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朋朋
编辑 | 范志辉
2021年,堪称是艺人集体崩塌之年。
从吴亦凡、张哲瀚这样的顶流偶像,到霍尊、热狗、张欣尧等综艺常客,都接连不断地被爆出负面新闻,让广大吃瓜群众见识了什么叫“花样塌房”。
一方面,社交媒体对于公众人物的舆论监督效果更加高效,也大大加速了相关事件的处理进程。吴亦凡涉嫌强奸罪被批准逮捕,甚至因海外也有粉丝报案,可能要“巡回坐牢”;霍尊被前女友曝光群聊记录“社死”,古风少年梦碎,宣布退出娱乐圈;张哲瀚触碰历史伤痕之举引发众怒,决不能用“曾经无知”而敷衍淡化了事,官媒点名封杀,个人作品被下架,五个月走完星途的大起大落。
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明星也陷入了被“翻旧账”的质疑与自证中。比如,张欣尧就3年前在微博上发表的低俗言论道歉,热狗则也因大学时期染毒两年的旧报道被网友推上舆论风口。
前者的情况属于自食其果,没有辩驳余地;后者的边界却往往更模糊,也更值得探讨。前途光明常常输给曾经“劣迹”,我们又该如何看待这些被“挖坟”的艺人,饭圈的挖坟举报之风为何愈演愈烈?
监督举报,还是欲加之罪?
娱乐圈“挖坟”并不新鲜,有意思的是背后的“有心人”。
比如,在事件尚未发酵之时,张欣尧便光速道歉,就道歉文案来看,他“很久以前就已经意识到不当言论并且删除”,并且表示会“规范好自己言行举止”。如此看来,在从素人到艺人的身份转变后,张欣尧已经明白后者的道德标准要求有所提高,也删除了相关内容。但是抵不过有心人的提前截图,如今将他送上了热搜,也仍然无可辩解,只能躺平任嘲。
而细看使热狗深陷吸毒争议的报道,他自爆大学染毒两年,但是已经戒毒,并且以作品《毒》警示青少年远离毒品。随后,中国文化管理协会网络文化工委发微博要求《披荆斩棘的哥哥》节目组与搜狐音乐核查事件的真实性,随后节目组紧急下架热狗的纯享舞台。但是截至目前,这条微博已经删除,热狗的舞台已经重新上架,事件的最终定性还有待进一步披露。
相比吴亦凡、张哲瀚的石锤曝光,这些翻旧账行为更像是别有用心的“挖坟举报”。
与常规意义上的举报不同,“挖坟”意指在互联网上检索明星早期的言论,常常溯及明星的素人时期,无视艺人身份和舆论环境的变化,这里的“举报”则是打压大于纠错,煽动公众情绪,大有“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之势。
无独有偶,《创造营》播出时期,豆瓣网友发帖称王晨艺在微博上点赞涉及“敏感问题”和侮辱女性的内容,“一人一句王晨艺退赛”将有望出道的素人练习生拉下舞台,而客观来看,王晨艺点赞微博时年仅14岁,是否具有相关的媒介素养还有待商榷。
2019年,成功出道的虞书欣在为粉丝的网暴行为道歉后,被扒出小号曾号召粉丝网暴,可虞书欣只是在小号说了一句“希望爱我的人多一点,如果有网络暴力,多一点人帮我吵架”。与其说这是明星的“强者之恶”,不如说是小女生的“撒娇争宠”。
在娱乐圈之外,挖坟举报的风气也似乎愈演愈烈。最近,为疫情出生入死的张文宏医生的微博中的“与病毒共存”,就被网友断章取义视为“汉奸”发言,并向复旦大学举报他的博士论文在综述部分涉及学术造假,势要让这位一线专家闭嘴。
从明星到网红再到专家,“挖坟举报”正在悄然地从饭圈泛化到整个中文互联网,侵蚀着各个领域的公众人物。
明星和网红如履薄冰地维护自己的人设,在互联网的标尺下谨慎行事。像张文宏这样的医学专家始终坚持向公众进行科普,可称学之大者,如此为国为民的高尚情怀,怎么到头来也都难逃诘问?
谁在挖坟?谁在举报?
