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莆中还是忍不住对京东打口水仗了。
4月12日,一直对京东做外卖没有发声的美团,由“小王CEO”王莆中打破表面的平静,回应了“怎么看”的问题。
他一共发表了4点看法,先是表示,“京东不是第一家想做外卖的公司,也可能不是最后一家”“阿里、滴滴、字节不是都做过,滴滴目前在海外也还在做呢”。
京东打疼了美团
如果说这一点还算是比较客气的公关辞令,绵里藏针的暗讽京东做外卖,后面三条几乎就是能看得见口水的“破口大骂”。
王莆中提到,“如果把外卖当作即时零售的一部分,达达和京东到家早在2014年就开始,只不过收效甚微”“美团非餐饮品类的日订单突破了1800万单,可以说让某些公司如鲠在喉,如芒在背”。
短短几句话,就挑明了外卖同行与美团的竞争,都被打趴下了。京东做外卖也有十多年,但收效甚微。
他甚至很直白的表示,京东选择此时再度加码做外卖,是京东零售业务受到威胁,其“狗急跳墙”,进军外卖意图即时零售,是为了“围魏救赵”。但对于美团来说,“30分钟送万物”创造的新体验一定会满足更多用户需要,把那些大而无当的仓配体系扫进历史垃圾堆。
2015年加入美团的王莆中,10年里经历多次大仗,是美团最高决策层 S-team(核心管理团队)最年轻的成员。如今掌管美团核心本地商业板块,覆盖餐饮外卖、到店酒旅、闪购、民宿、交通票务等业务。
2023年,这一板块贡献全公司75%的营收,以及278%的利润。美团共享单车、充电宝、出海等业务尚需要持续投入;核心本地商业板块的表现,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美团的业绩。
前不久,美团高级副总裁转任公司顾问,其分管的点评事业部也被并入王莆中所管业务,他的权柄再次加大,成为美团名副其实的二号位,王兴之外的美团唯二的CEO,小王CEO。
王莆中的这番表态,几乎可以视为王兴和美团对京东做外卖的“嘴替”。其言辞之激烈、直接、口水,不加丝毫的掩饰,在美团坐稳外卖行业头把交椅,跻身中国互联网新巨头之后,在如今温和的互联网大厂相处环境里,不说罕见,也是极为另类的和情绪化。
要知道,京东为外卖骑手缴纳社保时,他只是表示,履行好社会责任,不必用竞争思维来思考,“至于友商是否知道我们要发布信息来‘抢跑’,不得而知。但如果整个行业都向我们看齐,也是好事。”
仅过去不到两个月,他前后态度和言辞的变化之大,也不禁让人猜测:京东做外卖,确实打疼了美团。
从今年2月11日,京东外卖上线到现在,概括起来,京东主要做了三件“大事”:为骑手交社保、做品质外卖、上线百亿补贴。
对应到具体措施上,就是京东以外卖市场的痛点入局,凭借着多年来电商基建上的物流、供应链、资金、用户等优势,推出商家零佣金、消费者补贴、骑手五险一金等措施,这每一个动作都是打在美团外卖的软肋上。
按照市场规模,美团占据国内外卖市场约七成的份额,有7.7亿年活跃交易用户、1400多万活跃商家和750万骑手。这些数据背后是美团强大的履约能力,也是其最核心的商业护城河。
但随着市场格局的稳定,美团也衍生出很多行业顽疾,比如骑手生存状态、外卖品质、商家佣金、食品安全等问题频出。
这就是京东和其他外卖玩家的机会。虽然京东外卖上线之后,暴露出不少运营上的问题,比如不少商家吐槽后台不好用;直接从线上切入,全国范围内铺开引发的入驻混乱等等,但还是起到了鲶鱼作用,不少商家和用户还是期待,外卖市场格局基本固定后,会有新的玩家或品牌出现。
因为有竞争,才会有解决外卖行业问题的动力。
按照京东集团CEO许冉的说法就是,京东最重要的目的是解决行业痛点、满足用户需求。“稍微展开讲,我们看到了比如食品安全的隐患、商家反映佣金过高、骑手基本没有社会保障。京东有意愿也有能力去来解决这些问题。”
许冉还透露,京东外卖的单量每天都在快速环比增长,百亿补贴上线第一天的效果不错,预计4月14日开始,餐饮日单量会突破500万单。这个体量与美团外卖的日单量还相差甚远,但其起势之快,对外卖行业的整顿效应,也确实让美团感受到了压力。
刘强东挑起的一场不对称战争
