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kid难破局:生态和场景仍缺位

作者|张宇

编辑|杨博丞

4月20日,号称“AR四小龙”之一的Rokid举办了Rokid Open Day 2024,并发布了空间计算新品Rokid AR Lite,其中包括Rokid Max2眼镜和搭载骁龙计算平台的Rokid Station2主机。

Rokid AR Lite取消了主机上原有的正面物理按键,新增多指、多手势触控的人机交互。这意味着在三维内容的操作上,用户可以无缝衔接来自移动终端的使用习惯。

Rokid AR Lite进一步展示了Rokid在空间计算领域的创新能力,其采用了先进的多屏显示和多任务处理技术,使用户能够同时享受多种娱乐和工作体验,如一边观看电影,一边浏览微信和小红书,使用起来更加便捷和高效。

图源:Rokid官网

值得关注的是,Rokid AR Lite聚焦居家、出行、户外三大场景的功能和体验,在游戏、大屏观影、轻办公上带来多项创新,引导空间计算向大众消费市场普及。

不过,Rokid的前路并非坦途:一方面,雷鸟创新、XREAL等不断获得巨额融资并持续推出新品,抢占市场份额,同时OPPO、华为、星纪魅族等智能手机厂商也纷纷杀入消费级AR眼镜领域分羹;另一方面,Rokid周边还环伺着投入巨资且完成阶段性用户验证的Meta、微软、苹果等科技巨头,相比之下,无论是品牌影响力还是体量,Rokid均落于下风。

可以预见,在“众星云集”的消费级AR眼镜领域,如何避免同质化竞争将成为Rokid突围的关键。

狙击Apple Vision Pro?

Rokid最新发布的Rokid AR Lite,颇有狙击Apple Vision Pro的意味。

事实上,Rokid早就与苹果展开了“空间计算”之战。2023年6月,在苹果举办的WWDC23上,Vision Pro横空出世,苹果CEO蒂姆·库克表示,“如同Mac将我们带入个人计算时代,iPhone将我们带入移动计算时代,Apple Vision Pro将开启空间计算时代。”

短短两个月后,Rokid在2023 Rokid Jungle发布会上推出了消费级OST(光学透视)个人空间计算平台Rokid AR Studio,其由AR空间计算眼镜Rokid Max Pro和AR空间计算主机Rokid Station Pro组成,宣称“空间交互时代”正式拉开帷幕,剑指Apple Vision Pro。

不过,Rokid和苹果的技术路线并不相通,Rokid选择的是OST路线,该技术通过光学显示模组,将虚拟图像投影到用户的视野中,使用户能够同时看到真实世界和增强现实内容,优势在于能够提供更自然的视觉体验、更好的交互性和沉浸感,缺点在于对图像的稳定性和清晰度挑战较高。

而苹果背后的技术路线是VST(视频透视)路线,该技术通过将虚拟图像叠加在真实世界中的实时视频流上,使用户可以透过显示屏或眼镜等设备观看到增强现实内容,优势在于能够呈现真实和虚拟结合的视频,但缺点是可能会存在延迟或失真等问题,从而影响用户体验,同时由于需要依赖显示屏或眼镜等设备,用户体验会受到一定限制。

因而对于Rokid对标苹果的说法,Rokid创始人兼CEO祝铭明曾表示否定,“Apple Vision Pro在当下不会给Rokid造成直接冲击,作为两条不同的技术路线,重量级与轻量级的产品在未来也会同时存在。Rokid就是自己,二者会是空间计算时代的两个经典品牌。”

值得一提的是,无论Rokid AR Lite是否有意狙击Apple Vision Pro,在空间计算赛道上,两者已经形成了针锋相对的局面。

1月19日,Apple Vision Pro准时开启预售,然而开售不到5分钟,服务器就被挤爆了,很多订单无法处理,仅仅开售半小时后后,便已显示全部售罄。因为订单较多,导致Apple Vision Pro发货时间大幅延后,苹果官网显示,发货日期已经延至3月份,部分订单甚至已经排到了4月份。

Apple Vision Pro预售即售罄,再次验证了苹果的市场号召力,而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4年年会上,蒂姆·库克表示,Apple Vision Pro头显产品将在今年年内于中国市场上市。这意味着Rokid AR Lite将面临Apple Vision Pro的直接竞争。

此前,市场调查机构Statista发布报告称,预估Apple Vision Pro上市首年出货量为35万台,第二年将达到148万台。根据售价和预测销量简单计算,Vision Pro今年预计为苹果带来12亿美元的收入,2025年则预计带来近52亿美元的收入。摩根士丹利也预测,苹果可以在发布后的四年内将Apple Vision Pro带来的收入提高到40亿美元。

