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
娱乐圈负能量超标:
演员郑爽偷逃税、余景天父母经营的KTV涉嫌非法经营、顶流吴亦凡涉嫌强奸罪被逮捕、张哲瀚因为精日被全网封杀、霍尊被一纸小作文拉下马、钱枫被指控性侵、赵丽颖的极端粉丝拉踩引战、李诞因发布低俗广告被罚款87万、赵薇作品下架……
本以为清朗运动之下流量明星会更爱惜自己的羽翼。
却不曾想官方还没用力。
这些人就前赴后继现出了原形。
娱乐圈的歪风邪气尚待整顿。
蔡徐坤又因“赊歌”一事被点名批评。
更有甚者:
其粉丝不仅集体控评。
还扎堆围攻谩骂官媒。
①
蔡徐坤“赊歌”
粉丝“围城”?
▽
4月13日。
蔡徐坤发行的专辑《迷》在上线后既以1小时56分25秒的速度销售额超过5000万,刷新QQ音乐平台“殿堂史唱片”记录。
截止8月29日。
唱片共卖出323.8万张,销售总额突破8000万。
同一天。
极目新闻发现:
这张4月发行的专辑应有11首作品,直到现在也只放出了5首歌,剩下不知什么时候才可以面世的6首歌里,有五首歌甚至连名字都没取!
就连音乐圈的业内人士也表示“离谱”。
“贷款型”发歌被媒体和不少网友质疑之后。
8月30日。
蔡徐坤个人专辑《迷》连夜上架其他五首歌曲。
全部歌单同步解锁。
只是其中:
《梦》是2019年一首发布在蔡徐坤加盟的限定男团Nine Percent数字专辑《限定的记忆》中的老歌。
《Interlude-》是一首长达48秒钟的未填词纯音乐。
《欲》和《nobody cares》时长也只有2分多钟。
《Outro-》依旧显示即将上架。
明明是蔡徐坤有“错”在先。
极目新闻是在为粉丝的合法权益说话。
讽刺的是:
极目新闻戳破蔡徐坤“赊歌”,有律师指出这种行为“违法”之后。
依旧有粉丝拿着不实信息“扯皮”。
极目新闻甚至自爆。
受到了部分疑似蔡徐坤粉丝群体大量言语攻击。
@丁悦
8月31日。
针对媒体对其专辑“专辑已卖8000万仍有6首未出”质疑。
蔡徐坤工作室前一分钟刚刚“教育”了粉丝。
后一分钟就对消费者、媒体、网民朋友致以歉意。
只是这两封信。
总觉得有些避重就轻。
②
逐步解锁
音乐圈真会玩?
▽
当然。
“逐步解锁”并非蔡徐坤首创。
他顶多算是“被逼上架”。
因为蔡徐坤的《迷》就是真的迷。
事件曝光之前没有任何友情提示。
早在2017年。
周笔畅的数字专辑《Not Typical》就以每月推出一首新歌的方式发布,整张专辑发布周期长达14个月。
2020年。
华晨宇4月发布的专辑《新世界》也曾将两首主打歌分批上线,但一开始,粉丝要购买整张专辑。
林俊杰10月发布的两张专辑《Like You Do如你》《幸存者Drifter》,封面上也没有注明之后的具体发歌,不过,之后10多首歌曲近半月发布一首,今年3月份更新结束。
更近一点。
2021年。
毛不易5月份在各大音乐平台上线的新专辑《幼鸟指南》,上线之初也只有一首主打歌,剩余10首在之后的一个月内分批解锁。
6月16日。
范丞丞的数字专辑《咦?》在音乐平台开售,专辑显示有4首歌,目前只更新了一首,剩余几首歌何时更新呢?
售卖简介中只有:请静候佳音。
6月20日。
丁真的专辑《风的使者》上架,也采取了类似模式。
并请粉丝“静待佳音”。
这么多人如此。
我们能说什么呢?
只能说这些平台和人真会玩。
但是人多,平台也认可,却不意味着这种行为就正常。
真要如此。
相关部门为何要频频出手?
那为何单单只有蔡徐坤被送上了“风口浪尖”?
主要是因为:
《迷》的战线拉得太长,售后又差,长达四个多月的时间里一直没有对新歌做出任何预告,也不告知具体发售时间。
相当于购买了专辑的听众一直只有5首歌,可26元是针对11首歌来收费的。
对于普通乐迷着实不太友好。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这种方式其实有点像是“超前点播”。
不同的是:
超前点播中已经有了的作品需要不断付费才能更快“观看”。
逐步解锁中一开始就花了全部的钱但买到的只是一个空壳。
更有意思的是:
为了替偶像脱罪。
有些粉丝不断敢谩骂官媒,把整个行业乱象当成是真理,还敢托其他艺人下水。
可见。
饭圈早已病入膏肓。
③
整治饭圈
平台“自律”行不行?
▽
清朗行动我们已经提到了很多次。
这里就不再详细说明。
8月6日。
8月25日。
中国视协理事、爱奇艺创始人、首席执行官龚宇在中国视协电视艺术工作者职业道德和行风建设工作座谈会上表示:
爱奇艺将取消未来几年的偶像选秀节目和任何场外投票环节。
还将联合其他平台始终坚持与行业不正之风划清界限,抵制不合理片酬。
8月26日。
诸多明星及传媒公司发出理智追星倡议。
8月27日。
微博、抖音、快手等多平台下架明星榜。
8月28日。
有网友发现在网信办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饭圈”乱像治理的通知》后。
QQ音乐限制了专辑的重复购买。
8月30日。
微博总算“硬气”了一回。
对159103个进行了刷量行为的用户采取从禁止发布评论1周至禁言1个月的处置;
对近期有组织控评行为的1389个用户,视情况禁言1-3个月的处置。
9月1日。
微博更是连发4条“社区公告”。
以彰显自己整治饭圈的用心。
但就像QQ音乐专辑限购之后。
现在还是可以通过注册多个qq号来反复购买同一张专辑。
微博明星下线明星势力榜之后。
又开始给影视作品和综艺打榜。
虽然他们的各种公告也不是毫无作用。
但指望这些平台“不偷腥”是不可能的。
归根结底:
我们需要面对的始终是现在已经病入膏肓的流量经济,以及它幕后的娱乐资本,还有它所制造的饭圈文化。
还是那几句老话。
想要根除这种乱象?
第一:资本平台必须受到一定的制约,造星产业链必须打破一切向钱看的“基准”;
第二:流量明星薪酬应该进一步透明化,杜绝资本平台和流量明星腾挪流量热钱;
第三:引导粉丝理性追星,给她们树立新的榜样,让她们专注于更有价值的东西。
最后。
我们再聊几句。
粉丝们以为自己是在为giegie伸张正义。
殊不知:
她们的无知无畏很容易就把自己的giegie钉上舆论的十字架,甚至送到官方的“断头台”。
你们这是为了giegie好吗?
你们这是在嫌giegie凉的不够快。
特别声明: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DoNews专栏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DoNews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idonews@do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