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粱是“避嫌”?还是“错过”?

撰文 | 雁  秋

编辑 | 李信马

题图 | IC Photo

在被美国政府宣布“无限期禁止对华出口H20芯片”的第二天,黄仁勋就顶着英伟达美股暴跌的压力直飞北京,西装代替皮衣,一身谦逊地出现在媒体面前。

不同于他今年1月份来华时的「春风得意马蹄疾」,此时英伟达身处更敏感的位置——既要遵守美国法规,又需维持全球供应链,大力拥抱中国市场。

因此,黄仁勋说了什么话,见过什么人,也被视为对未来方向的一种信号。在这之中,他是否去见过梁文峰(DeepSeek创始人),成为这次行程中最有分量的注脚之一。

有外媒报道,在北京期间,黄与梁有过会面。《中国企业家》向英伟达求证,得到的回复是“不透露老板行程”,并未直接否认这一消息。

人们询问、猜测、求证,是因为这二人的特殊身份,以及目前所处的关键节点。他们会面与否,不止是商业上的接触,更折射出全球AI产业链的权力重构、以及中美科技竞合的新格局。

一、黄仁勋的“两面困境”

连黄仁勋本人都没想到,H20这款专门为中国市场定制的AI芯片,去年还为英伟达贡献了在华收入的83%,如今却成了价值55亿美元的烫手山芋。

当地时间4月15日,英伟达在公告中表示,美国政府已告知英伟达,对于公司生产的H20芯片以及达到H20内存带宽、互联带宽的其他芯片,若出口到中国等国家和地区需要获得许可证,且该许可证要求将无限期生效。

受管制拖累,英伟达股价盘后重挫6%,AMD也跟着跳水7%,台积电绿了近2%。

图源:IC photo

H20芯片虽然在计算能力、互联速度等性能上被大幅“阉割”,但靠着Hopper架构在推理计算领域依然能打。而且,作为英伟达面向中国市场唯一符合美国规定的特供芯片,H20是国内一众科技企业的主力选择。

国际市场调研机构Omdia2024年末报告显示,2024年英伟达Hopper(包括H100、H200,以及特供中国市场的H20)系列芯片全球最大买家中,字节跳动贡献了23万枚,腾讯23万枚。H20禁售,意味着英伟达今后无法再向中国销售任何高性能GPU产品。

对于政策波动带来的损失,英伟达公告称,将承担55亿美元的减值和采购损失费用,折合人民币约401.54亿元,这也是为何黄仁勋急匆匆再度访华“表忠心”的原因。

实际上,中国市场对英伟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据英伟达年报,英伟达中国区2024自然年的营收高达171.08亿美元,为历史最高值;进入2025年,仅第一季度英伟达就向中国销售了价值160亿美元的H20。

如此情形下,禁售H20等同于自断臂膀。黄仁勋曾公开表示,“若无法持续为中国定制产品,英伟达将失去定义行业标准的机会”。

图源:IC photo

那么,这个机会有可能给到谁呢?

尽管国产芯片与英伟达芯片在单卡性能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但在全球GPU整体稀缺的背景下,通过多卡集群互联可迅速缩小算力差距,甚至实现反超。

从目前的趋势上来看,中国算力投资的前途与潜力,正爆发出前所未有的能量。华为昇腾(Ascend)系列、寒武纪思元系列、百度昆仑芯、阿里含光等都在各自赛道上取得了显著进展。最近,华为更是直接亮出昇腾920,每秒能跑900万亿次,接近英伟达上代旗舰H100的78%。

黄仁勋心知肚明,一旦此时离开中国市场,客户们会很快找到其他的替代品,而这些替代品的性价比会更高。他只能力求平衡——生意要继续做,但不能踩红线。

二、DeepSeek前景未明

作为英伟达“最敏感的客户”,DeepSeek自身也有一大堆问题要解决。

从年初初火爆AI行业,到目前为止,R1发布已经过去90多天。按照DeepSeek官网数据,版本每隔3个月就会迎来一次更新升级。节奏正常的话,官方应该就在这段时间上新了。

事实上,经过一段时间的祛魅,DeepSeek正在被拉下神坛。

先来说使用体验,就像其他大模型一样,DeepSeek看起来聪明又自信,却依旧不能解决“幻觉”问题,常常一本正经胡说八道。

从笔者本人使用过程来看,DeepSeek时不时宕机不说,有时还无法理解复杂指令,面对现代学术论述的复杂规范,生成的回答不免左支右绌。而且对于一些问题,你甚至会怀疑这到底是AI真的不会回答,还是背后的工程师在人工干预?

