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nderLab会是下一个“五个女博士”吗?

​撰文|肖   岳

编辑|李可馨

来源|氢消费出品(ID:HQingXiaoFei)

近日,益生菌和营养补充剂品牌WonderLab进行了品牌焕新,在这场发布会上,除官宣了中文名为“万益蓝”外,WonderLab方面也向外界展示了在供应链上的“肌肉”。

发布会上,WonderLab市场总监刘彦辰提到,“我们现在有95%的产品由自有工厂生产,剩余的5%希望能与不同的合作伙伴探索更多的可能性。”

综合媒体报道、品牌线上商城详情页以及天眼查信息,WonderLab所提及的自有工厂为深圳保时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保时健生物”)。

(WonderLab京东自营旗舰店中,一款产品详情页显示的生产厂家信息)

公开信息显示,2021年作为WonderLab母公司的深圳美丽营养科技有限公司成为保时健生物的新增股东,而据天眼查信息,目前WonderLab母公司在保时健生物的持股比例为100%,此外,作为WonderLab创始人的肖国勋,在保时健生物担任执行董事一职。

但氢消费注意到,作为WonderLab代工厂的保时健生物曾因生产的一款牛初乳胶囊汞含量超标近60倍,而登上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2020年特殊食品监督抽检信息的通告(2021年第35号)名单。

该通告中提到,标称深圳保时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诺力康牌牛初乳胶囊总汞不合格,检验结果为0.059mg/kg,标准值为≤0.01mg/kg。

颇具玩味的是,就在WonderLab品牌焕新的同时,旗下拥有着胶原蛋白肽饮品、益生菌饮品和维C精华等产品的消费品牌“五个女博士”却因广告争议,被北京市市场监管部门进行立案调查。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五个女博士”还是WonderLab,虽都给消费者描绘了美好愿景,但在愿景之下,却并无保健食品备案,即属于普通食品。

(WonderLab京东旗舰店截图)

但这并不阻碍WonderLab的高速扩张,其目前旗下拥有益生菌、营养代餐奶昔、膳食纤维等多个产品系列,创始人肖国勋曾透露,截至目前,其小蓝瓶益生菌全网累计销量达到1亿多瓶,即将突破2亿瓶。

一面将自身定位为“益生菌和营养补充剂”进行营销,提及“改善睡眠”、“美白”等词语,很容易让人误以为具有保健功效,一面却并未取得保健食品注册批件,“五个女博士”会成为WonderLab的前车之鉴吗?

01.不只营销,还有“疗效”?

无论吃没吃过Wonderlab的产品,其标志性的克莱因蓝总是让人记忆犹新。

作为一家创立于2019年的新消费企业,初期凭借爆款产品“小胖瓶”代餐奶昔的走红,让品牌完成了初期的用户积累,随后在2020年通过与喜茶联名推出“芝芝莓莓”、“黑糖波波”等喜茶热卖饮品的同款代餐奶昔,进一步拉升了品牌的声量。

联名之外,Wonderlab也发力于微博、抖音、小红书等渠道,为品牌声量蓄水。以小红书为例,氢消费注意到,截至目前,与Wonderlab相关的笔记达到了1W+,而Wonderlab抖音上的官方旗舰店则拥有着54万粉丝。

而Wonderlab选择从线上渠道起盘,或也与肖国勋、刘乐这两位品牌创始人,均出身于素有快消品“黄埔军校”之称的宝洁相关,而据公开资料显示,在宝洁期间,两人都曾负责市场营销等工作。

不可否认的是,在新消费热钱涌动的2019年,代餐赛道更是备受资本的关注,而Wonderlab、王饱饱、超级零等切中代餐赛道的新品牌们更是纷纷拿下融资,据天眼查信息,在这一年里,Wonderlab共获得了3轮融资。

资本市场春风得意的同时,在消费市场上,2019年Wonderlab也斩获颇丰,公开信息显示,这一年其销售额已达6000万,更加关键的是,这种增长在2020年仍在持续,并进一步扩大到4亿元。

在营收扩大同时,也是自2020年开始,Wonderlab在初期的代餐奶昔之外,将触角伸向了益生菌产品,并成功的在代餐奶昔之外,打造出了第二大品类小蓝瓶益生菌以及膳食纤维、玻尿酸软糖等多个产品系列。

事实上,除通过拓展品类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外,据魔镜市场情报一份报告中的数据显示,还有另一重原因在于其原本的代餐涨势放缓。

在这份报告中提到,在2020年5月前Wonderlab几乎全部销售额来自于代餐产品,2020年5月后,Wonderlab销售额中代餐产品比重不断下降,代餐产品市场份额见顶,品牌整体涨势放缓。

无论背后原因如何,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代餐奶昔的成功,也同样的被复制在了以小蓝瓶为代表的益生菌产品身上,无论是在小红书、抖音还是微博上,都频现其身影。

但氢消费翻阅小红书上与Wonderlab相关的笔记时发现,其益生菌产品在消费者侧出现了褒贬不一的评价。

以一款Wonderlab的B420益生菌产品为例,其在京东上产品的详情页中提到“轻盈”“每天喝水都长”“双重助燃”等关键字。

但在其小红书官方账号发布内容后,有部分用户在评论区反馈称,“越吃越胖”“我怎么一点效果都没有呢”等,对此,Wonderlab方面在评论区给出的回应是“搭配小蓝瓶 效果1+1>2”“一定要坚持哦姐妹!”等。

