对燕窝营养进行全方位开发。
依托三家大学的科研与技术优势,实验室研发的「活性燕窝肽萃取精华」技术,使稳定量产成为可能性。
而且,Glyken还通过了美国FDA《食品与药品行业监管体系》的重要认证,成为唯一打入欧美市场的燕窝保健食品。
2020年4月,Glyken集团进军大中华区,把国外成熟的整套燕窝肽萃取专利技术引入中国。
2020年8月,Glyken与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钦州港片区管理委员会签署投资协议,选择落地在中马两国合作园区——中马钦州产业园区。
中马钦州产业园区是中国首个集燕窝进口、检测、交易、加工、研究、检验等功能于一体的平台,是中国目前最大且最具规模的燕窝加工及贸易基地,钦州港还是国家海关总署批准的首个毛燕进口口岸。
目前,Glyken全资子公司广西自贸区燕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正式通过中国食品安全监管部门SC专家组的审核验收,获得了在中国生产“科技燕窝肽”的资质。
独立运营的中国生产线正式落成,意味着燕窝产业链的巨大产能保障,这也是一切商业扩张的基础。
三
细分品类 + 创造信任 + 耐心种草
拆解Glyken的商业逻辑
说完产品,我们再来聊聊聊商业层面。
中国燕窝市场有数百亿规模,当前也有了小仙炖、燕之屋等头部品牌,但单一品牌也没有占据超过5%的市场份额。市场整体集中度偏低,尚没有品牌形成垄断优势。
同时,市场已经被教育的非常充分,消费力足够巨大,这是Glyken等新锐品牌杀入的最好机会,但是一定要把握好这几条核心的商业原则。
核心原则一:占领细分品类心智
Glyken因为有足够强的历史优势,更决绝点,它直接再造了一个燕窝品类。
在消费升级的趋势下,每个消费品都值得重做一遍。
很多时候,新消费的大机会不是来源于重新开创一个大的品类,而是对于传统且成熟的品类进行再造。
燕窝有着近千年的滋补历史,但燕窝消费始终比较小众化,其本质问题在于,品类老化,传统燕窝的消费模式与当代主流消费群体的切身需求无法匹配。
如果只是延续传统品类的问题解决问题,最后会陷入到内卷中。
再看Glyken。它通过专利萃取活性燕窝肽精华,将燕窝饮料化,小小的一条容易携带,冲水即饮,满足了消费者随时随地享受燕窝的需求。
从这个角度上说,Glyken将中国人传统心智里面固有的认知,与消费者思维进行叠加,做了品类再造,找到了科技燕窝这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这是一种顺应趋势的品类创新,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核心原则二:必须解决市场信任问题
怎么将产品的可靠性,安全性,有效性传递给受众,是Glyken需核心考虑的问题之一。
从这个角度上看,与中国国家举重队合作几乎是当前最优解,没有之一。
一方面,食品营养与安全永远是世界上所有国家运动员饮食管理的重中之重。在与国家队合作前期,Glyken的产品必须要通过国家体育总局反兴奋剂中心(国家兴奋剂检测研究中心)多达248项的检测,符合条件才能被选为合作伙伴。
中国国家举重队选择携手Glyken,不仅可以让消费者相信Glyken的专利技术和品质,还能直接覆盖数亿的体育爱好者人群。
另一方面,国家举重队代言的商业性价比最高。国家举重等的代言都是极其慎重的,包括京东、中粮等巨头公司,与中国国家举重队合作可以说是是收益比最高的打声量方式。
核心原则三:以种草替代广告营销 让利于消费者
由于年轻人很难坚持吃燕窝,小仙炖、燕之屋等燕窝品牌纷纷采用互联网公司的打法,前期不惜一切代价去铺市场,提醒用户购买,来提高复购率。不得不说,这种短期爆发力的方式确实有效,品牌记忆深刻。
但据媒体报道,小仙炖仅一年广告费就达到6、7亿元,可以说建立在高客单价基础上的利润空间,基本都花在营销上了。
Glyken品牌刚刚入华不久,且将主要精力放在研发、建厂等事情上。在营销上,相对来说比较克制,更加倾向于长线种草的方式。
2020年11月,Glyken S活性燕窝肽萃取精华粉正式登陆造点新货,上线众筹一天项目达成率已经超过100%,备受大家的喜爱。
目前,Glyken在京东天猫小红书等多个平台,都已经开始积极的种草运营。
把营销费用省下来,把价格降下来,让利消费者,才是更持久的品牌方式。
四
甲方财经的思考
做老百姓“喝”得起的燕窝
在古代,燕窝因为价格昂贵,只有特定阶层才能享用。
《红楼梦》中,薛宝钗劝犯咳嗽的林黛玉每天早起吃一碗燕窝粥;《甄嬛传》中,皇后用滋润清火的燕窝,对因政务劳累皇帝表示关心。
曾作为皇室贡品的燕窝,怎么慢慢“飞入寻常百姓家”?甲方财经认为,有两个关键点:
第一,产品亲民化。从整个新消费产业来看,不少产品都在朝着方便的趋势在改进,食用方式的变化,是燕窝走进万户千家的重要一步,从“吃燕窝”到“喝燕窝”,或许能让“燕窝一族”扩大十倍。
第二,价格亲民化。价格昂贵,是困扰消费者的一个关键原因,如果想让燕窝真正走入大众阶层,从“皇家特供”到“百姓特供”,还是需要把价格降得更亲民才行。
无论是科技还是燕窝,都应该造福于民。
声明:本站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网站对此声明具有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