(看来,DeepSeek觉得这事太敏感?)

笔者使用DeepSeek界面

另外一个让人不得不担心的点,那就是在过去半年,成千上万家软件企业争先恐后地接入DeepSeek。效率飞升的另一面,是企业正在把决策、服务、甚至信任体系,交给一个可能频繁产生“幻觉”的系统。这些幻觉并非微不足道的小错误,而是一颗颗尚未引爆的雷。

再从技术角度去理解,DeepSeek出圈是因为“花小钱办大事”。因为按照以往惯例,用了英伟达的GPU,就得用他家的运算平台CUDA搞研发。可DeepSeek直接绕过CUDA,凭借独到的软件算法优化,走出了一条中国AI技术创新的新路子。

(说明:CUDA,一个并行计算平台和编程模型,它让开发者能够直接在GPU上编写代码,从而大幅提升计算速度。)

这就好比用自行车的零件造出保时捷赛车,“乱”拳打伤老师傅。一时间,认为DeepSeek威胁到英伟达的声音此起彼伏。

但这一点被黄仁勋直接否认,他表示:

外界的理解完全不对,其实这种模型对算力的需求要高得多。”

“(全球)所需的AI算力很容易比我们去年此时认为的要多100倍。”

除了黄仁勋的论证,一个事实是,DeepSeek的大模型训练,短期内仍需依赖英伟达的GPU集群。

DeepSeek是通过“蒸馏现有超大模型”的方法训练性能出色的大模型,但只是不需要用到H100芯片而已,并非完全不依赖显卡。而大部分显卡也是英伟达家的产品。

再者说,要蒸馏现有的超大模型,也得先有性能出色的超大模型才行,到底还是需要H100这样的集群来训练。

英伟达每年投入超百亿美元研发下一代AI芯片,其技术迭代构建了极高的行业壁垒。此次被禁售的H20芯片,是梁文锋最在意的“基础设施”。早先梁文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们真正的挑战从来不是资金,而是高端芯片的出口禁令。”

DeepSeek尚未开放融资,从目前公开面了解到的信息是,无论是杭州本地的大公司,还是深圳的顶级创投,都难见梁文锋一面。DeepSeek不差钱,梁文峰当初是凭借幻方量化年化超30%的收益,囤积数千张英伟达A100显卡,为DeepSeek的大模型研发铺路。

不过这种“以量化养AI”的模式,虽说让DeepSeek无需依赖外部融资,但也因此陷入财务数据不透明的争议。彭博社曾指出,外界对其营收、利润及资本结构“几乎一无所知”,导致估值预测区间横跨10亿至1500亿美元,分歧巨大。

DeepSeek若无法持续推出颠覆性模型,其“国运级”的形象和估值可能因技术停滞而迅速蒸发,未来前景如何,目前尚不明朗。

尾声

一位是拥有底层硬件统治权的硬件霸主,一位是以小博大、凭借软件算法引发硅谷剧烈震荡的有为青年。两人虽未在公开场合中同框,但已经在同个赛道里拿到了最有分量的S卡。

黄梁若会谈,可能探讨“合规”合作模式;反之,DeepSeek可能进一步推动国产芯片适配,倒逼国内芯片加速发展。一场“暗战”在风口浪尖中拉开帷幕,围绕技术、政策的博弈,才刚刚开始。

黄粱是“避嫌”?还是“错过”?
扫描二维码查看原文
分享自DoNews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