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李佳蔓
编辑|杨勇
来源 | 氢消费出品
ID | HQingXiaoFei
曾经的高端面条代表和府捞面,如今却因降价35%导致营收激增,这场转变背后,是自救还是妥协?
降价就能“逆市上扬”?
2024年初夏,美团大众点评揭晓年度“必吃榜”,一个关于餐饮消费的新趋势悄然浮现。
70%的上榜商户人均消费不过百元,且均价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因而,“和府听劝价”成大众点评上的热门话题。
自6月18日起,和府捞面主流产品的价格带大幅调整至16元至29元区间,但依旧保留了两款高端产品—巨无霸牛三宝与蟹黄面。
令人费解的是,这一调整,却让和府捞面的营收在短时间内激增约35%。这是“一时的新鲜”,还是“等待已久的狂欢”?
反正,和府捞面又一次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这家以“绿色健康、养生”自居的面馆,曾在2024年3·15期间因使用料理包而饱受质疑。知名短视频博主“猴大腕”的一则爆料,更将和府捞面推向了舆论的浪尖。他揭露,从汤底到面条、浇头到配菜,和府捞面所使用的食材多为保质期长达半年至一年的料包,部分门店甚至直接将料包放入沸水中加热,引发了对食品安全的深切担忧。
“慢熬鸡汤”的配料表长达六行,抗氧化剂、食品添加剂琳琅满目,这与和府捞面一贯宣传的“草本熬汤,一碗养生”大相径庭。面对如此复杂的成分表,“猴大腕”不禁发出疑问:“和府宣称的养生和健康,怎么全是科技与狠活?”
上海杉达学院国际医学技术学院的刘少伟教授对此进行了解读,他指出这些添加剂各有用途,如特丁基对苯二酚用于抗氧化,山梨酸钾和脱氢乙酸钠则是防腐剂,用于延长保质期。然而,这些专业术语并未能平息消费者的疑虑,反而加剧了他们对预制菜及食品添加剂的抵触情绪。
和府捞面的降价策略,看似是对市场需求的积极响应,实则是对品牌危机的一次自救。过去,凭借“书房里的养生面”这一定位,和府捞面走起了高端路线,一碗面动辄四五十元,甚至推出过售价高达百元的蟹黄拌面。然而,随着餐饮消费趋于理性,高性价比成为主流需求,和府捞面的高端路线愈发艰难。据餐饮品牌监测数据显示,过去两年间,和府捞面新开门店460余家,但关闭门店也超过了190家,综合关店率高达25%。
但令人费解的是,面对市场的严峻挑战,和府捞面没有大量危机公关,却反其道行之,开放联营模式去寻求新的增长点。他们不怕“砸招牌”吗?如何在“风口浪尖上大量加盟下”,做好品控,是非常考验管理能力的。
相关数据已经显示出来“后劲不足”了,截至今年五月,其门店数量仅有574家,与创始人李学林所期待的万店规模相去甚远。在重重舆论压力下,和府捞面选择沉默以对,“好看的数据”与“不动的门店数量”以及“已读不回”未能平息外界质疑声。
不过这个过程以后,有一些小变化。李学林亲自下场调研市场,深入了解消费者的真实需求,明确了“刚需和理性消费逐渐成为主流”,因此他才如前文讲到,“立刻降价+开发低价产品”满足更多顾客需求。
在采访中,李学林坦言和府捞面早期定位中高端并非为了暴利赚钱,而是受限于工厂、食材、房租、员工、管理等多项成本。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他将总部从外滩搬到了虹口以节省租金,并通过集采优势逐步提升有机产品的比例。
他在采访中明确表示:“做餐饮就是做良心做德行。”但市场的反馈却并非全然乐观。
尽管和府捞面在努力挽回消费者的信任,但预制菜争议和高价格标签依然如影随形。面对这些挑战李学林选择了更加开放和透明的态度,他计划开放中央厨房,邀请顾客了解和府捞面的产品制作流程,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品质承诺。
找到了“平衡点”
以下是和府捞面团队自己的“广而告之”,当然我们不可能偏听偏信,总之要让市场信服,就要拿出证据和“行动”。
其实,当全国餐饮消费大盘以稳健的步伐持续增长,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行业背后的深刻变革。2023年,全国餐饮收入突破5289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高达20.4%,而步入2024年,前五月全国餐饮收入已达21634亿元,同比上升8.4%。这一系列数字,不仅仅是冰冷的财务统计,更是消费者选择与市场趋势的晴雨表。
在这股消费浪潮中,和府捞面这个曾以“书房里的养生面”闻名遐迩的高端品牌,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转型挑战。2024年以来,也有了不少报道显示和府捞面餐品由自有中央厨房统一制作、配送,不属于官方定义的预制菜范畴。
“我们再做‘刺客’品牌。”一次内部会议上,和府捞面创始人李学林语气坚定,“我们要做的是,在保证高品质的同时,让更多人享受到性价比超高的美食。”
举个例子,在北京CBD的银泰中心地下一层,和府捞面几乎成了白领们的“第二食堂”,采访路人表示,其价格“下调”得令人难以置信,不吃就亏了!
