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资本市场,一嗨租车靠什么“嗨”出50亿美元估值?

去年,一场意料之外的疫情,使得人们猝不及防,特别是租车行业似乎被打入了谷底。随着国内疫情的有效控制,加之疫苗的普及,疫情的阴霾逐渐褪去,饱经折磨的租车行业迎来了曙光。

汽车租赁作为我国新兴的交通运输服务业,是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出行、旅游和社会活动的重要交通方式。

继滴滴、嘀嗒等网约车上市后,租车行业也开始寻找时机,争夺国内租车龙头。据Mob研究院《2020中国互联网租车行业洞察报告》显示,各大平台中,神州租车、一嗨租车领跑全行业,在租用户规模分别为326万和146.9万人。近日,据外媒报道,一嗨租车更是最近传出将拟赴港IPO,且最快今年年底上市,估值高达50亿美元。

对此,一嗨租车的创始人表示,是有计划在赴港IPO,但具体时间还未确定。只是,不难判断的是,一嗨租车IPO也只会是时间的问题。

此前,共享出行巨头滴滴已在6月30号正式登陆美国纽交所上市,却不曾想到上市之后的第三天就被国家介入调查,APP直接下架。一度差点摘下“共享出行第一股”桂冠的嘀嗒出行,也提交了二次招股书。而曾为“亚洲第一”的租车企业神州租车于7月8日完成私有化并退市,最终归于安博凯麾下。

出租车行业冲击IPO如此坎坷,一嗨租车这次是否可以打破魔咒,成功出击呢?


曾经的“国内租车第一股”


一嗨租车的创始人章瑞平在2002年研究了国内汽车出行服务行业的发展状况,积累了大量一线行业数据,带着国际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汽车调度管理系统开始创业。

2006年1月,一嗨租车成立,它主要为个人和企业用户提供汽车出行服务,成为中国首家实现全程电子商务化管理的汽车租赁企业,当然值得一提的是,多种预定方式和支付方式不仅提高了租车效率,更是深受大众的喜爱。

现如今,一嗨拥有200多种车型,7000多个网点分布在国内450多个城市。多世界500强企业在华指定汽车出行服务提供商。

据天眼查显示,一嗨租车目前已完成9轮融资,其中最新一轮战略融资发生在2015年,金额达15亿人民币。值得注意的是,携程曾于2013年12月领投一嗨租车E轮融资,涉及金额亿元及以上美元,这便为后来在美上市奠定了基础。

2014年11月在纽交所上市,是首家在美上市的中国租车企业。但不得不说,其上市过程也是一波三折——此前,首先是德意志银行退出了其承销商名单,而其独立注册会计师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收到的一封指责一嗨租车财务造假的匿名信又使其陷入了舆论的漩涡,并最终推迟了IPO日期。

但2019年4月,头顶“中国租车业赴美上市第一股”光环的一嗨租车,正式走完了退市路。同年,4月10日,一嗨租车宣布成为TeamsportParent Limited 100%控股的私有企业。从爆发到跌落用了不到五年的时间。。

本以为退市之后会有所发展的一嗨,没想到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受疫情搅乱了行业的发展,整个租车行业的数据一度下滑,连全球最大汽车租赁公司赫兹也未能逃脱疫情影响。好在中国对疫情的有效控制,一嗨租车的业务恢复整体还算迅速。据一嗨租车方面提供的数据,2019年,一嗨租车实现营业收入约为37亿元,2020年约为35亿元,营业收入恢复率达93%。

那么,在经历过一次上市风波的一嗨,如今又为何会对港股市场有所期待?底气何在?

在笔者看来,这分为三个方面的原因:一个中概股在美股市场上会面临不确定的监管风险在变大;另一个,或许是市场使然,港股市场不断完善的政策正在吸引不少内地企业,港股的价值洼地未来是极有可能被填平;此外,或许正如一嗨所言,国内拥有巨大的自驾市场,一嗨要做的就是想办法扩大占有率。


租车自驾已成新趋势


网约车的烧钱热度一直在进行中,而租车自驾作为新消费服务业,正在市场寻求新的领地。据相关数据表明,2019年中国租车自驾的市场规模高达695.9亿元,虽然2020年受疫情的影响有所下滑,但截至到目前,其市场规模远远超过疫情前,突破700亿大关。同时,在用户规模上,2020年出现断崖式下跌了55.4%,好在4月份开始触底反弹。

随着城镇化趋势的上升,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交通基础设施的铺设延展更密集、交通工具的升级。而自驾出行的必要性、可行性也得以提升,租车自驾市场会继续扩容。

参考消费升级及递延规律,中国的自驾游需求攀高是可见趋势。城市群、都市圈发展,区域一体化程度提升,更多区域2小时交通圈形成,自驾条件完善及需求提升。有旅游平台数据显示,自驾游成为去年“五一”游客出行的主要选择,带动省内游、短途周边游的恢复。

据相关分析租车市场正在朝需求端长线低频+中短线、中高频的旅游消费结构发展,城市周边短程出游+较远城市目的地的中长程出游也越来越受大众的喜爱,这都推动了自驾热潮。若未来五年国内交通条件改善,自驾出行需求会逐步高企,形成一个不小的潜在新市场。

