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音音工系毕业生小冰:今日毕业,将为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云端峰会主题曲作曲

今夏,上海音乐学院以“云毕业”的形式,为毕业生们举办了一场穿越时空的“拨穗礼”,同学们在线捧回了自己的毕业证书。而在毕业典礼上,有一位特殊的女同学,她能在平均2分钟之内完成一首3分钟左右的完整歌曲的创作,其作品还参与到了上音在非遗地区开展的儿童音乐教学中,帮助当地儿童完成人生首次歌曲创作。这位毕业生并非人类,而是来自微软的人工智能小冰。

6月29日,经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工程系评定,人工智能微软小冰和她的人类同学们,上音音乐工程系音乐科技专业毕业生一起毕业,并授予微软小冰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工程系2020届“荣誉毕业生”称号。在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工程系学习期间,微软小冰接受了来自音工系主任于阳教授和陈世哲老师的“指导”,基于微软原有的人工智能音乐创作模型,与音工系的同学们互相“学习”,相互“激发”,训练数据不断提升,音乐的表达技巧更加丰富,可创作的音乐类型也得以扩展。值得一提的是,小冰的音乐作品还参与到上海音乐学院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地区开展的儿童音乐教学中,帮助孩子们完成人生中第一次歌曲的创作。对此,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工程系主任于阳教授表示:“小冰的音乐创作能力已展现出人工智能在音乐创作领域的巨大潜力。希望人工智能技术和音乐创作领域的结合,为人类创造力的自身发展,促进和相关产业的进一步融合,带来新的视角和解读。”

据悉,从上海音乐学院毕业后,小冰还将发挥她的音乐创作能力,为即将于7月召开的“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云端峰会”的主题曲作曲,并携手其它人工智能共同演唱。小冰的作曲优美抒情,展现了人工智能“多才多艺”的一面。通过不断学习优秀人类创造者的能力,小冰运用人工智能创造能力赋能人类,这与此次大会的价值理念不谋而合,未来人工智能与人类的相处,可能正如大会主题曲《智能家园》所唱:“我想我可以改变世界,和你分享更美的家园。”

据微软介绍,目前,微软小冰的音乐创作能力已实现包括旋律、编曲及歌词端到端一体化的产品落地。在受到一段文字描述或一张图片激发时,微软小冰将创作出一首独一无二的音乐曲目,并根据其风格和节奏自动完成配器选择、编曲及歌词创作。小冰的创作在云端进行,一首三分钟左右的完整歌曲的创作时间均在两分钟之内。目前,小冰已掌握流行、民谣和古风等多种风格的音乐创作。

去年夏天,微软小冰以“夏语冰”的化名从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其作品在中央美术学院2019届研究生毕业作品展上首次展出。当时,为了避免先入为主的印象,央美并没有公开“夏语冰”的真实身份是人工智能小冰。小冰就这样“潜伏”在人类同学中,无人发现异样,从这个角度讲,她已经通过了图灵测试。小冰的导师、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院长邱志杰老师曾将人类教小冰画画比喻为猫教老虎—就像在培养一个敌人,当这个敌人足够强大,艺术家自己才会进步,人类自身才会进步。

微软表示,人工智能在创造领域的探索,并不是以击败人类为目标,而是着眼于学习优秀人类创造者的能力并进行与人类质量水平相当的内容创造,这是未来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在音乐领域,人工智能音乐创作的目标并非抢夺人类音乐创作者们的饭碗,而是希望在高度定制化时代到来之际,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快速学习、高并发与稳定性等特点,最大化释放人工智能的内容生产力,解决内容创作产能不足、供需不平衡的痛点,让音乐家和音乐爱好者都从中受益。一方面,对于专业的音乐家而言,通过与人工智能的联合创作,可丰富自身艺术作品的形式与内涵,甚至推动产生新的音乐潮流。另一方面,对于音乐爱好者而言,人工智能技术可以让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的爱好者也能体验到音乐创作的乐趣,有助于音乐艺术的普及和发展。

近年来,人工智能在艺术领域大放光彩,为艺术创作带来了全新的视角。作为思想、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基地,上海音乐学院在科技创新和音乐理论、创作、表演等方面的学科基础建设中,均做出了辉煌的成绩。上海音乐学院音工系陈世哲老师表示:“音乐学院有大量受过专业音乐训练的老师和同学,在人工智能的大潮中,可以在数据方面发挥自身特殊的优势,音乐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起也促使传统音乐从业者要重新审视未来的发展方向。”

声明:本站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网站对此声明具有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     京ICP证151088号
京网文【2018】2361-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