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邮消金披露违规被罚85万 2024年甩卖83亿不良资产

DoNews4月18日消息,近日,中邮消金因为未充分披露合作类产品信息等多项违法违规行为,被监管罚款85万元。

鳌头财经发现,中邮消金多次被监管处罚。2024年7月,因为违反征信异议处理规定,公司被罚78万元。

背靠邮储银行的中邮消金,2023年公司不良贷款率3.16%。2024年,公司甩卖83亿元不良资产。

作为消金行业第二梯队的中邮消金,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5.41亿元,同比增长8.48%;归母净利润8.04亿元,同比增长54.02%。

历史业绩显示,2021年至2023年,中邮消金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56.86亿元、60.48亿元、69.52亿元,同比增长16.92%、6.37%、14.93%,连续三年增长;对应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29 亿元、4.43亿元、5.22亿元,同比变动幅度为205.63%、-63.97%、17.83%。

数据显示,中邮消金的盈利能力并不稳定。2021年,归母净利润增长幅度超过2倍,2022年大幅下降,几乎回到了2020年的水平。

导致中邮消金业绩大幅波动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信用减值损失。2021年至2023年,公司信用减值损失分别为28.48亿元、43.29亿元、47.87亿元。

2022年,中邮消金的营业收入增长6.37%,而其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增幅高达52%。

2024年下半年中邮消金归母净利润强劲增长,可能与处置不良资产及业务调整直接相关。

2024年12月3日,中邮消金在银登网上挂牌转让2024年第3至6期个人不良贷款,拟转让的本息总金额达71.71亿元,起拍价为1.51亿元,折扣率仅为0.2折。

当年的5月、11月,中邮消金分别挂牌转让两期资产包,本息合计11.88亿元。

一年三期挂牌转让,合计转让的不良资产达83.59亿元。

中邮消金对不良资产计提了信用减值损失,此番甩卖所得,影响了公司利润。

大规模甩卖不良资产,是中邮消金资产质量恶化的体现。

中邮消金成立于2015年11月19日,由邮储银行、星展银行、渤海国际信托、拉卡拉、广百股份、海印集团及三正集团共同发起,注册资本为10亿元。

2017年12月,公司增资至30亿元,邮储银行持股比例由61.5% 增至70.5%。2022年初,星展银行通过收购拉卡拉所持股份,持股比由15%增至16.67%。

背靠 “大金主” 邮储银行,依托其渠道,近年来,中邮消金快速扩张。

资产规模快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是中邮消金快速扩张的体现。2019年底,公司总资产为306.54亿元,2020年底至2023年底分别为340.06亿元、444.22亿元、495.53亿元、582.22亿元,到2024年底,总资产达到672.29 亿,是2019年底的2倍多。

极速扩张,中邮消金的贷款规模不断扩大。2021年至2023年,公司发放贷款及垫款从421.93亿元增至555.82亿元,涨幅为31.73%。

与之对应的是面临的信用风险不断加剧。2021年末,中邮消金逾期贷款和不良贷款余额分别为19.9亿元和10.23亿元,逾期贷款率为4.49%,不良贷款率为2.31%。2022年,逾期贷款和不良贷款余额分别增至25.02亿元和15.14亿元,逾期贷款率和不良贷款率分别小幅增长至5.07%和3.07%。

到了2023年,逾期贷款和不良贷款余额迅速攀升至34.65亿元和18.7亿元,逾期贷款率和不良贷款率也快速上升至 5.85%和3.16%。从2021年到2023年,中邮消金的逾期90天以上贷款占比高达69.47%、74.61%和67%,其中不良贷款主要集中在逾期90天以上的贷款。

中邮消金应对不良贷款攀升压力的手段是核销、甩卖不良资产。2021至2023年,公司分别核销不良贷款22.59亿元、39.32亿元和43.42亿元,合计达105.33亿元。

此外,2023年、2024年,公司还在银登中心挂牌转让个人不良贷款,以减轻不良贷款攀升压力。

尽管如此,中邮消金的不良贷款率仍然持续上升。2021年至2023年,公司不良贷款率分别为2.31%、3.07%、3.16%。

同期,中邮消金拨备覆盖率分别为300.67%、261.03%、262.28%;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1.54%、10.51%和 10.94%,均呈下降趋势。

中邮消金积极举债以应对不良贷款率逐年上升,到资产负债率持续攀升。2021年底至2023年底,公司资产负债率分别为88.87%、89.13%和 89.85%,这三年的利息支出分别为13.16亿元、13.89亿元、14.84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暴力催收,中邮消金频频被投诉。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针对中邮消金的投诉达15145条,这些投诉以暴力催收为主。

标签: 中邮消金
中邮消金披露违规被罚85万 2024年甩卖83亿不良资产
扫描二维码查看原文
分享自DoNews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