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张 宇
编辑 | 杨博丞
题图 | IC Photo
因为在汽车领域激进、大胆和前瞻性的行为及言论,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被称为“汽车狂人”,但现在这一称号似乎应该改为“上市狂人”了。
5月10日,极氪正式在纽交所挂牌上市。在此之前,极氪已获得近五倍的超额认购,并较原计划提前一天结束认购。超额认购是指投资者认购的股票数量超过了公司此轮发行股票的数量,意味着投资者对于该公司即将发行的股票有着极高的需求和信心。
成立于2021年3月的极氪,是李书福的第9家上市公司,短短三年时间内,极氪从英特尔资本、宁德时代、越秀产业基金、通商基金、哔哩哔哩等各大投资机构和企业手中累计融资12.5亿美元,上市前估值达130亿美元。
紧接着,李书福还将收获第10家上市公司。4月29日,共享出行平台曹操出行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招股书显示,曹操出行共经历3轮融资,最后一轮融资时间为2021年9月,投后估值超过了185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2024年以来李书福已经收获了两家上市公司。2月23日,路特斯登陆美国纳斯达克,为今年首家在海外登陆资本市场的中国车企;5月10日,极氪在纽交所挂牌上市,创下中国造车新势力最快IPO的记录。此外,如果曹操出行的港股上市流程一路顺遂,李书福最快将于年末、最晚将于2025年上半年收获第10家上市公司。
数十年间,李书福通过收购、入股、内部孵化等方式,打造了庞大的上市公司版图,除路特斯、极氪和曹操出行之外,他还拥有吉利汽车、沃尔沃、钱江摩托、极星汽车、亿咖通、汉马科技、力帆科技7家上市公司。
然而,收获10家上市公司并非只有鲜花和掌声,事实上,李书福手下的不少公司正面临着重重危机和极为严峻的局面。
一、极氪的“美国梦”不好做
极氪登陆纽交所,成为继“蔚小理”之后,第四家在美股上市的中国新能源车企。
极氪被视为吉利汽车撬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新支点,同时承载着吉利汽车实现高端化战略的的重任。在极氪成立之前,吉利汽车向新能源汽车转型的过程始终难言顺利。
2015年11月,吉利汽车曾将2020年的目标定为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整体销量的90%以上,然而在当时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仅有1%左右的背景下,该目标最终以失败而告终,根据吉利汽车的2020年财报,其汽车销量为132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为6.8万辆,同比下滑39.8%,占整体销量的比例仅为5.2%。
但极氪的出现,极大扭转了吉利汽车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落后局面。
2022年极氪的交付量为71941辆,超过了7万辆的年交付目标;2023年累计交付量达118685辆,同比增长65%。截至2024年4月,极氪累计交付量超过24万辆,其中,2024年4月交付量为16089辆,同比增长99%,创下月交付量历史新高;2024年前四个月,累计交付量为49148辆,同比增长111%。
尽管李书福亲自挂帅出任极氪董事长,但成立至今,极氪仍深陷亏损泥潭。
根据招股书,2021年至2023年,极氪的总营收分别为65.275亿、318.994亿和516.726亿元;净亏损分别为45.143亿、76.551亿和82.642亿元,三年时间累计超过200亿元。
尽管总营收呈现出持续增长态势,但从盈利能力看,极氪2023年净利率为-15.99%,相比2022年的-24.00%有所回升,但2023年第四季度净利率再次将至-17.96%,这意味着其盈利能力出现下降迹象。
按照业务构成,极氪的收入来源主要分为汽车业务、三电业务、研发及其他服务业务三部分,2021年至2023年,汽车业务收入分别为15.443亿、196.712亿和339.118亿元,对应毛利率分别为1.8%、4.7%和15.0%。
虽然主营业务持续向好,各项业绩指标转优,但极氪依然陷于巨额亏损之中,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指向了其研发费用正在逐年增加。招股书显示,2021年至2023年,极氪的研发费用分别为31.60亿元、54.46亿元和83.69亿元。
截至2023年年末,极氪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为33亿元,按目前83亿元的年亏损粗略估算,仅能维持半年时间,而上市不仅可以极大缓解极氪的资金压力,开辟新的融资渠道,同时也让极氪迈过了鬼门关。
