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ews4月9日消息,作为桔子数科旗下平台,桔多多自 2014 年上线以来,打着 “持牌合规”“低息分期” 的旗号,宣称服务 23-50 岁用户的消费分期与借贷需求。然而,其 “互联网金融备案”“接入央行征信” 的光环下,却暗藏违规收费、隐私滥用、暴力催收等多项争议。
截至 2025 年 3 月,平台累计投诉量已飙升至 41287 条,超八成投诉直指 “套路贷” 本质。
·第一步 “画饼”:以 “开通会员秒提 7800 元额度”“年化利率 3.6% 起” 等虚假宣传吸引用户,实际点击申请后,额度审批与会员费强制绑定,不开通 299-699 元的 “尊享会员” 便无法借款;
·第二步 “抽血”:借款时除利息外,平台强制收取 “担保费”“融担费”“服务费”,多项费用叠加后,实际年化利率普遍超过 36%。以借款 1 万元分 12 期为例,名义利率显示 18%,但加上各类杂费,综合成本高达 42%;
·第三步 “收割”:还款日未到便提前扣款,逾期后单日罚息率达 0.15%,远超法定上限。有用户投诉称,借款 3 万元 3 个月,仅杂费就被扣走 8700 元,“比高利贷还狠”。
黑猫投诉、聚投诉等平台数据显示,近 3.3 万条投诉涉及 “阴阳合同”“捆绑收费”,部分用户甚至遭遇 “砍头息”—— 借款到账前先扣除 15%-20% 的 “手续费”,实际到手金额远低于合同金额,维权时平台却以 “用户已勾选协议” 为由推诿。
用户注册时,需点击同意一份长达 57 页的《平台服务协议》,其中嵌套了 370 份第三方授权文件,涵盖身份证、银行卡、通话记录、芝麻信用、甚至人脸信息。更令人震惊的是,平台未经用户明确同意,将这些敏感数据打包授权给超 200 家无金融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包括催收公司、数据商,甚至曾被曝光的 “714 高炮” 平台。
有用户发现,在桔多多借款后,频繁收到陌生网贷平台推销电话;更有借款人因逾期被催收时,家人竟收到其手持身份证的照片 —— 平台在用户签订的 “信息共享条款” 中暗藏 “可向关联方及合作方披露信息” 的条款,为隐私泄露大开方便之门。
2024 年 12 月,某用户向银保监会投诉后发现,自己的信息被共享至 17 家未公示的机构,其中 3 家已因非法收集个人信息被立案调查。
2025 年 2 月,某借款人因不堪催收骚扰跳楼自杀,家属在其手机中发现 137 条威胁短信和 200 多个未接催收电话,事件曝光后引发社会哗然。然而,桔多多客服竟称 “催收为第三方外包公司行为,与平台无关”,试图切割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