随着Apple Vision Pro在中国市场上市,消费级AR眼镜赛道将掀起一场淘汰赛,在未来两到三年的时间内,只有把技术打磨好、产品差异化做好才能生存下来,眼下,Rokid AR Lite仍需要先通过市场的检验。

空间计算落地仍任重道远

随着Rokid AR Lite问世,Rokid与苹果之间的“空间计算”之战进一步白热化。

最先将空间计算这一概念带到台前的蒂姆·库克认为,空间计算将数字内容与物理世界无缝融合,同时允许用户保持存在并与他人保持联系。而祝铭明则给出了三个关于空间计算的具体标准:其一,虚拟空间和现实世界合二为一,用户的意图、动作、交互在这个新空间里,是即时响应、自然、无障碍甚至无感的;其二,空间计算,背后是对三维空间本身的虚拟和重构,基础是展现处理能力,撑起“计算机”的称号;其三,在空间计算里的应用和软件,良好的兼容性、生态丰富性会导致大规模应用,在消费市场成为主流计算平台。

总而言之,所谓空间计算,本质是虚拟与现实的深度融合,在XR、3D、计算机图形学、机器视觉、物联网、传感、体感、AIGC等融合技术的加持下,用户可利用MR头显等终端以及空间操作系统身临其境地与数字内容和空间环境进行互动。

同时这也意味着,只有硬件产品是远远不够的,丰富的应用场景才是空间计算的生长土壤。

目前,Rokid主要挖掘四个应用场景,分别是文旅领域、教育领域、互动娱乐领域,比如在教育领域,Rokid尝试通过AR进校和研学营等多种方式,推动AR在教育中的应用和创新。此外,在乌镇戏剧节期间,Rokid还与合作方共同打造了一场AR木偶戏剧《即将消失的海洋动物》,开创了AR舞台剧的先河。

不过,空间计算的前提在于生态、硬件配置、网络、芯片和算法的紧密相连与协同,当前现实世界与数字世界虚实融合的水平处于初级阶段,距离完全落地尚有一定距离。同时,空间计算的每一项能力都是技术打磨以及供应链培养后的结晶,每一项能力都具有极高壁垒,并且组合之后的壁垒更高。Rokid最终能否留在“空间计算”的牌桌上,关键还得看是否拥有真正的硬实力。

场景与生态之争

“无论从消费市场,还是从供应链、应用生态的角度看,AR市场整体都还处于比较早期的阶段。”雷鸟创新创始人兼CEO李宏伟表示。XREAL创始人、CEO徐驰也指出:“现在的AR市场正处于一个没有成熟产业链、没有硬件标准、没有软件生态的时代。”

亿欧智库发布的《2024年中国AR产业发展洞察研究》显示,Rokid的累计服务客户数已经突破100万,2023年以27.9%的市场出货量占比,居国内消费级AR眼镜第一。尽管如此,Rokid仍然面临亟待攻克的难点。

首先,消费级AR眼镜的内容生态不够丰富,远远无法与智能手机的内容生态相提并论,并且应用端也始终未出现爆款产品。最重要的是,内容生态无法仅依靠AR眼镜厂商开拓,还要由来自各行各业的合作伙伴共同建设,不是短期内能迅速解决的事。

对于用户来说,内容生态不足,产生的最直接问题就是逐渐沦为闲置,并且再也提不起使用兴趣,对于厂商来说,用户的使用频率太低,开发者提不起适配兴趣,也就无法建立有效的商业模式,最终形成恶性循环,制约正向发展。

其次,受限于语音识别技术、图像识别技术、增强现实技术,AR眼镜的应用场景主要集中在游戏、观影等领域。以游戏领域为例,Rokid的AR眼镜暂时只能支持一些小游戏,类似于《王者荣耀》和《和平精英》等主流游戏暂时无法支持。

观研天下数据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AR眼镜消费端的应用中,游戏占比35%,影视直播占比32%,旅游和社交购物占比为33%。而这三类应用场景并不存在不可替代性,消费级AR眼镜仍缺少一个强有力的需求作为支撑。

显然,消费级AR眼镜仅适用于微交互,即便某个应用场景融合并应用了AR眼镜,带来的也只是短暂的新鲜体验,并不具备颠覆性意义。

可见,Rokid AR Lite能否迎来爆发时刻还有待市场验证,消费级AR眼镜虽然只是硬件,但其背后是个巨大的生态产业链,涉及到创新性技术、创新性材料、创新性内容生态等等,Rokid仍然任重而道远。

标签: Rokid
Rokid难破局:生态和场景仍缺位
扫描二维码查看原文
分享自DoNews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     京ICP证151088号
京网文【2018】2361-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