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羚羊明白它必须跑得比狮子快,不然它会被狮子吃掉;每天早晨狮子醒来,狮子也明白它必须赛过跑得最慢的羚羊,不然它会活活饿死。不论你是狮子还是羚羊,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每天旭日东升,你就得开始奔跑!”
这段话挂在沃尔玛前任CEO大卫·格拉斯办公室里。沃尔玛能长期排名世界500强首位,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拥有强大的自驱力。不管是面对行业困境还是机遇,它都能适应变化不断调整自我,实现持续发展。
聚焦到国内的科技企业,有的企业被动地被逆势冲倒在地,有的则主动进行战略性调整,通过“深蹲、蓄力、起跳”的动作完成价值跃迁,最终在长期主义的牵引下实现高质量发展。从中建信息发布的2024财报来看,它属于后者。
这家成立20年的企业,正在面临着一个巨大的时代机遇:数字化转型。抓住机遇需要深厚的技术积累与生态协同能力,而中建信息正以“三步走战略”完成这场“深蹲起跳”。
“深蹲蓄力”把握新机遇
数字经济并非抽象概念,而是蕴含万亿级市场空间的时代机遇。
根据《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4年)》,2023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3.9万亿元,占GDP比重42.8%,对GDP增长贡献率达66.45%。国务院发布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指出,2025年数字经济迈向全面扩展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
在《数字经济2024年工作要点》中,国家明确提出适度超前布局数字基础设施,深入推进信息通信网络建设。ICT就是信息通信技术,是数字经济的核心基础设施,如同工业时代的电力网络。IDC预测,2028年中国ICT市场规模接近7517.6亿美元,五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6.5%。
以中建信息深耕的建材行业为例,《建材行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指南》要求到2026年建材行业生产制造智能化、经营管理数字化水平明显提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70%以上,关键业务环节全面数字化比例达到55%以上,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75%。要实现这一目标,离不开工业互联网平台、AI质检系统、智能运维工具等ICT技术的全栈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信息技术领域的国产化替代也在成为时代机遇。在《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的指导下,我国信息技术产业国产替代形成“2+8+N”体系,其中“2”指党政领域,已经起到良好示范。“8”代表金融、电信、电力、石油、交通、航空航天、教育和医疗这八大行业,对信息技术产品国产化替代的需求也较为迫切。
机会只属于有准备者,要抓住这些机遇非一日之功。比如工业互联网平台需要5年以上的数据积累,AI模型的训练依赖百万级样本,这些都不是短期能实现的,需要长期的大量投入,后期则能带来巨大的潜力。
对于科技企业而言,“先投入后收获”是必经之路,也是一门必修课。
从中建信息2024财报可以看到,公司实现营收约206.25亿元,同比增长7.06%;实现归母净利润约1.56亿元。结合当下中建信息业务布局,不难看出,其正在通过推进生态服务业务转型,持续加强数智化业务投入,为未来的起跳而蓄力。
一个典型的印证就是,财报显示中建信息研发费用增长24.74%,拥有77项专利,多项自研产品成熟落地,为未来业务的提质增效和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要知道,科技企业的技术能力一旦落后,可能永远失去“起跳”的机会。
“蓄力起跳”的正确姿势
深蹲之后,起跳的姿势决定高度。中建信息的策略是“做优做精生态服务业务”和“做大做强数智化服务业务”,通过双轮驱动挖掘更多增量。
1、“做优做精”生态服务
在生态服务业务方面,中建信息一直专注于企业级ICT细分市场。IDC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企业级ICT市场规模约为2487.8亿美元,预计将以每年9%的复合增长率增长,到2028年接近3600亿美元,增长势头尤为显著。
企业级ICT市场不同于消费级市场,呈现三大特征:
首先是需求碎片化。不同行业场景差异大,比如金融业需要数据安全、制造业需要智能产线,因此需要定制化解决方案。
其次就是技术集成度要求高。客户需要端到端的“云网智”整合能力,而非单一产品。
另外就是服务门槛高。涉及硬件部署、软件开发、运维服务全链条,需要长期的行业积累。
因此,“做优做精”是中建信息应对企业级ICT市场特性的必然选择。那么,应该如何“做优做精”呢?目前来看,中建信息的做法是链接众多厂商资源做广生态,为客户精准匹配方案。
财报显示,目前中建信息合作过的渠道伙伴已超过万家,积累了大量的渠道资源和优质生态合作伙伴,提升了生态平台价值和渠道资源优势等核心竞争力。部分人认识中建信息,源于它作为华为核心合作伙伴的身份——连续16年在华为中国区企业业务总经销商市场份额排名第一,持续占据ICT增值分销细分领域的龙头地位。
