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回顾,8月收官+半年报落幕,A股成色如何?

8月收官,从市场表现来看,相较于7月,8月市场赚钱效应进一步回落。

A股方面,上证指数月跌1.57%,深成指月跌3.68%,创业板指月跌3.75%,沪深300和上证50指数分别月跌2.19%、1.09%。港股⽅⾯,恒⽣中国企业指数本⽉下跌0.38%、恒⽣科技指数下跌1.52%。美股方面,道琼斯指数月跌4.1%,标普500指数月跌4.2%,纳斯达克指数月跌4.6%。

在内外因素扰动下,走势震荡但韧性十足。从A股涨跌幅榜看,8月A股共有1510上涨,占全部A股数量的三成。其中,涨幅超过20%个股141只,涨幅超过50%个股22只,涨幅超过100%个股4只,涨幅前三名分别为弘业期货、盈方微、立新能源,涨幅分别达360%、319%、174%。

8月共有3351只个股下跌,跌幅超过20%个股248只,跌幅超过30%个股37只,跌幅前三名分别为中微半导、广立微、汉宇集团,跌幅分别达42.88%、40.20%、39.91%。

从行业板块表现看,申万一级行业中,共有9个行业上涨,涨幅前三名分别为煤炭、石油石化、非银金融,涨幅分别达7.85%、414%、2.22%;其余21个行业下跌,跌幅前三名分别为汽车、电力设备、机械设备,跌幅分别达11.85%、7.88%、7.34%。

北上资金8月累计成交22961.91亿元,成交净买入127.13亿元,其中,深股通合计净卖出15.77亿元,沪股通合计净买入142.90亿元。

A股半年报冰与火

上半年,面对宏观经济“三重压力”、新冠疫情反复、国际冲突加剧等因素冲击,A股上市公司继续实现营收、净利双增长。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这些A股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34.54万亿元,同比增长9.24%。实现净利润3.25万亿元,同比增长3.19%,一、二季度增速分别为5.49%、1.16%。但相比去年的高增速,今年上半年A股业绩增速有所下滑。

在已发布半年报的4888家A股上市公司中,有超过八成的公司实现盈利,共3997家;2306家公司业绩实现正增长,占比超过47%。

从行业层面来看,不同行业上半年业绩分化较为突出。能源行业无疑是最大的赢家,其中煤炭油气、基础化工、动力电池原料、新能源行业增长迅猛;而受疫情反复、原材料价格高企等因素影响,航空、餐饮、旅游、养殖等行业公司仍处困境。

上半年最赚钱公司榜单中,银行股净利润绝对额依然领先,前四名净利润额均超过千亿元。其中工商银行净利1715.06亿元,同比增长4.9%;建设银行净利1616.42亿元,同比增长5.44%;农业银行净利1289.45亿元,同比增长5.4%。

上半年亏损额榜单中,受疫情反复拖累,航空和消费行业受影响较大,亏损最多的4家上市公司均为航空企业,亏损额均超过百亿元。其中,中国国航亏损194亿元,同比增长186.43%;中国东航亏损187.36亿元,同比增长259.75%;ST海航亏损128.37亿元,同比暴增13.57倍;南方航空亏损114.88亿元,同比增长145.05%。三大航上半年合计亏损近500亿元,超过他们2021年的亏损总额。

中银证券表示,上半年民航经济运行再次触底,行业亏损超千亿元,民航局出台密集补贴措施,有助于民航业度过关键复苏节点。进入2022年暑运以来,国内民航市场复苏迹象明显,下半年行业业绩有望超过上半年。

除航空业外,虽然上半年猪肉价格大幅上涨,但生猪养殖行业仍是第二大亏损行业。牧原股份亏损66.83亿元,正邦科技亏损42.86亿元,新希望亏损41.40亿元,温氏股份亏损35.24亿元,这四家公司在亏损榜上分别排名第5位、第8位、第9位和第11位。

8月宽基ETF多点开花

8月,宽基类ETF多点开花,科创50ETF、中证500、沪深300和上证50同时吸金额近180亿,科创50ETF尤为突出。行业主题ETF方面,热点也很分散,医疗、半导体、酒、电池等都很吸金,其中以医疗主题最为突出。

具体来看,8月ETF基金份额增长榜单,科创50 ETF月净增35.61亿元,环比上升14.88%;医疗ETF月净增31.86亿元,环比上升11.41%;医药ETF月净增29.08亿元,环比上升14.81%。

8月ETF基金份额减少榜单,证券ETF月净减16.55亿元,环比下滑4.69%;恒生互联网ETF月净减12.98亿元,环比下滑2.47%;军工ETF月净减10.26亿元,环比下滑8.97%。

此外,基金隐形重仓浮出水面,公募悄然布局专精特新企业。随着2022年基金中报陆续披露,一批基金“隐形”重仓股得以浮出水面。根据中报披露的11至20大持股,并剔除重仓股持有市值前100名的股票统计,公募基金第一大隐形重仓股为昭衍新药,共位列79只基金的11至20大持股,合计持有市值达43.13亿元。

展望下半年,银华富裕焦巍最新判断,随着二季度业绩的逐步明朗,市场的波动可能会进一步加大。虽然国内外宏观环境依然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但是目前来看流动性较为充裕,市场有可能会从二季度到年底的时间,沿着美林时钟的经济复苏模式走完一个相对完整的经济小周期,对于国内经济复苏和消费需求复苏还是保有相对乐观的预期。结构上维持中报持仓的主要配置方向,以食品饮料中的酒类为最主要超配方向,医药板块重点配置偏消费TOC的消费医疗方向,包括医美和中药等。

机构关注后续改善趋势

9月市场有两个关键点,一是经济旺季成色将迎来验证,二是维稳行情往往具备结构性机会。在政策二次加力,经济预期好转的背景下,风格或将迎来阶段性再平衡,价值有望占优。

对于后市,机构表示,上市公司中报净利润有所改善,预计三季度将会延续这一趋势。

国金证券预计,在降本增效的带动下,上市公司净利润率或将延续改善趋势。前瞻来看,大宗商品价格于二季度末三季度初见顶回落,叠加三季度经济持续修复,A股三季报业绩或在利润率带动下明显改善。

中金公司则表示,A股整体资本开支增速有所企稳,可能受到融资现金流连续改善的支撑,老经济回升幅度大于新经济,景气制造业资本开支延续高增长。其预计,上下游盈利能力分化可能在下半年逐渐收敛。但下半年A股盈利层面可能仍面临一定压力,需政策进一步发力,上市公司盈利修复弹性取决于内外部增长趋势以及国内稳增长政策落实的成效。

平安证券认为,短期来看,在美联储加息预期偏鹰带来美股短期调整压力、国内经济疲弱的背景下,A股预计短期延续盘整,成长内部波动加大,风格分化有所收敛修正。但是中期风格仍未切换,制造成长行业高景气比较优势仍在加强,建议逢低布局。

华鑫证券提到,海外扰动仍值得关注,但影响边际减弱。一方面,鲍威尔鹰气再现,重申抗通胀决心。另一方面,地缘政治风险有所缓和。国内疫情虽有局部反复,但冲击减弱;地产风险尚未出清,但保交楼力度加大;稳大盘2.0政策再加码,助力经济修复。后续主要观察基建、地产及出口韧性。整体来看,9月内外扰动将会有边际弱化,市场有望迎来企稳信号,风格将由小盘风格转向均衡但难言切换。

特别声明: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DoNews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DoNews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idonews@donews.com)


标签:
一文回顾,8月收官+半年报落幕,A股成色如何?
扫描二维码查看原文
分享自DoNews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