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放过那群“心怀鬼胎”的公知?



不知不觉。

公知也成了一个危险的职业。

有人被证伪。

有人被封停。

有人被收买。

有人被出卖。

有人背井离乡。

还有人被千夫所指。


公知的“一天”?

7月7月。

当我们还在缅怀历史的时候。

公知们开始了忙碌的一天。

早上。

136万粉丝的动漫资讯博主早早过起了日本的“七夕”。



中午。

20万粉丝的泛科普视频博主竟然坐上了日本时速4812km的列车。



只不过很快就被打脸。

@观察者网 随后科普:

据日媒报道,2020年7月,东海道新干线的最新车型“N700S”正式投入运营后,最高时速达到362km。

以上两条微博虽然很快就被“毁尸灭迹”。

但互联网是有记忆的。

当然。

这两条微博本身问题不大。

有问题的是在7月7日卢沟桥事变提日本七夕、炮制假新闻渲染日本速度。

这样真的好吗?

不要忘了。

原定于7月7日22点的索尼发布会已经“黄了”。

更有意思的是:

7月7日这天。

一些博主拿着“批发”后的文案标榜日本“礼让大人”的传统习惯。

文字不改也就算了。

一不小心。

这个“转”字都忘了删。







尴尬的是:

上图中所谓的“日本娃娃”很快被证实是“中华儿女”。



这事儿。

还惊动了当事人。



你以为这样就完了。

竟然还有人颠倒黑白质疑当事人的“用心”?


@阿尔法军事


为了完成任务。

这群人“过日本节”“炮制假新闻”,拿着批发文案“看图说话”,被抓到现行“颠倒黑白”……

他们真的好忙。

关键是:

这群人还根本入不了日本外务省的“眼”。


垮掉的一代“公知”?

一天之外的一个月。

这群被“盖过章”的公知也没闲着。

5月31日。

微博科普大 V、科学松鼠会成员@Ent_evo 发文为“人体 70% 是水是日军 731 部队把活的中国人蒸干得出的结论辟谣一事可谓是大跌眼镜。

Ent_evo表示:" 把尸体蒸干测量含水量不现实 "。

并宣称: " 没必要用谣言为 731 部队增加新的暴行 "。



科学松鼠会第一时间显然没有注意到这种观点的谬误。

而后乌合麒麟、新浪军事提到日本作家@森村诚一恶魔的饱食—日本731细菌战部队揭秘》和今日俄罗斯RT一段关于《731部队纪录片》等证据,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战略安全与军控在线相继点名。

科学松鼠会这才“道歉”。

Ent_evo本人曾在2016年在华盛顿获得过美国国际科学记者奖学金。

科学松鼠会的另一成员@痩驼 一个月前刚刚为福岛核电站“洗过地”。

说曹操。

曹操到。

6月6日。

日本外务省大概是想混淆视听。

一股脑公开了这些年接受日本国际交流基金扶持的中国知识分子名单,足足有上百人。

都说一分钱一分货。

他们的“言论”还真对得起这一口“皇粮”。



网友整理出的另一份清单。

这“一捧一踩”玩得还真溜。



一波未平。

一波又起。

谷岳、陈一佳这些“跳梁小丑”就不必说了。

因为后面还藏着一只更大的“硕鼠”。

6月18日。

@赛雷话金 在一期合作视频《不让中国人吃海鲜背后真正的大瓜,今天我来统一告诉大家》中直指博主EyeOpener 疑似收钱做科普视频。

并点出另一科普大V回形针的两名编辑:前任文稿编辑@聂统宇 现在供职于美国陆军研究实验室、是德特里克堡实验室的兄弟单位;现任文稿编辑@季文仪 则多次在推特等境外社媒上发布大量反华言论。

EyeOpener“很快”道歉表示没有搞清背后的动机。

回形针422个字的表态。

把一切错误“归结于”离职员工和团队问题。

还想通过“停更”和“整改”大事化小。



目前。

B站依旧标注“该用户存在较大争议,请谨慎甄别其内容”。

知乎上回形针虽然搜不到。

但好像已经从“永封”变成了“15天禁言”。

只是现在暂时不见其活跃。

万一知乎上的这篇文章《回形针:为了恰饭把1700万粉丝带进“沟”里?》不见了。

这意味着什么?

想必不用多说。


我们为什么越来越讨厌公知?

公知。

原本是指公共知识分子。

是具有学术背景和专业素质的知识者,是进言社会并参与公共事务的行动者,也是具有批判精神和道义担当的理想者。

公知最早可追溯到法国启蒙运动时代。

伏尔泰在《哲学辞典》中揭穿了民族英雄圣女贞德的神话。

史学家都说贞德英勇就义。

但是根据当时的记事和史学家维拉雷所述,贞德接到判决书时声泪俱下。

那时的公知。

还是一个高大上的词汇。



这里有一个插曲。

美国的幽默派小说家@罗杰斯 曾嘲讽美国经济政策,“把钱都给上层富人,希望它可以一滴一滴流到穷人手里。”

只是这个思想被@佛利德曼 转手推销给里根政府后。

这个世界就从曾经的“凯恩斯主义”滑向了资本主义。

里根政府相信:

资本家有钱了,总会漏出来给人民。

人民自然就会有钱,生活也会变得富足。

巧合的是:

从里根时代开始,美国开始大量招收中国留学生。

不巧的是:

那时的中国正在被列强“欺辱”。

对清政府彻底失望的有志人士在探寻“救国图强”的路上确实曾对西方文明有过不切实际的幻想,改开前后的几十年里“月亮”因为离得太远也真的曾经圆过。

而这。

就慢慢构成了现代公知的自画像。

第一:西方的一切都是好的;

第二:喜欢戴上有色眼镜双标;

第三:从细节上描绘西方的诗和远方;

第四:有一定的文化素养但喜欢断章取义夹带私货。




当然。

国内真正意义上的公知历史其实不长。

2005年。

公知第一次大规模使用于《南方人物周刊》。

2012年。

公知曾大量活跃于凯迪网。

这些年。

从野生派方舟子、高晓松、连岳、柴静、方方;到专家派倪鹏飞、胡必亮、白岩松、宋清辉、王福重、包毅楠、吴国盛;以及皈依派高杏欣、金刻羽、杨舒平、郑默沫……

真可谓:

眼见他起高楼;

眼见他宴宾客;

眼见他楼塌了。

这些公知固然能够在一段时间内混淆视听。

但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事实这东西。

也不会因为他们的断章取义而有所改变。



最后。

我们再聊几句。

说了这么多。

公知这种生物其实也不是“一无是处”。

只要它们不昧着良心玩什么“双标游戏”“夹带私货”“断章取义”。

回归公共知识分子的他们还是很有必要的。

毕竟。

舆论的战场上不能只有一个声音,更多有理有据的声音有利于我们辩证性看待问题。

更何况。

全球化的网络我们不去占领舆论高地。

就有可能被其它心怀鬼胎的人占据。

特别声明: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DoNews专栏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DoNews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idonews@donews.com)

标签: 公知
不要放过那群“心怀鬼胎”的公知?
扫描二维码查看原文
分享自DoNews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     京ICP证151088号
京网文【2018】2361-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