另外,中建信息也在加速多元化布局。中建信息已经与超聚变、华鲲振宇、浪潮商用机器、微软、IBM等国内外的主要厂商开展合作,能够为渠道客户提供更全更优的产品和服务。值得一提的是,中建信息还在抓住自主可控的机遇,为合作的主流国产厂商赋能,比如成为绿盟科技、达梦数据库等主流国产厂商的核心合作伙伴,基本完成对主要软硬件产品的全面覆盖。
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指出,企业只有一项真正的资源——人。支撑中建信息做优做精生态服务的根本,是优质的组织团队。中建信息在企业级ICT增值分销领域深耕近二十年,已经打造了逾千人的增值分销业务团队,其中销售工程师占比超过60%,技术服务人员在全国已落地超过100个城市。
总之,企业级ICT市场正从纯粹的“产品竞争”转向复杂的“生态竞争”,需要更精细化的经营,而中建信息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2、“做大做强”数智化服务
在生态服务业务之外,中建信息的数智化服务业务正在向着规模化产品演进。其中两大核心板块——数智产品及服务与数智总集,成为驱动增长的“双引擎”。
财报显示,2024年中建信息立足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智慧企业应用等领域,打造出不少自主可控的行业数字化解决方案。凭借这些优质解决方案,其数智产品及服务收入4.55亿元,贡献毛利约1.43亿元。
拿人工智能领域的数字化解决方案来说,中建信息全资子公司信云智联与集团成员企业携手打造企业智能安全生产管理系统,为各成员企业、区域公司及集团的安全生产管理提供数字化助力。财报显示,报告期内中国建材集团全级次已有560家企业完成了“智能安全生产管理系统”的部署上线,提供有效预警2万余次,实现了数字价值化提升。
数智总集业务,则主要是通过整合生态资源,为客户“搭积木”——提供从规划到落地的一站式服务。从财报可以发现,2024年中建信息数智总集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6亿元,占整体收入12.76%。在这背后,公司先后签约百信、安擎等国产算力厂商,逐步拓展面向行业客户的直客直供业务,为未来发展打下基础。新能源领域,智能光伏业务深化与国电投、三峡集团合作,与中电建联合推进低碳智慧园区方案,覆盖集团内外企业。FastCube超融合产品拓展中芯国际等重点客户,推动自主可控适配能力建设,积累高端制造技术储备。
总之,可以看到中建信息在抓住数字机遇,通过战略转型、业务创新、技术研发和品牌建设,全面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行业价值,实现“深蹲后的起跳”。
长期主义的“精神底色”
在一个又一个的“深蹲起跳”中,企业能够不断朝着长期主义迈进。
长期主义,如今已经是个老生常谈的词。人人都想长期主义,但“想”和“做”是两回事。要真正实现长期发展,最关键的是要有不怕挫折、锐意进取的精神。
今年是中建信息成立20周年,翻开其发展史,会发现它是在一个又一个的“深蹲起跳”中不断前行。
中建信息成立于2005年,最初的业务聚焦ICT产品分销。2009年,是中建信息探索增值分销模式的关键时间点,也时值华为回归企业业务,同样的目标和方向让双方一拍即合。当年4月,中建信息拿下华为UC产品线总代资质。
在企业发展因子中,营销等浅层次的是“快变量”,能够发挥短期成效,但也会呈现不稳定和低门槛的特征。深层次则是“慢变量”,比如创新的技术等等,它们需要大量投入,最终会带来长期主义的复利价值。彼时,中建信息选择将资源投入渠道网络和技术团队建设,谋求长期发展,这种“慢策略”为其后续爆发埋下伏笔。
到了2017年,中建信息的营收为113.32亿元,同比增长36.52%,净利润为1.73亿元,同比增长34.24%。成为华为企业业务的总经销商后,当时的中建信息已经持续保持中国区企业业务总经销商市场份额第一。对于某些企业而言,可能会选择躺在功劳簿上“享受生活”了,但中建信息选择继续“折腾”。
当时的中建信息敏锐观察到,随着云时代的到来,产业链中的公司拥有巨大的数字化转型需求,这将给增值分销商创造新的发展机会。整个2017年,中建信息的云及数字化服务业务大幅增长,全年实现收入1.89亿元,同比增长263.79%。更为关键的是,中建信息的商业模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即从增值分销商向数字化综合服务提供商转型。
到了2023年,中建信息实现营收约192.64亿元,同比增长2.93%;归母净利润约2.85亿元,同比大涨224.28%,展现出经营韧性和商业实力。虽然业绩表现出色,但中建信息没有止步不前,而是继续进化,并明确了新的使命和愿景,分别是“让企业与数智连接更便捷”和“成为数智生态服务提供者”。这意味着它将继续发挥在生态链接、资源整合、平台拓展等方面的优势,为打造共生、共创、共享的数字生态注入新动能。
如今,中建信息再次面对巨大的时代机遇,如何行动,需靠自身的智慧和魄力。可以看到,中建信息依然保持着对生态和技术的投入,这是极为明智的,毕竟生态和技术壁垒才是战略资产。
结语
中建信息的“深蹲起跳”,本质是一场“技术投入-生态协同-行业价值”的正向循环。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曾说:“企业是社会的器官。”当一家公司的战略与国家脉搏、行业需求同频时,时间将成为它最大的盟友,价值创造是必然趋势。对于中建信息而言,20年并非终点,而是下一个“深蹲”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