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首当其冲突破的不是技术上,更多是要突破内容上的问题。”
在《亿万行星·星迷世界》发布会上,星迷世界创造者(分享时代创始人&董事长)王鑫提出了亿万行星·星迷世界自由元宇宙泛娱乐社交平台将在 2022 年年中发布的计划。《亿万行星·星迷世界》产品负责人马一宁看来,元宇宙要实现真正的沉浸式的状态,它需要大量的内容,供新的消费者消费。
元宇宙(Metaverse)的概念最早于 1992 年由科幻作家 Neal Stephenson 在其著作《雪崩》中提出,是一种融合了多种新技术所呈现出的虚实相融的社会生态,其根植于现实世界,但是又于现实世界相互平行、相互影响,它赋予了人们永恒在线的数字镜像化身,并且搭建出独立于现实世界的运行机制与经济体系,允许每一个个体在元宇宙的世界中进行生产与编辑。
2021 年堪比元宇宙元年,国内外大厂纷纷在元宇宙布局 。Facebook 收购了 Unit2 Games;日本社交网站 GREE 称将以 REALITY 为中心开展元宇宙业务;网易推出了《河狸计划》原创游戏社区,提供低门槛游戏,投资 IMPROBABLE,其云计算平台 SPATIALOS 允许第三方建立大型虚拟世界;字节跳动投资的公司代码乾坤发行了《重启世界》,收购了中国 VR 设备 PICO。
自由元宇宙的社交优势
即使元宇宙一词早在上个世纪就被提出,但是直到 2021 年,这个概念才渐渐变得家喻户晓。
在王鑫看来,元宇宙的机会包括三个关键词:基建、引流、转化。“未来,我们可以在元宇宙的世界里享受、娱乐、社交、购物、赚钱。”
王鑫提出了《亿万行星·星迷世界》的三个核心优势:
基建“定义”,《亿万行星·星迷世界》所定义的元宇宙是“自由元宇宙”。它将是一个涵盖“社交+娱乐+内容+经济”等多种内容的分布式泛娱乐共享虚拟元宇宙平台,我们可以足不出户编写游戏、拍电影、创造画画、创造音乐、创造梦想。
实现“引流”,缔造一个真正的造梦空间。平台在初创阶段,已与有璟阁餐厅、艺咖数字艺术、集美家居、豹变学院、36 氪、欢瑞世纪等不同领域品牌合作,同时具备超过 3 千万粉丝,95%覆盖中国卡通形象打破实体与虚拟的界限,力求以沉浸式创造和体验助力全产业链真正实现数字化、虚拟化、娱乐化。
帮助“转化”,《亿万行星·星迷世界》将提供给入驻者上亿元的元宇宙基金,“我们希望打造出一个入驻者品牌“创造者派对”,前期将针对中国所有的入驻者,帮助他们通关入驻创造变现。今年的目标是能够覆盖 1 万个开发者,在能够为客户提供更产品的同时实现价值转化。”
亿万行星·星迷世界产品负责人马一宁介绍:“《亿万行星·星迷世界》的工具也有针对与零开发基础的用户,让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原生角色效果编辑、原生角色 AI 行为编辑、原生场景效果编辑、原生场景事件逻辑编辑。支持 UGC 设计师和用户把自己创造的 2D、3D 资源原画、角色模型、场景模型、UI、动画、特效、逻辑生成 NFT,同时我们链接“文创”“影视”“明星”“动画”等合作方,提供数千 IP 内容释放,助力创作者内容创造。”
未雨绸缪开发虚拟形象
在虚拟形象以及游戏开发方面的布局,王鑫早已有多年的积淀。
2002 年,王鑫做了中国前三大动漫网站 醋鱼 cuyu.com,组建了中国第一个 GBA 工作室,后来又出了教程。2009 年在电信体系做开发者服务,他构建了中国移动的开发者俱乐部和社区,现在开发者社区的活动超过了 1000场。
美术专业的王鑫因为酷爱游戏,曾专注于轻手游发行,《找你妹》、《割绳子》、《僵尸榨汁机》等多款刷屏游戏均出自分享时代。
2017 年,王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到名人虚拟形象 IP,还处在摸索的阶段。通过两年多的时间,虚拟形象 IP 的打造和运营逐步走向正轨,漫画、游戏、商业授权等全面发展。
2018 年,分享时代与中国邮政的合作,将传统邮政服务与文化创意相结合,推出“星迷宇宙元年 2018”官方纪念邮折,邮折中有刘涛、任泉、杜海涛、刘璇、布兰登·霍华德、王广成、杨威、王鑫等众多知名明星、名人的虚拟形象邮票,以及星迷宇宙航海主题明信片。
同年 12 月份,分享时代与 The Great British Teddy Bear Company(大不列颠泰迪熊公司)就名人 IP 与泰迪熊 IP 品牌联合达成深度战略合作,共同打造下一个经典泰迪熊版“明星熊”,给予大众情感上的寄托。”除了文娱领域,分享时代还与烘培店浮力森林合作,为传统的烘焙产业建立更具人格化、感情化的品牌印象,赋予不可替代的文化内涵,打破同质化的经营瓶颈。
如今,分享时代又为中国邮政、集美家居等多个线下场景构建了线上社区,让这些线下店在线上社区内有更多展示和线上社交的功能。
有了此前多年的积累布局,搭上元宇宙的机会,内容方面的沉淀给了分享时代更多机会 。
在王鑫看来:“分享时代是一家以知识产权运营(国内首家名人数字资产运营平台)为核心的文化公司。所谓主题乐园,并不是分享时代去建造,而是赋予在各个企业中,为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企业设计符合公司调性的建筑,打造成符合各企业特色的主题乐园。而在每个主题乐园中的企业动漫形象,都是属于星迷宇宙的原创虚拟形象 IP。”
马一宁介绍:“通过引擎给我们身边的虚拟人角色、以及虚拟场景设计逻辑、设计行为,帮助我们经营我们的虚拟场景、虚拟世界。同时,我们的引擎还会支持 UGC 设计师和用户将自己的 2D、3D 素材,包括角色模型、场景模型、URI、特效以及行为逻辑,都打包成 NFT 形式上传到平台,供其他的用户去消费。
马一宁认为:“未来的元宇宙其实是一个跨链共享、身份认证、资源共享的一个时代。它毕竟不是属于某个科技巨头,我们认为它属于每一个人,未来是一个全民创造的时代,它属于每一个人。”
实现理想愿景的路上需要去“泡沫化”
元宇宙的概念的走红背后蕴含着人们对数字化生存的想象与愿景,它作为一种重塑未来传播模式的可能形态,满足了人们在既有经验生活中对智能化、超感化技术的想象与体验,也意味着对现实世界的超越。
目前国内外的各个大厂对于元宇宙还处在摸索阶段,尽管有无限可能,但技术发展以及内容沉淀变现方面依然需要更多探索。
清华大学所发布的 2021 年元宇宙发展报告中指出:“在资本吹捧下,非理性的舆论泡沫呼应着非理性的股市震荡,但从产业发展来看,目前元宇宙产业仍处于社交+游戏场景应用的奠基阶段,还远未实现全产业覆盖和生态开放、经济自洽虚实互通的理想状态。”
正如报告中所说:“元宇宙的概念布局仍处于 XR 以及游戏社交领域,技术生态和内容生态都尚未成熟、场景人口也有待拓宽,理想愿景和现实发展间仍存在漫长的“去泡沫”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