(Wonderlab官方账号下用户反馈)

或许,由于个体差异的客观存在,产品的效果因人而异,但令人不能理解的是,作为一款不具备保健品资质的产品,其小红书账号的运营者,却将产品与功效进行关联。

比如有用户问其“鼻炎宝宝适合哪个”时,官方回复称“小黄瓶益生菌”,而在回应用户提出的“成人鼻炎可以吃这款吗”的时候,Wonderlab官方则直接告诉用户“可以吃小蓝瓶”。

不仅如此,无论是“拉肚子”还是“便秘”,Wonderlab都能给消费者开出“药方”,比如对于用户询问“6岁女孩,便秘吃哪款?”“经常拉肚子吃哪种”等,Wonderlab官方分别给出了吃其产品小黄瓶和小蓝瓶益生菌的答案。

除了对用户“鼻炎”“便秘”“腹泻”能起到“疗效”外,在视力方面,Wonderlab似乎也有产品。在小红书上的宣传文案中写道,“上网课视力告急!吃对叶黄素很重要!!”并配上了其一款叶黄素软糖的产品图。氢消费看到,也有比较理性的消费者在该产品下面留言称,“只能缓解眼睛疲劳,恢复不了视力。”

虽然对于是否有“疗效”这件事,Wonderlab和消费者,一个不“直”说,一个说不清,但是在2022年,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市场监管局对一家公司做出的处罚告知中,似乎也从某种角度,将事实摆在了消费者面前。

2022年6月24日,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市场监管局依法对杭州锐趣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宣传普通食品有保健功能和疾病治疗功能的广告违法行为作出罚没50.25万元的行政处罚。

事由是因为该公司网络主播陈某于2022年3月7日在某网络交易平台直播销售部分食品涉嫌广告违法。涉案产品为“维乐园儿童叶黄素片”“WonderLab蔓越莓女性益生菌”、“HERB健康本铺DOKKAN ABURADAS酵素”、“龙角散桔梗润喉片”、“月神益生菌口服胶囊”五款食品。

公告显示,当事人作为广告发布者,明知相关产品为普通食品的情况下,在直播时分别宣传前三款产品有“小朋友吃这种叶黄素有效护眼”“这款调节肠道”“改善睡眠,吃五颗,改善睡眠的同时还能增强我们的新陈代谢”等保健功能;分别宣传后两款产品有“可以降低病毒的活性”“月神益生菌对女性私处的炎症有效果”等疾病治疗功能。

当事人上述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十七条和《浙江省广告管理条例》第十条第一款的规定,余杭区市场监管局依法对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

如果说外部主播在直播过程中的不规范,波及了WonderLab,那么在2021年小红书新一轮“虚假营销”治理专项活动中,包括WonderLab在内的多个品牌的官方账号被封,则似乎也从另一角度回答了消费者心中的疑问。

02.益生菌“瘦身”,究竟是不是门玄学?

事实上,脱离开Wonderlab小蓝瓶益生菌产品不具有保健品资质,仅从益生菌本身是否具有“瘦身”功能来看,在学术界也一直存在着争议。

较为知名便是,首都医科大学校长、生物学家饶毅与华大集团CEO、华大基因副董事长尹烨的那场battle。

2022年的7月26日,饶毅在个人公号上发文《太厉害的忽悠会忽悠自己:因为太逼真了》,对华大集团CEO、华大基因副董事长尹烨推广的益生菌产品提出质疑,并称,“目前全中国现在推广的益生菌无一不是假药。肠道细菌研究很热门,但迄今没有拿出可以有效应用的产品。”

7月28日,尹烨在其个人公众号发文《华大到底发过多少篇菌群文章》,并提到,“截至2022年6月,华大申请了疾病相关微生物标记物、功能益生菌株等相关发明专利300余项,申请进入欧洲、日本、美国、澳大利亚以及中国香港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已获批140余项。”

随后在7月30日,饶毅再次发文称“华大自己的文章基本不解决科学问题、也不解决应用问题,以堆砌数据为己任。”

虽然双方的这场battle最终并无定论,但仍在某种程度上引发了人们对益生菌与功效的思考。

比如,在后续凤凰网《风暴眼》的报道中,上海市食品安全研究会专家组成员、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工学博士刘少伟就曾提到,多数益生菌产品宣传的效用多是基于活菌到达肠道后产生的,包括调解菌群平衡等,在这方面,业内已有一些实验室数据及报告可以佐证,但临床上尚无定论。可以肯定的是,关于益生菌产品“瘦身”等功效的宣传,多是基于营销考虑做出的。

在益生菌之外,氢消费注意到,当下的Wonderlab正在将商业触角从原有的代餐、益生菌产品伸向胶原蛋白产品,正如其在品牌焕新发布会上所提到的,“万益蓝WonderLab将继续为年轻世代提供更多、更好的健康解决方案,让用户拥有更健康、更美好的探索与体验。”

虽然,Wonderlab后续产品是否会复刻代餐奶昔、“小蓝瓶”益生菌的成功路径还不得而知,但氢消费了解到,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保健食品的相关规定,具有“减肥”功效的食品一律归为“保健食品”。此外,《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11)同时规定,非保健食品不得明示或者暗示具有保健作用。

而五个女博士因低俗广告、虚假宣传,被北京市市场监管部门立案调查在前,Wonderlab又将走向何处,仍需且行且看。

标签: WonderLab
WonderLab会是下一个“五个女博士”吗?
扫描二维码查看原文
分享自DoNews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