如今,“挖坟举报”已经成为别有用心之人攻讦公众人物的必备手段,网民(甚至都不算大众)舆论则是别有用心之人最趁手的武器。
研究国内舆论的学者邹振东认为,舆论世界与现实世界相反,存在弱者优势。如明星、公知、政要这些现实生活中的强势个体,更容易遭到攻击,处于弱势地位。这些公众人物处于聚光灯之下,掌握着媒体资源和公众关注。究其缘由,不外乎是有人红了眼,为了争夺资源,想从中分一杯羹。
在吴亦凡事件之后,名不见经传的小网红妄图借东风,在微博上实名举报林俊杰和潘玮柏不法行为,无关真相如何,尽早收割一波粉丝,直到林潘双方发出律师函。在张文宏成为国民眼中的“疫情权威”后,居心叵测之人一拥而上,从“早餐不能喝粥”到“与病毒共存”,处处断章取义,造谣生事。以冲锋在前的微博网友“大盛说”为例,在指责张文宏医生“靠油嘴滑舌技能成为了防疫英雄”后,1.8万粉丝的账号阅读量均在百万级以上。
不得不说,杠精们深谙黑红也是红的道理。
有了当红人物作靶子,还需要巧立名目来铸一支箭。奥运健儿杨倩在东京奥运会射落首金,成为国民骄傲之后,有人发现她曾晒出收藏的NIKE鞋便痛斥她“跪族女孩”;《创造101》之后杨超越被举报至文化部,称其“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顺利出道后,扣的帽子更加贻笑大方,举报说她的“锦鲤人设”是在宣传封建迷信。举报者深信不疑,似乎只要击倒了杨超越,自己便可以作为王超越、李超越站起来。
与此不相称的,是公众人物话语权的丧失。一旦被挖坟举报,公众人物便没有了辩解的余地,只能低头认错。或等待公权力来定责,或等待公众议错后来追责。如王晨艺事件在先,公开抵制对其商业价值的损耗让明星骇然,只待风波过去,却更加恐惧下一波风波的来临。
有目共睹,明星们变得小心翼翼,唯恐一失足再无翻身的余地。对于发表观点避犹不及,打开明星的微博,遍布新剧宣传和带货文案。而回想几年前的微博,那英曾直言不讳“妈的,最烦装逼的人”,王菲兴奋得像进入了青春期,有“刷屏”、“话痨”、“躁动不安”的现象。
在此背景下,文娱行业也在积极行动。8月16日,芒果TV艺人经纪组织旗下80余位艺人签约艺德承诺书,次日,湖南卫视18位主持人也签署了文艺工作者承诺书,让公众看到他们的态度。
不过,网民早已熟练地艾特官媒,甚至诉至公权力机关,“挖坟举报”的成本接近于零,不知道明星和行业的努力能否扭转这一风气。
“挖坟举报”后没有赢家
举报是公众发挥监督权利的重要途径,正是发挥了舆论监督作用,吸毒、阴阳合同、强奸等明星违法犯罪行为才无处遁形。但是,当狭隘畸形的举报文化蔓延后,举报已经背离了纠错的初衷,成为打压异己、争夺资源的卑劣手段。
但是别忘了,“挖坟举报”后没有赢家,只有难以下咽的结果。
在肖战事件中,肖战的粉丝抱着“异己者,虽远必诛”的心态,利用举报行为来打压异己,并且泛化至AO3平台,最后也被愤怒的平台用户反噬,肖战代言的品牌被大规模抵制,明星为粉丝行为买了单。再谈回张文宏医生,一旦滥用意识形态化的无端抨击奏效,作为疫情专家的他不敢再对公众发声,更是极大的损失。
举报人,让公权力成为私仇的瞄准镜,对准一个目标,却殃及一片无辜的人。打击异己者的同时,也在无形中改变着整个互联网的舆论生态。
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曾经写到,“有两种方法可以让文化精神枯萎,一种是文化成为一个监狱,一种是文化成为一场滑稽戏。”饭圈举报文化的扩大化和常态化,正在修葺一座又一座“监狱”,以政治正确之名审视着互联网,而向监狱中张望,是没有赢家却明争暗斗的滑稽戏。
如今,似乎哪里有高光,哪里就吹来举报之风。
在群体盲从的狂热中,个体意识很容易抹掉,尤其是尚不具备独立思考能力的青少年群体,如果长期在这样的举报文化熏染下,绝不是什么好消息。而在“挖坟举报”的过程中,往往释放个人的不满情绪高于对真相的探寻,意识淹没理性,将他人投入莫须有的监牢时,自己也被无知和疯狂困囿。
乔治·奥威尔也在《1984》里描述了一个充满专制的黑暗时代,名为老大哥的精神领袖煽动举报以控制思想,抹煞了全部的爱与情感。在滥用举报分割群体的时候,别忘了,老大哥看着每一个人。
特别声明: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DoNews专栏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DoNews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idonews@do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