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DoNews 许芸
2025年的中国车市,掀起了智能化热潮,车企纷纷发布智能化战略和解决方案,大喊智驾平权,将高阶智驾技术下放到平价车型上。
对此,腾讯智慧出行副总裁、负责人钟学丹对DoNews表示,建立在安全的基础上,这是智能驾驶长期发展的必然方向。
而这场关于汽车智能化的比拼,不仅是车企从白热化竞争中突围的关键所在,也是相关服务企业“秀肌肉”的良机。
“从技术本身来讲,不管是组合智能驾驶还是辅助智能驾驶,可能平时的叫法不一样,但背后所带来的变化是今天端到端智驾技术已经成为主流。这意味着,我们在模型的训练和基础上会比原来需要更大的算力支持,同时我们对数据有更高的要求。同时,也意味着车企、科技公司都需要大量计算的资源、数据处理的支持包括网络、存储的一些点。”钟学丹进一步对DoNews表示。
在钟学丹看来,腾讯通过对这些基础能力和基础设施的优化,可以帮助主机厂、科技公司等在这方面的技术进化上实现更快地发展。
虽然腾讯并不参与造车,但腾讯在汽车产业却从未缺席。
“我们始终坚持自己的定位——不造车,但全力协助车企造好车、卖好车,助力用户用好车,做汽车产业升级的数智化助手。”在4月22日于上海举办的2025 TIME DAY·腾讯智慧出行技术开放日活动上,腾讯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EO汤道生强调。
面向汽车产业,腾讯以“混元大模型+先进开源模型”的多模型策略,在AI基础能力层、AI开发与应用平台层、AI场景化应用层全面布局,保持汽车云服务市场领先优势。
据汤道生介绍,目前,腾讯已经为100多家车企和出行科技企业提供云服务,其中,有30多家使用了腾讯的海外云服务;汽车公有云增速位居行业第一,是市场平均增速的两倍;智能汽车产品搭载量超过1500万辆车。
图源:腾讯
会上,腾讯宣布面向汽车行业升级全栈AI能力,涵盖了AI基础设施(AI Infra)、AI开发与应用平台(AI Platform)及AI场景化应用(AI Application),帮助汽车行业从模型开发、模型部署再到模型应用,全面用好AI工具箱,打造好用的AI。
汤道生表示,“高性能算力、精准数据闭环、快速迭代的AI模型,是汽车智能化的三大底层要素。腾讯以云和图为基础,推动‘车云一体’战略,帮助车企打造高效、合规的数据闭环,助力构建覆盖车企驾驶研发、生产制造、用户服务全链路的智能化底座。”
当前,新能源汽车的国内零售渗透率已突破了50%,随着新能源汽车时代的到来,汽车的核心技术变为三电技术、高阶智驾,中国企业占据了领先地位,并吹响了出海号角,不在少数的车企将海外市场所占自身销量的比重目标设定在了50%。
而腾讯在海外的布局,将成为车企出海的助力。当前,腾讯已在全球范围运营21个地理区域,56个可用区,拥有3200个加速节点,可以为遍布全球的智能汽车,提供高质量的就近接入服务。车企也可以在同一朵云下,为各国用户提供服务,降低运维成本。
为响应很多中国企业出海需求,腾讯云正加大海外布局,宣布将新建位于沙特的首个中东数据中心、印尼的第三个数据中心和日本的第三个数据中心。目前,腾讯已经助力30多家车企和出行科技公司提供海外云服务。
比如,比亚迪把全球多个地区的业务系统搬到了腾讯云上,通过腾讯在新加坡、美国、东京、雅加达、圣保罗等地的节点,落地数字化业务系统。比亚迪遍布全球的员工和上下游渠道商,则使用腾讯会议进行全球协同,连接六大洲、30多个工业区,每个月要在腾讯会议上开一万多场跨国会议,无论是车型项目组会议、供应链上下游沟通、渠道经销商培训、高管汇报等各类会议都在腾讯会议上召开,腾讯会议的17种语言翻译能力,大幅提升了跨国、不同语言之间的沟通效率,助力比亚迪全球业务持续增长。
腾讯集团副总裁、腾讯智慧出行总裁钟翔平表示:“AI技术的深度应用,正在逐步改变汽车市场原来‘大鱼吃小鱼’的传统竞争规则,让能够掌握技术趋势、通过创新获得先机的‘快鱼’,有更大机会抢占新市场、吃掉‘慢鱼’。腾讯希望帮助汽车企业更快、更好的应用AI,助力车企以更高效的用户服务、技术创新和组织协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巩固自身的护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