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掀起的热浪还是继续。
一方面,除了BAT等互联网科技大厂纷纷下场紧追ChatGPT步伐之外,国内科技圈迎来了一波创业潮,一瞬间,大模型赛道上热闹非凡。另一方面,也有不少人开始担忧起了未来,数据隐私安全、社会伦理等威胁论甚嚣尘上。
在此背景下,DoNews特别邀请了明略科技集团高级技术总监赵亮、赛智产业研究院院长赵刚、融数联智创始人兼CEO袁晔三位重量级嘉宾,以把脉ChatGPT技术的利好与落地为棋盘,同时聚焦于ChatGPT数据安全话题,探讨ChatGPT发展之路。
以下是明略科技集团高级技术总监赵亮的观点,为了方便阅读,DoNews在不改变原义的基础上进行了调整:
DoNews:ChatGPT到底是什么,或者说大家如何定义ChatGPT?是聊天机器人,还是AGI(通用人工智能),还是其他?
赵亮:从技术角度来看,首先,它是一个语言模型,一个见得更多、并可以容纳更多“历史”/“条件”的大语言模型;其次,它是一个知识存储装置,并可以通过自然语言提示来提取;当它具有知识,并能根据“条件”生成结果时,貌似也就像人一样具有了智能,至少目前大家都认可它是迄今为止最接近通用人工智能的(产品);但与标准的通用人工智能原型——人相比,它也有诸多不足,比如:人在实施行动前,能够预判行为可能产生的影响,加以判断并修正行为再预判,如此循环直至产生合理的行为或者终止。这一过程有的是潜意识的快速完成的,有的是显示思考可被明显感知到的。
DoNews:ChatGPT大爆发背后,如何平衡数据隐私安全和AI能力之间的关系?
赵亮:明略科技集团主要面向的是To B市场,在我们这种应用场景里面,我们会更加注重关注是如何保护企业的数据安全。在这一方面,一个大的方向可能就是,将大的模型小型化,然后部署到企业中,然后避免数据流出企业。
DoNews:怎么看待马斯克叫停GPT5这件事?
赵亮:一个新技术、新范式的出现,大众从接触到接受也需要一定的时间,这其中必然也存在一些问题,所以还是需要时间去进行消化,并且尝试去设置一些方式用以解决问题。
一方面,政府可以去出台一些法律法规,一定程度上去约束使用。但这个事情并不是说,你让它停就会停,所以即便是像马斯克这样的人联名提出了要求,看似希望很大,但很多事情的发展都不是由少部分的个人能够阻止的。
期待未来在全球范围内有个行之有效的标准和规范。
DoNews:除了互联网、科技大厂外,现在去做大语言模型的创业公司、连续创业者不再少数,还有像王小川、王慧文这样子的互联网老兵,大家认为谁能做出中国版的ChatGPT?
赵亮:从技术角度上来说,如果要做具备一模一样能力的,中文版本的ChatGPT,即便是我们有相同的基础,但面临的数据、语言的难度都是不同的,比如说,英文语言是偏严谨的,而中文更加自由,表达方式也有所不同。所以即便是有相同的方法,机器学习的难度也是有所不同的。
所以,即便是做着相同的事情,有着相同的目标,其实难度也是不一样的。然后说谁能做出这个事情,其实百度等大厂也好、创业公司也好、学术圈也好,其实都在发布类似的大模型。
DoNews:围绕着ChatGPT相关领域,您认为目前有哪些创业机会?围绕着数据隐私安全,有没有一些创业的方向?您对创业者有没有什么建议?同时对已经深耕ChatGPT领域的企业提出一些建议或看法?
赵亮:ChatGPT出来之后,它的能力表现的确引发了很多想象,这些想象如果能够跟具体需求结合的话,应该就是一个创业点。
另外,ChatGPT的出现,带来的不止是新的垂直大模型领域的机会,也为历史遗留的技术问题带来的新的解决范式。旧问题得以解决,用户在需求层面也会带来新的变化,创造更多新的机会。可以说,ChatGPT的出现,掀起了AI应用探索的新高度。
DoNews:ChatGPT是否会引发第四次工业革命?