此外,在受疫情影响的各行各业中,租车自驾在复苏中可谓是比较快的。

虽然在疫情期间,因为“封城”、居家隔离等措施导致旅游、交通运输行业受到一定限制,同时受自驾游需求减少和人们外出减少影响,汽车租赁行业整体受挫。但随着疫情有效的控制后,租车行业扛住了“黑天鹅”危机考验。

原因在于大众对出行安全和私密性提出更高要求。人们更希望通过安全、卫生、私密性更好的自驾出行方式。这恰恰推动了自驾的需求,从而使租车行业出现类反弹式复苏,并维持或延续了较好的恢复面,部分抵消了疫情爆发前期的重创。

相比行业,一嗨在疫情后的回血较快。2020年4月,一嗨租车的车辆利用率约为75%。同期,其他企业的车辆利用率约为55%。

2021年,租车自驾市场继续保持高速发展。公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租车自驾市场已全面恢复并超越疫情前的水平,租车自驾出游订单数远超疫情前。

尤其今年上半年的清明、五一、端午等节假日,一嗨租车的业务量、APP日活等数据均超过疫情前水平。其中,一嗨租车今年“五一”营收相比2019年同期增长78%;新增注册会员同比2019年增长96%,其他数据也远远高于疫情前。

在自驾的发展阶段,中国与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还有一定距离,这折射出包括租车自驾的潜在待填充市场。

租车行业正在“危”和“机”中发展着,但巨大的市场上,同样存在行业围墙,与此同时也站着不少实力强大的对手。


一嗨难以冲出的“围墙”


在重资产之下,汽车租赁行业依然市场分散,难以规模化,更难以差异化,类似于共享单车,各企业之间并无本质区别。现如今若要进入租车行业更加艰难,门槛较高,所要投入的成本更多,回报速率却可能更慢。如果不加以创新,恐怕之后难以立足。

一嗨租车现虽已实现“两证一卡”提车、不限里程、多地异地还车免费、押金双免、自助取还车......但这并不意味着消费者可以高枕无忧了。

天眼查APP显示,一嗨租车的运营方目前各地子公司共有开庭公告1344条,法律诉讼2005条。其中人未授权平台自动扣款却收到扣款短信的事件屡见不鲜,还有平台车行相互推卸责任也时常出现。

例如,黑猫投诉有人租车平台取消了一笔订单(尚未使用服务),被平台扣除100%订单金额。他发起申诉要求退款,平台却把责任推给车行,称车行不同意,无法退款,而车行的答复是车行只能拿到一部分钱,其他全在平台。在互联网的作用下,似乎这些问题并没有有效的解决。

互联网平台型商业模式的一大优势是轻资产、快扩张,供给端和用户端循环刺激增长。自驾租车行业的“平台模式”也在进行中,但由于并没有形成强有约束力的关系,很容易导致这段关系崩塌。

一嗨租车虽抓住年轻消费者的需求,从线上+线下的服务体系,匹配了年轻用户注重服务、体验的要求。但为避免像网约车那样烧钱,该从产品的本质上加以创新。与之相对比的就是近年租车行业巨头——神州租车。它倡导的绿色出行方式,既满足了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后对汽车的需求,也最大程度了降低了对于环境的影响,更重要的是还抓住了租赁行业的本质就是提高车辆利用率,而一嗨在这一方面还是有所欠缺的。

从整个行业来看,面临共享网约车的挑战。

以滴滴为例,虽然目前受到了监管层面的影响,但后续如若整改完善,回归市场,这必然是一个劲敌。在融资层面,根据公开信息显示,累计融资规模高达220多亿美元,相当于字节跳动目前融资金额的3倍左右,是美团上市前融资总额的2倍多。这些热钱的加注,喂养了网约车们。

同行的凹凸租车在也拓展布局代驾包车、UBI保险、汽车金融、车后市场、综合生活类服务等领域,进一步扩大营收能力。

当然还有各国不断上涨的机动车持有率,按照2019年千人汽车拥有量数据,美国千人汽车拥有量位居全球第一,不难看出,这些国家的汽车保有量已经相对饱和,在新能源产业掀起的换车潮和购车潮下,买车将会成为消费者的首选,而汽车租赁市场会日渐缩小。一嗨租车如果不选择以选择精细化为主的盈利发展模式,要在市场分得更多蛋糕,并非易事。

结语

总的来讲,我国租车自驾市场目前整体行情“小、散、弱”,若一嗨租车能成功上市,将有可能刺激市场不少玩家,促推租车自驾市场格局的变化。但对于一嗨自身而言,若不在本质上创新,不突破传统模式,未来能不能拓展中国租车自驾市场依然充满未知,而投资者势必也需要更完美的答卷才能被说服。

特别声明: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DoNews专栏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DoNews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idonews@donews.com)

标签: 租车
重回资本市场,一嗨租车靠什么“嗨”出50亿美元估值?
扫描二维码查看原文
分享自DoNews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     京ICP证151088号
京网文【2018】2361-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