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物员工35岁被暴力裁员,80余万元期权直接打水漂

DoNews7月9日消息,据凤凰网科技报道,在互联网中厂兢兢业业干了两年后,打工人徐凯终于决定和他的前东家得物对簿公堂。

一年前,面临裁员的得物员工徐凯多次与公司沟通取得期权再离职未果后,他到上海市仲裁委员会处申请恢复与得物的劳动关系,后被予以支持。

2024年7月,因不服上海市仲裁委员会裁定的结果,得物继续上诉,再度将前员工诉于法庭之上。

曾几何时,员工们愿意加入发展中的互联网创业公司,一个显著的因素就是丰厚的期权待遇。据徐凯表述,其在2021年9月加入得物任前端技术专家一职,税前薪资为月薪5万元左右,同时其握有部分得物期权。

尽管在职期间徐凯没有过任何明显的工作过失,但2023年7月,得物方面以“未发周报”“工作时间分配不合理”等理由为徐凯打出了评级为C的绩效,随即对其展开了裁员沟通。

巧合地是,当时恰巧距离徐凯手中期权归属期满只剩一个多月。徐凯入职时,得物的期权价值为500元左右/股,2023年中时,得物的期权已涨至880元/股,而徐凯手中有约2000股,如果不受裁员影响,其将在2023年9月行权1000股左右。

这意味着,随着裁员生效,这价值160余万元左右的期权直接打水漂。需要说明的是,得物的期权行权采用“211”模式,即干满两年后可行权50%,第三年行权25%,第四年行权剩余的25%。

彼时,徐凯距离第一笔价值80万元的期权到手仅剩一步之遥。

徐凯并非个例,凤凰网科技了解到,在中型互联网公司,卡期权归属期前对高成本员工进行裁员,已经成为一种HR裁员的惯用手段。

来自另一家互联网中厂的HR表示,其所在的中厂在前几年裁员中,都默认不给期权,引发了大量的纠纷,其后在裁员过程中,会优先沟通以“休假”的方式,尽量让员工待到期权归属期满,拿到应有的期权激励。

员工们对期权抱有执念,在于许多互联网公司在快速发展期,会让员工付出比业绩平稳期更多的努力。徐凯就表示,其在得物期间常年面临着“10106”的局面,晚上10点下班是常态,且技术员工会被计算总工时,工时靠后的人就面临着被淘汰的风险。“我一开始是带团队的,风险就很高”。

据了解,得物定位新一代潮流网购社区,平台消费者以年轻人居多,客单价在百元以上。因主打“先鉴定,后发货”模式,很快占领消费者心智,自2015年成立至今,已覆盖鞋服、配饰、潮玩、数码、美妆等品类。

凤凰网科技获悉,得物2023年的业绩增长显著,“2023年一季度就已经完成了2022年全年GMV”,一位得物离职员工对凤凰网科技表示,而根据其预估,得物2022年的GMV约在1600亿元左右。

尽管业绩增长迅猛,但2024年得物仍面临着较大的增长压力,而降本增效也成为其常态化经营思路,“得物每个季度都会进行人员优化”,多位员工对凤凰网科技表示,“高龄、高薪资员工自然风险更高一些”,但让徐凯不能接受的是,绝对大多数互联网公司在裁员时都能和员工协商期权问题,但在与得物沟通的过程中,他得到了完全否认的态度。

凤凰网科技就此消息向得物方面询问,得物相关负责人回复表示称,“该员工曾因3次绩效考核不合格(2022年Q3季度、2023年Q1季度、2023年Q2季度),于去年7月已经沟通解除劳动合同”。此外,得物方面还表示,“得物公司业务健康发展,欢迎优秀人才加入,感谢关注。”

标签: 得物
得物员工35岁被暴力裁员,80余万元期权直接打水漂
扫描二维码查看原文
分享自DoNews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     京ICP证151088号
京网文【2018】2361-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