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田小梦
编辑 | 李信马
题图 | IC Photo
今年已进入5G商用第五年,也是《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的收官之年。在这几年政产学研用的推动下,我国迎来5G规模化应用发展的关键期和新一轮的技术创新期。
据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10月末,我国5G基站总数达321.5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28.1%。在用户规模上,三家基础电信企业的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17.26亿户,比上年末净增4214万户。其中,5G移动电话用户达7.54亿户,比上年末净增19360万户;占移动电话用户的43.7%,占比较上年末提高10.4个百分点。
除此之外,5G也深入到行业应用中。在国新办举行的前三季度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总工程师赵志国表示,截至9月底,5G行业应用已融入67个国民经济大类,应用案例数超9.4万个。5G在工业、矿业、电力、港口等垂直行业应用广泛复制。同时,基于5G网络的超高清视频、AR/VR等新应用进一步融入生产生活中。
可见“跨界融合”已成为5G发展的主旋律。
但是当前5G与各行业究竟擦出了怎样的火花?如何进一步释放5G新价值?成为了今年世界5G大会关注的焦点。
一、5G融合还存在“荆棘”
运营商作为推动中国5G建设的关键力量,将5G作为重要工作进行部署。
中国移动执行董事、党组副书记李丕征表示,5G商用5年以来,中国移动在5G规模、5G技术和5G应用实现领先。在5G应用中,B2C消费领域,中国移动打造了5G新通话,视频彩铃,云游戏等新体验,新玩法;B2B的行业领域今年重磅发布5G极致专网3.0 Ultra建强双城办公,跨域互联,全域精品等多场景的能力,已累计签约3万个5G商用案例,实现多行业规模复制,其中国内集装箱吞吐箱TOP10家港口全面实现5G落地,5G的智慧工厂项目超过了4000个。
中国联通则聚合融通5G+XR、5G+北斗等数据技术,持续升级联通特色的5G产品体系。在传统产业转型上,中国联通携手郑州海尔打造5G热水器的智能制造基地,实现AI智能智慧天眼,机器视觉检测;携手福建金源纺织打造的5G智慧工厂,实现智能的检测和联动生产;携手中国教科网在华南理工大学,北京大学等主干节点上落地5G教育随心专网,实现校园师生通过统一认证秒级开通等。在新兴产业上,中国联通面向信息消费领域,打造XR通话、5G裸眼3D;面向智慧海洋落地广东阳江5G数字渔船,山东潍坊5G海洋风电等示范标杆项目;面向智慧车联,落地商用的边缘算网技术,打造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和四川三江新区的智能网联项目等。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集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中国石油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孙龙德则以长庆石化5G炼厂为例,直观的体现出5G网络带来的便捷。5G+炼厂实现431台设备状态在线监测、故障预警、智能诊断等创景需求,故障预警准确率达95%,检维修成本下降10%左右。
但是,当前5G发展依然存在不足。
中兴通讯董事长李自学表示,2022年开始,5G进入了走深向实助力行业升级阶段。在这一阶段,仍存在高确定性网络能力的问题、高水平算力不足,以及面对行业碎片化需求,要解决高效率规模复制的问题。
对此,孙龙德也指出,5G在中石油发展中,需解决三大卡点问题。一是频谱资源,在偏远无人区缺少基础电信企业5G基站覆盖,企业自建5G专网缺少专用频段资源;二是标准与技术,5G组网安全性评估、5G与运营商攻坚方式数据安全性保护、5G网络与网络安全等级保护要求缺少标准化指导;三是5G的跨界融合性,运营商5G虚拟专网管控能力开放有限、5G模组、终端以及投入的AAU与频段关联性较高。
“按目前的进展,在5G商用半程到来之前5G用户数将过半。5G能力足够应对现阶段市场的大众应用,但新兴高端应用正在兴起,5G还不适应。”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在开幕式上坦言称。
二、加快5G-A/6G技术演进
针对5G市场应用出现的问题,通信业也迎来新一轮的无线技术创新——5G Advanced(5G增强型技术,也被称为5G-A及5.5G)。
邬贺铨表示,当前全球主要国家、国际组织纷纷加强5G Advanced的演进与6G的研究,强化技术布局和资源投入,努力构筑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发技术优势,夯实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的基础。
中国电信首席专家、中国电信研究院专家委员会主任、贝尔实验室院士、IEEE Fellow毕奇在平行论坛Tech Talk 2023创新技术论坛上称:“随着5G-A技术的引入,5G扩展为能力六边形。”
5G-A作为5G迈向6G的中间过程,也是争议不断。
“运营商可能会担心历史投资保护与资产收益的问题,前一轮的投资回报还没有足够,新投资是不是值得。”邬贺铨指出,如果把5G-A当作是全面升级并且取代5G,这确实会带来新的投资,运营商对此谨慎这是完全正常的。同时,在他看来,5G-A只是5G在功能上和覆盖上的升级,5G-A并不取代5G,5G-A负责支持的是有比较高要求的应用场景,或者说只需要在热点部署,当然还需要在运营模式上有一些创新。
对于移动通信产业而言,移动通信每十年一代,6G的到来也并非遥不可及。未来的6G不仅会比5G更快、更可靠,还需要推动移动通信与人工智能、感知、计算等跨领域融合发展。
6G推进组组长王志勤表示:“面向6G来看,它的商用时间基本上是在2030年左右,它的标准化制定时间会在2025年。未来,6G服务的对象更多的是社会管理、社会治理层面,更多的是偏向智能体。”
面对通信技术的演进,不仅需要仰望6G技术,更要深耕5G技术布局,让5G在千行百业结出更好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