这是刘强东挑起的一场不对称战争。局面与2020年,美团与阿里的本地生活大战极为雷同。当时,阿里整合本地生活业务,由蚂蚁金服CEO胡晓明(花名“孙权”)兼任董事长,打通支付宝和淘宝两大超级入口,并在资源、团队和组织胜进行整合升级。
这是美团经历“千团大战”之后压力最大的一次。对此,王兴曾意味深长地发言:“生子当如孙仲谋。”
王兴把王莆中推到台前,在外卖一线迎接阿里的冲击。他其中的一个手段,正是与京东外卖口水仗中提及的闪购业务。美团上线“快递发货”,在供给短缺的地区,页面会显示快递发全国的门店。在此之前,美团还与华为合作,为消费者同城配送最新款 P40 Pro,向即时零售迈进一大步。
同样的,这一次还是王莆中,由他来为美团外卖守擂台,守住美团核心阵地。而在即时零售业务上,他又是进攻者,在追赶京东。这双重角色决定,美团希望在外卖业务上打持久战,像熬过其他对手一样,把京东外卖送进“历史挑战者”的名单。
但短期内,美团也无法速胜。按说,王莆中固然是美团如今当仁不让的二号位,正当红。他的观点也不应该由刘强东来回应。但“刘强东+许冉”的持续发声,就从业务层面和京东战略考量层面对外传递一个信号:京东做外卖,是认真的。
刘强东对蔚来李斌也是这么回答的。在最新的回应中,刘强东提醒公司员工,“不要和人打口仗,不能产生社会价值。”刘强东曾说,不要和雷军比营销,但不代表他不会营销。他的站位,在当下枪口一致对外的主流声音里,也被认为是高过美团太多。
这些都对美团和王莆中的耐力和战力提出了考验,他和刘强东的隔空“对话”,也说明当下京东外卖和美团外卖已经进入短兵交接的白热化阶段。
目前来看,京东的高举高打,对美团的打击很有效,至少在舆论和认知层面,让商家和消费者有了很多的触动。
相比王兴,小王CEO的情绪很到位,但火力还是弱了一些。
在前面提到的美团与阿里本地生活大战里,嘴上拼刺刀是常态,比如王兴评价阿里饿了么时说,“从战斗力来说,阿里非常强,但如果他们各方面做得更有底线一点,我会更尊敬他们。”
后来在接受媒体专访时,王兴再次炮轰阿里,称马云在未获董事会批准的情况下擅自剥离支付宝,这件事对中国商界领袖在全球的声誉造成了持久伤害。
这在当时阿里面临的复杂局面的关口,有点落井下石的意思。对此,阿里集团市场公关委员会主席王帅在社交媒体上回应称,企业领导人的境界格局决定了企业的未来,恶意中伤伤害不了阿里。
小王CEO在格局上,似乎也“继承”了一些,成为他狙击京东外卖,打响口水仗的第一枪。
对京东来说,也意味着刚开局就要面临大BOSS的全面压制。但这也是不得不走的一步棋,其做外卖的天花板很明显,又是一场耗时耗力的持久战,即便有百亿补贴,但用户(包括商家)心智和习惯的培养,存在长期的路径依赖,不是短时间内花钱就能够完全解决的。
同时,美团在即时零售上来势汹汹,也将挺进京东的大本营,而且美团跑得太快。据蓝鲸新闻,美团在今年Q1的一次闪购内部沟通会上公布了一组数据,2024年美团闪购3C家电订单量接近京东全站四成,其中电脑办公类商品订单量已超过京东全站,手机通讯类商品订单量超过京东全站四成;美妆品类订单达京东全站三成。
而这一次,王莆中直接提到,美团非餐饮品类的订单突破了1800万单。这也是京东无法回避的事实。
显然,这次口水仗也只不过是美团通过外卖,把它与京东之间的全方位暗战变为一场明战,也是一场互为攻防的明战。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双方的对垒,也将演绎出更多的故事或者事故。
但对消费者和商家来说,这或许也是一件好事。
特别声明: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DoNews专栏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DoNews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idonews@do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