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早上7点整,随着发令枪的响起,我们随着人群开始了重庆马拉松(下文简称为:重马)的征程。
2024重马采用四枪发令起跑的方式,第一枪7时发令,最后一枪7时30分发令,每枪间隔分别为15分钟、10分钟、5分钟,提升选手起跑体验。
3万名选手享受马拉松的乐趣,品味山水重庆的独特魅力。
今年重马比赛规模分别来自全球26个国家426个城市,比赛设置全马、迷你两个项目,各1.5万人。
其中,参加全马的非重庆籍选手12243人,约占83%。
不愧是游戏世界里的城市,赛博之城名不虚传,重庆人民的热情也是让我铭记于心,当然同样热的还有天气。
为了参加重马,果先生只身一人从北京飞往重庆,三小时的云端飞行,身边人早已进入梦乡,唯独他兴奋的一直望向窗外,希望能够早点抵达目的地。
“我把酒店选在了马拉松的起点,下楼就能直接开始跑,这样可以节省很多时间成本,我已经迫不及待了。“
”如果跑嗨了,我准备呆两天再走。“
据重庆市气象局消息,预计3月24日6时至15时,重马各路段天气以多云为主,有微风,最高气温或达27℃。
比赛前一晚,果先生试图早点睡觉,十点就上床的他辗转反侧,多次起来又躺下,心中始终放不下第二天的赛跑。
时间的流逝让果先生措不及防,感觉还没睡多久的他,就已经被早上的第一抹阳光唤醒。
凌晨六点的重庆,江风有些微凉,选手们陆续来到起点,果先生也是挤了很久才到最前面的起跑点。
这是他第一次参加马拉松,人满为患的场景让他有点手足无措。
但是发令枪就是最好的强心剂,起初开跑的时候,气温十分宜人,旁人的呐喊加油也让他信心十足(小小马拉松,拿下!)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份信心并没有支撑他到终点,走走停停变成了常态!(马拉松你是我爹)
太阳慢慢越过头顶,周围变得燥热起来,此时的果先生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有些年纪大概14岁的男生一个又一个超过他时,莫名其妙的胜负欲又被激起,顶着烈日,最后他成功冲过了终点,拿到了属于他的第一块马拉松奖牌。
“拿奖牌的时候我以为是饼干,没想到这么重,直接掉地上了。”
“不说了,我去吃火锅了“
关于马拉松运动的起源,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
一位古希腊信使菲迪皮德斯为了传递战争胜利的消息,从希腊的马拉松平原一路奔跑至约40公里外的雅典,抵达雅典宣布完获胜的消息后,菲迪皮德斯就因精疲力竭而倒下身亡。
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信使,在1896年雅典第一届现代奥运会时设立了超过40公里的马拉松比赛,这项运动也因此而诞生。
也正是由于这个故事中提及的信使因长途奔跑之后疲惫死亡,马拉松一直以来也被普遍地认为是一场超越身体极限的运动,大部分人对这项运动都抱有敬畏之心。
不过在完整的故事版本中,菲迪皮德斯“因精疲力竭而倒下身亡”的主要原因并不是这40多公里的奔跑,而是在这之前,他已经奔跑超过500公里。
根据传说,西元前490年,希腊在马拉松战役中与波斯军队交战,菲迪皮德斯由马拉松平原跑回雅典要求增兵,其间距离约为40公里,之后他跑了246公里到古希腊另一座城邦斯巴达请求救援,随后又从斯巴达跑了288公里返回马拉松,抵达马拉松时,希腊人已经击败波斯人取得了胜利,于是菲迪皮德斯又跑回雅典传递胜利的消息。而他经历的这一系列的奔跑,很有可能是在连续几天内持续完成的,最后的40公里只是榨干他体能的最后一项任务。
为纪念传说,历史上第一次马拉松比赛诞生于1896年的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雅典举行,全程马拉松为26.2英里(42.195公里)。
1924年,巴黎奥运会正式沿用42.195公里为马拉松运动距离,现已被国际田联确定为马拉松跑标准距离,沿用至今。
我国马拉松发展相对较晚,首届开展于1958年,广泛开展于改革开放后。
1981年,我国于北京开展了首届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其中共有12个国家82名男子参赛。
80年代后,我国马拉松赛事不断增多并快速发展,1987年大连国际马拉松和杭州国际马拉松开始创办,上海国际马拉松于1996年创办,此时马拉松运动以竞技为主。
我国在马拉松纪录上也不断突破,中国男子马拉松最快纪录由何杰于2023年3月19日在无锡马拉松与全国马拉松锦标赛中创造,成绩为2小时07分30秒。中国女子马拉松最快纪录由孙英杰于2003年10月19日在北京马拉松中创造,成绩为2小时19分39秒。
随着全民健身锻炼氛围愈加浓厚,我国马拉松事业也向健康、稳定、蓬勃发展目标进一步迈进。
“希望每一位热爱运动的人们都远离伤病。”——果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