不过,留给极氪突围的时间已经不多了,随着愈演愈烈的“价格战”,以及行业竞争格局变得错综复杂,如何完善技术、供应链和成本管控等环节,将是极氪在上市之后最具挑战性的课题。
二、曹操出行盈利难
与之前9家上市公司不同,待上市的曹操出行的核心业务并非汽车(摩托车)制造相关产业,而是共享出行平台。
曹操出行涵盖出行服务、车辆租赁、车辆销售三大主营业务。其中,以网约车形式提供的出行服务为主要收入来源。招股书显示,2021年至2023年,曹操出行的总营收分别为71.53亿元、76.3亿元以及107亿元,其中出行服务占总营收的比例在96%以上,为创收主力军。
共享出行平台往往面临用车成本高且成本控制有限,运营效率低下等难题,从而导致难以实现盈利。2021年至2023年,曹操出行净亏损分别为30.07亿元、20.07亿元、19.81亿元;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29.6亿元、-16.5亿元、-9.7亿元,三年共亏损达55.76亿元。
不过,曹操出行是少有的毛利率由负转正的共享出行平台。根据招股书,2023年曹操出行的毛利率为5.8%,实现首次由负转正。与之相比,同样于今年冲击资本市场的如祺出行还在平衡线下挣扎,2023年毛利率为-7.0%。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总交易价值(GTV)计算,曹操出行在2021年、2022年及2023年一直位列中国前三大网约车平台。
尽管位列前三大网约车平台,但曹操出行仍面临诸多挑战。
首先,曹操出行正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并不得不通过大量借款维持业务运营。根据招股书,2021年至2023年曹操出行短期债务及长期债务的短期部分分别为24亿元、35亿元、52亿元,长期债务的长期部分分别为14亿元、21亿元、24亿元。
而在现有业务无法输血的情况下,曹操出行的现金流也在告急。招股书显示,2021年至2023年,曹操出行动负净额分别为30亿元、44亿元、52亿元。同期,经营现金流分别为-15亿元、-11亿元、1.36亿元。这意味着曹操出行的业务仍未走上正轨且一直在持续消耗现金流,资金压力可见一斑。
其次,现阶段整个网约车行业的增量空间正在逐渐缩减。根据尚普咨询数据,2021年中国网约车市场规模达到了3500亿元,同比增长了25%。2022年达到4200亿元,同比增长20%。2023年,中国网约车市场规模达到5000亿元,同比增长19%。
2024年4月,深圳、重庆等多地监管部门陆续发出的网约车市场趋于饱和的预警,而在此之前,三亚、上海、济南等地已先后发布了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行业风险预警的通告,这意味着网约车数量普遍已经饱和,行业景气情况逼近警戒红线。
种种问题的存在,让曹操出行实现盈利充满了不确定性,曹操出行也在招股书中提示,“自成立以来遭受重大亏损,未来我们可能无法实现或保持盈利。”
三、李书福资本版图再壮大
随着极氪、曹操出行陆续上市,李书福的资本版图再度壮大。
有业内人士认为,李书福将手下的公司推向资本市场,一方面有助于减轻资金压力,从多个维度减轻负担;另一方面也可以让这些公司接受资本市场的考验,尽快找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通过积极推动手下公司登陆资本市场,李书福俨然已经逐步造就了一个庞大的、市场细分的资本版图。
李书福从福特手中收购沃尔沃,被视为中国汽车行业最成功的对外收购之一。2010年3月,李书福以过人的胆识,斥资18亿美元收购了沃尔沃轿车100%股权。2021年10月,沃尔沃在瑞典斯德哥尔摩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2022年6月,沃尔沃与吉利共同打造的高性能电动汽车品牌极星登陆纳斯达克,成为李书福进军海外市场的一颗重要棋子。2022年12月,汽车智能化科技企业亿咖通正式登陆纳斯达克,这也是李书福收获的第7家上市公司。
对于积极推动手下公司上市的目的,李书福曾在一次内部讲话中表示:“最终全球汽车工业企业存活下来的数量不会太多,只有规模企业才能生存下来。”如今,李书福在迎来IPO大丰收的同时,吉利的规模化作战能力也在不断提升。
值得关注的是,李书福的远程汽车和雷达汽车也相继传出上市的消息,前者为新能源商用车品牌,拟赴美IPO,而后者为纯电动皮卡品牌,将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IPO。可以预见,未来李书福还将收获更多的上市公司,其资本版图也将进一步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