乘着降价亲民路线“大踏步前进”,和府捞面开始做了一些“言论自救”了。
“我们的每一碗面、每一碗饭,都承载着对消费者的承诺。”李学林在一次公开场合分享道,“比如这黑塌菜,它来自江苏如皋,是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我们直接与当地农业局合作,从源头把控品质。”
和府捞面的各类宣传中已经反复解释道,和府捞面对于食材十分讲究,且远不止于此。
例如:有丹麦皇冠集团的猪软骨、中粮定制的澳洲小麦麦芯粉、东北有机大米……即便是在成本高昂的有机大米上,和府也坚持每碗饭中有机大米含量不低于50%。
随着“理性消费回归”,和府捞面反复强调“高品质并不意味着高价格”,并且会通过优化供应链、提升管理效率等方式,成功实现了提质降本的目标。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一举措是和府捞面的品牌实力与市场洞察力。
一位长期关注餐饮行业的分析师表示他是相信和府捞面的,“传统手艺与现代化中央厨房的结合是和府捞面成功的关键。和府捞面亦通过央厨实现了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的同时,也保留了传统手艺的精髓与食材的原本味道。”
在和府的中央厨房的视频记录里,“老师傅们用他们的匠心与经验,守护着每一道经典菜品的味道。从葱油的精心熬制到骨汤的慢火细炖,每一个环节都透露出和府捞面对品质的坚持与对消费者的尊重。”
而这一切的努力与付出最终汇聚成了和府捞面的“护城河”—一条由高品质食材、现代化供应链、严格食品安全体系共同构筑的坚固防线。
“我们不仅要让消费者吃得放心更要让他们吃得健康、吃得开心。”李学林在一次采访中深情地说道,“和府捞面的未来是属于所有热爱美食、追求健康生活的消费者的。”
价格内卷后,
跨界餐饮又掀大战
可是会降价的不止和府捞面,会做面的也不可能独此一家,一边备受质疑,和府捞面更要面对整个行业的挑战,如果不把“添加剂锚点”去掉,很难应对接下来的“煮面江湖”挑战。
反观大局,在资本的狂热追逐下,近年来“各路”面条创业者们迎来前所未有的“王者时代”。
曾几何时,数笔亿级融资如潮水般涌入餐饮业,尤其是那些开业不过数月甚至一年的新面馆,估值飙升超十亿,让人不禁感叹:或许,创业真的不如开家面馆。
在这场融资盛宴中,两个典型,“书卷”和府捞面与“市井”遇见小面“狭路相逢”不知谁可胜?阳春白雪PK下里巴人。
和府捞面因曾经发展势头良好,2016年至2022年间共吸引6轮融资,总金额超16亿元。其中,2021年7月完成的近8亿元E轮融资创下国内连锁面馆行业最高融资纪录,估值高达70亿元。然而,尽管受到资本热捧,和府捞面业绩却不尽如人意,2020年至2022年间累计亏损7亿元,直至2023年才实现扭亏为盈,收入同比增长48%。去年底,和府捞面披露品牌2.0升级计划,并提出“找朋友、向下沉、出海去、深布局”的战略方向。
遇见小面同年,2021年3月获碧桂园创投领投千万级融资后,仅隔三月,便再次宣布超亿元的新一轮融资,发展速度也令人瞩目。
和府捞面,这家拥有300多家门店的品牌,融资近20亿,人均消费高达60元,其背后的故事不仅仅是资金的堆砌,更是品牌成长性与市场潜力的证明。早在2020年,就有人预言和府捞面或将成为“中国的麦当劳”。
另一边,遇见小面也不遑多让,创始人宋奇带着麦当劳的工作经验,立志将遇见小面打造为中国快餐的领军品牌。短短几年间,遇见小面已在全国开设100多家门店,人均消费维持在30元左右,性价比优势显著。
那么,究竟是谁,在和府捞面与遇见小面之间,更有可能触及甚至超越“中国麦当劳”的梦想?这不仅仅是一场融资与门店数量的较量,更是品牌文化、市场策略、消费认知等多方面的综合“内功”比拼,特别是在新消费热度降低的今天,热浪过后,谁在裸泳?一清二楚。
和府捞面的创始人李学林,从3C行业跨界而来,带着对品质生活的追求,将一碗面做成了书房里的文化体验。他们不惜重金打造供应链,甚至在全球寻找优质食材,只为呈现一碗与众不同的面。然而,这种高端定位,也让和府捞面在市场上的接受度受到了一定限制。
相比之下,遇见小面则显得更为接地气。宋奇和他的团队,带着对中国餐饮文化的深刻理解,将重庆小面带到了全国。街头市井的风格,熟悉且亲切的味道,让遇见小面迅速赢得了消费者的喜爱。其高效的翻台率和广泛的消费群体,为品牌的快速扩张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但资本并非万能,钱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在餐饮行业,认知才是难以攻下的高地。和府捞面与遇见小面,都需要在盈利持久度、消费认知效率以及下沉市场可能性上做出更多努力。
未来的餐饮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和府捞面与遇见小面,作为面条赛道的佼佼者,他们的每一步都牵动着业界的目光。谁将成为真正的“中国麦当劳”,甚至超越麦当劳,走向世界?这不仅是对品牌的考验,更是对整个餐饮行业的启示。
【结语】
当资本遇上面条,是泡沫还是黄金时代?和府捞面与遇见小面的融资狂欢,揭示了餐饮业的哪些秘密?
可以说,是否能“绝地逆生”?不仅取决于资金的支持,更要在“思维锚点”“心理价格和原材料价格”“供应链管理”等等细节处下功夫。
从街头到书房,一碗面的商业征途,和府捞面能否能笑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