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版“花呗”Afterpay,赴美上市之路徐徐展开。
撰文 | 熊逾格
出品 | 支付百科
日前,澳大利亚版“花呗”Afterpay表示正考虑赴美上市。
此前,Afterpay已在澳大利亚交易所上市,据官方声明,Afterpay总部将仍设在澳大利亚,但并未说明是否将在本土退市。据外媒报道,由于疫情对电商网购的助推及海外快速扩张,该公司目前估值折合约1873亿人民币。
Afterpay成立于2015年,目前在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和加拿大拥有1000万用户及5.5万活跃商家,近年来,Afterpay在澳大利亚年轻一代中间愈发普及,逐渐成为消费信贷领域的头部产品之一。此外,被称为澳大利亚版“花呗”,由其品牌名称便可见一二:这是一家主营业务为消费信贷的公司,商业模式同样为“先消费,后付款”。
据其官网显示,Afterpay在购买后可提供长达四期的分期付款,每期时长为两周,且按时支付货款时不会收取手续费。从盈利模式上分析,Afterpay或与花呗极为相似,营收来源于逾期手续费及入驻商家给出的佣金分成。与花呗不同的是,Afterpay的后付费模式并非免息期后还款,其官网列有衣装服饰、化妆品、药品等诸多品类,更像一个电商网站。
关于赴美上市,Afterpay方面或出于多方面考虑。
首先,Afterpay可大力拓展美国市场。日前,Afterpay发布最新业绩显示,北美销售额已增长近两倍,超澳大利亚本土销售额,促使其交易总额同比上涨近一倍,达52亿澳元。在美上市后,Afterpay或可进一步吸引美国市场热情。
其次,Afterpay还将获得更大融资空间。达特资本创始人Emanuel·Datt预测,对比此前一些支付公司,Afterpay赴美上市后估值或达470亿美元。此外,在资本市场投资习惯上,美国投资者比起澳大利亚通常更愿意在Afterpay这样具有业务增长潜力的公司上押注。
另一方面,在澳大利亚本土股市,Afterpay增长已经逐渐变缓,同时面临PayPal及银行方面在“先买后付”方面的产品竞争。
Afterpay无疑仍需开拓融资渠道,上月其刚在欧洲部分地区推出服务,而当前正计划进军亚洲,将于今年晚些时候推出与西太平洋银行合作的自有品牌储蓄账户。
Afterpay联合创始人及首席执行官Nick·Molnar在面对采访时表示,公司对总部设在澳大利亚感到骄傲,但赴美上市无疑可提供绝佳机会,赋予公司业务更大空间。
蚂蚁集团上市中止后面临整改,花呗、借呗将纳入消费金融公司。作为花呗的澳大利亚远亲,Afterpay或证明“先消费,后付款”模式的商业潜力,其赴美上市之路仍值得继续关注。
特别声明: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DoNews专栏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DoNews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idonews@do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