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结网,天下学子苦“知”久矣?



近日。

89岁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退休教授赵德馨,状告知网擅自收录他的100多篇论文,累计获赔70多万元。



70多万。

相比于阿里被罚182亿、美团被罚34亿,看似意义不大。

但是换一个角度。

赵老先生此举或将开启,国内学子打破知网类学阀垄断的先河。


知网的“网”网住了什么?

不知道有多少人?

是从“翟天临学术门”中意识到知网的存在的。



2019年2月8日。

翟天临因在直播中回答网友提问时,“不知知网为何物”,以至于他的博士学位真实性受到质疑。

此后。

就像是推到了多米诺骨牌。

最近几年。

翟天临已经销声匿迹。

要知道。

他在“不知知网为何物”之前的4天,可是刚刚与葛优、蔡明、潘长江、乔杉、郭晓小一出现在了2019年的央广春节联欢晚会上。

当然。

翟天临这事儿只是毛毛雨。

背后的知网才叫人头疼。

这不。

这才过去3天。

知网又因为“最低收费”被告上了法庭,下载一篇7元的付费论文《中药》时,却需要至少先在中国知网充值50元。

而知网官网上一页论文仅0.5元,一篇文章加起来才几元钱。



更大的问题是:

用户购买文献后,若不再使用了,剩余的金额还不支持退款。

知网官网上答读者问中有一栏,‘已充值的金额不支持退款’,但这标语并未在充值页面显示,即使一般的读者充值时并不会在网页边角点击“答读者问”栏目。

2019年2月11日。

江苏省姑苏区人民法院公布了此案判决结果:认定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在其经营的中国知网充值中心关于最低充值额限制的规定无效。


@环球网


再有。

就是知网这一次“被告”事件。

1998年退休后依旧笔耕不辍的赵德馨先生,长期从事中国经济史研究。

却被知网擅自把100多篇文章收录进数据库,还通过电脑、手机这些端口来传播,不仅不告诉我,读者包括我自己下载还要付费。

老先生本人却从没拿到过一分钱稿费。

2020年8月。

赵老先生选择了维权。

2021年12月6日。

老先生表示,中国知网已经不再收录他的文章,收录的都下架了。

但其实更早。

2008年。

就79名硕博士联合起诉同方知网,称其侵犯学位论文著作权。

最终。

21起案件获法院判决支持,获赔金额在2000元至3500元不等。


天下学子苦知网久矣?

1995年。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正式立项。

1998年。

清华大学设立的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成立,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系统工程全面启动。

1999年6月。

知网由清华大学、清华同方发起建立,是中国知识基础设施(CNKI)工程的服务网站,被定位为“以实现全社会知识资源传播共享与增值利用为目的的信息化建设项目”。

2004年。

清华同方(美国)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独资企业——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与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清华同方光盘股份有限公司组成同方知网技术产业集团。

同一年。

CNKI正式改名中国知网。

2005年。

中国知网全球文献下载总量达 12 亿篇,服务对象约为 2600 万人,全年总销售收入 1.4 亿元,利润 0.26 亿元,其中海外销售额为 3200 万元。 

目前知网已经是中国最大的学术电子资源集成商,收录了95%以上正式出版的中文学术资源。

截至2017年底。

中国知网拥有机构用户2万多家,个人注册用户2000多万人,全文下载量达20亿篇次/年,网站同时在线用户超过15万人。


@半月谈


但是这么多年过去。

知网却是牢牢记住了自己的“使命”——知识增值。

但却忘了传播与共享。

早在2013年。

由于涨价过高,云南高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旗下所属的近10所省属重点高校就宣布停用知网。

而后。

山东、云南、湖北等地多家高校,也曾因知网数据库续订价格过高,而停用知网。

2016年1月。

武汉理工大学因续订价格涨得离谱而发布停用通知。



武汉理工大学图书馆称:

2000年以来CNKI公司对该校的报价每年涨幅超过10%,从2010年到2016年的报价涨幅为132.86%。

2016年3月。

北京大学发布通知,称“知网数据库涨价过高,随时可能中断服务”。

2018年12月。

太原理工大学在其官网发布2019年暂停访问“CNKI中国知网系列数据库”的通知,称因与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有限公司就“CNKI中国知网系列数据库”续订价格及使用方式未达成一致,经研究决定,自2019年1月1日起,该校师生暂停访问 “CNKI中国知网系列数据库”。

一方面是各大高校“不堪其扰”。

另一方面却是知网历年的营收“节节攀高”。

据同方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财报显示:

2016年,同方知网营业收入为8.34亿元,毛利率63.48%,当年实现净利润1.76亿元。

2017年,同方知网业务收入达到9.7亿元,毛利率61.23%,当年实现净利润1.96亿元。

2018年,同方知网业务半年收入超过5亿元,毛利率58.83%。

如此赚钱的知网。

它上面的学术资源却几乎是“论斤”来卖了。



除此之外。

知乎的查重收费也是全网最贵。



这才有了2020年5月。

有政协委员建议知网对国内用户免费的提议。



知网不知初心?

一直以来。

知网就没扮演好公共服务的角色。

作为国内知识基础设施服务。

对论文作者不够重视,对论文本身也只是当做生意,对其它用户单就查重一项,几乎又是每一届毕业学子挥之不去的“噩梦”。

除此之外。

疫情期间。

知网的表现也很迷。

2020年1月29日。

继维普资讯中文期刊刊登了疫情防控期间,免费向用户开放学术论文下载权限的公告之后。

中国知网微信公众号“CNKI同方知网”发布消息称:

中国知网即日起将免费提供云平台服务,具体包括毕业论文管理系统、课程作业管理系统以及写作助手、选题分析等知识服务工具。


@新周刊


但是经众多媒体和用户证实:

知网提供的免费服务指的并不是用户可以免费从知网下载论文,而是知网的“OKMS汇智”平台免费开放。

“OKMS汇智”平台面向的服务对象是科研团队和项目团队,可向团队用户进行CNKI文献授权,提供文献的在线检索、浏览。

所以。

知网只是蹭了一蹭,没有进去?

作为中国最大的学术电子资源集成商,道歉也就这样水平,又是“临时工”。



疫情内的免费服务我们就不追究了。

看看知网这次下了血本推出的“长期免费服务项目”。



这真的是一个全国最大的学术电子资源集成商该有的担当?

要知道:

把网文市场搞得一团糟的某文,至少也承当了文化输出的重任啊?

知网你是在干嘛?

忙着在知识之上构建一道道壁垒么?



最后。

我们再聊几句。

学术的事我们很难说什么?

但是按照商业的逻辑去做学术,真的可能有未来么?

特别声明: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DoNews专栏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DoNews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idonews@donews.com)

标签: 知网
知网结网,天下学子苦“知”久矣?
扫描二维码查看原文
分享自DoNews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