赵亮:ChatGPT引起了很多产业上一些重新的思考和变化。不管是不是一次工业革命,至少它已经引起了很大的变化。所以更多需要思考的是,在这个变化下,不同角色的人应该如何去拥抱它,或者是在这个变化中发展。
DoNews:您认为ChatGPT会取代人类的工作么?未来ChatGPT是否有替代人就业的可能性?或者说ChatGPT会弱化哪些从业岗位的需求?
赵亮:从拥抱的角度来说,产生担忧更多的可能是源自于我们对ChatGPT发展情况和未来的不可知,所以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话,去拥抱它就会好很多。
从ChatGPT发展来说,虽然ChatGPT好像能做很多的事情,让我们去担心,但仔细想想,其实人有很多长处,是ChatGPT所做不了的。比如做科学研究,虽然ChatGPT会出现一定的推导能力,但科学研究需要一个范式或是一个过程,,从发现问题(洞察)到提出假设,再到实验论证,归纳总结结论(抽象),再到应用结论(巧用),再轮回到发现问题提出假设。科研人员要具备洞察能力,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解决问题,而这些是ChatGPT不具备的。ChatGPT也许会具备一点“提出假设”的能力,它能抽出N个或更多的假设,但实际上,它可能更多的是从历史里边组合出来的,那么人在这里边可能就会体现出创新能力。在实验验证环节ChatGPT可能也会做一些,但目前ChatGPT不具备物理属性,有一些工作还是需要靠人去做的。在归纳总结方面,ChatGPT可能现在在文字层面表现的比较对,但是从一个人的这种抽象能力上来说,它还是有所这种欠缺的。而在后面的应用阶段,ChatGPT可能表现的比较好,可能也是因为这个,大家担忧的比较多,如果一个固定模式,大家都是直接去应用它,可能这个工作就被代替了。但如果一些技术是需要去巧用的,这部分可能被代替或被担忧的可能会小很多。
总的来说,在这种科学工作过程上,ChatGPT其实是一个工具,只要我们把这个工具用好了,提升的是我们,相对而言担忧也就不用那么多了。
DoNews:前些年刚开始提AI的时候,也都在讨论会不会替代人类的问题,但是一段时间后AI的热度就降低了。ChatGPT会不会与AI一样,现在热度很高,过一段时间会进入冷静期。
赵亮:从科学技术发展来看,技术发展的曲线都是会先有一个很高的热度。回到AI技术上,特别是像Siri出来的时候,一下子就带动了一大波热度。
但那个时候可能也是因为大家对AI的美好期望,再加上舆论宣传,可能让大家有了过高期望,而实际上在应用过程中发现AI的实际表现和期望之间的概率比较大,所以就又回落下来了,其实回落下来可能是它的一个正常的水平。
那么,我们现在对ChatGPT的认知,其实包括我们做技术的同学,现在还在不停的尝试摸索它的能力边界。“究竟能够做到一个什么样的水准?”也是我们自己也在探索的过程,所以乐观的想,ChatGPT能够解决很多的问题;务实的想,我们可能会把能够摸清楚的部分先拿过来应用,剩下的部分再继续一点点探索。
DoNews:后续手机、新能源汽车等是否会接入ChatGPT系统?
赵亮:我觉得他可能不会完全接入,因为现在至少直接接ChatGPT有几个大问题,比如一次对话时间的延时还是很长的,特别是在人机对话会强调一定的实时性情况下,ChatGPT还不太能满足。
另外,它要产生一个结果,现在计算成本还是有点高的。这也是为什么说ChatGPT用到搜索里边,成本至少要10倍或者100倍。
在应用方面,我觉得ChatGPT目前可能还存在一些缺口。但是它也有很多的技术,比如说用到垂直领域,我们可能并不需要一个完整的通用的ChatGPT,我可能用它的某一些能力或通过他原来的大模型,把某一些能力给具化到一个特定领域里边,然后解决这种性能相关的一些问题,实现用户体验的提升,这样ChatGPT应该就会被应用过来。
在这一块的话,我相信现在应该已经有很多尝试,可能在未来不长的一个时间里,可能陆陆续续的就会看得到一些产品的出现,包括我们公司目前也在做相关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