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直播已是大势,那些在镜头前光鲜亮丽的主播们也有了一门安身立命之本。
2020 年 7 月,人社部公布 9 个新职业,当中主播被定义为「直播销售员」,这一工种被包含在「互联网营销师」这一新职业当中,「电商主播」因此有了正式的工种称谓。
随着直播电商、短视频的兴起,新业态催生新职业。从直播销售到主播的身份演变,从野蛮生长到规范有序,发展变化迅速的数字营销行业需要除旧布新。
在中国最近几十年电子商务和消费互联网发展之下,数字营销呈现出不同的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数字经济的发展和产品的极大丰富,倒逼数字营销行业发生飞速的变化。这是一个极其广阔的市场,当中不光包括广告、创意、内容,还包括短视频、直播,形态非常丰富。
在中国通信科技的催化下,中国短视频产品发展的速度和规模令人咂目。据数据显示,短视频的用户规模已经达到 8.8 亿,基本覆盖 85% 以上的互联网网民。另据数据显示,随着直播电商的兴起,网络购物的用户规模已经达到 7.8 亿,在网民规模的占比达到七成,到今年年底,预计整个交易的规模会突破 2.3 万亿。比如在抖音,一个百万粉丝主播单场口红的直播带货曝光超过 3 个亿,并能够带来 60 万的新增粉丝。
2020 年,春节放假叠加疫情影响,用户足不出户,短视频迎来爆发式增长。特别是很多以线下交易场景为主的行业转型线上,进入短视频私域流量经营的阵地。这个新阶段需要的是交付和运营以线上为主、线下为辅的新模式。企业需要能一站式提供个人学习场景、企业内训场景的平台。
随着短视频与直播电商行业的迅速发展,各行各业诸如汽车、生产制造业、农业、金融等数字化转型逐步深入,人才供需两端发生着巨大的结构性变化。
据巨量学联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巨量算数发布的《 2021 中国短视频和直播电商行业人才发展报告》预计,未来两年短视频和直播相关人才的缺口将达到 600 万的规模。这一规模缺口相当于广告从业人员的 2.5 倍、广电从业人员 14 倍的量级。
高速发展的业态带来非常庞大的人才需求,并催生了新的岗位。从供需缺口来看,需求量最大的是主播,占比达到 45% 左右;其次是媒介投放,缺口在 25% 左右;紧接着是直播运营,缺口超过 10%。
论需求侧。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数字营销行业需要广告、营销、内容、运管、主播等各方面的人才。在新场景下,招人的成本非常之高,要求较为多元。对于主播和达人而言,需要理解平台的算法逻辑,了解运营策略。对于运营相关的岗位人员而言,需要提升创意方向的能力。
论供给侧。企业普遍缺乏人才,而这部分的人才不仅在高校的培养周期长,且培训体系相对滞后,无法及时满足市场需求。越来越多优秀人才从竞争力欠缺的机构中分流出来,技能型人才、创新型人才以及中高级专业人才供给不足。
当用户和场景极大丰富时,短视频与直播的兴起使得市场需求颗粒度高度细化成为可能。在非常复杂的营销体系下,不再有单一完全普适的模型。企业主不仅要关注注意力和流量,更要关注内容经营、阵地经营、交易经营等更多的东西。这一变革,势必将力量传导给人才供给与培训端。
高速发展的短视频+直播电商新业态,对从业人员的职业能力、素养方面提出挑战。面向数字营销的职业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市场,当中包括广告、创意、直播等多方面维度。
长期布局平台生态的巨量引擎最先敏锐发现培训需求的存在。五年前,巨量引擎布局信息流广告,为推广该项业务,布局信息流广告人才培训和认证,搭建教育培训体系,并将知识共享给外部的合作伙伴、服务商、代理商和客户。这视为巨量引擎做培训的起点。
随着短视频、直播逐渐成为品牌增长的主阵地,包括广告、创意、直播等在内的营销生态变化万千,传统生产关系已经无法支撑市场千变万化的供需关系。其中,企业需要就市场的变化、营销的节点需求进行调整,就如何用人与经营等问题进行重新思考。
目前市面上的成人类职业教育最大的问题在于需求分散,而非中心化,因为企业用人需求与 C 端用户所学技能有所出入。
为打通人才的供需,巨量引擎推出「巨量学」,定位于面向短视频、直播、电商、广告营销领域的一站式数字营销职业教育平台,主要核心是通过经营手段帮助企业可持续增长。巨量学以平台工具、平台能力及平台价值为支撑,一方面为企业培养、输送优质人才,保障人才供给;另一方面,提升企业数字化业务和组织能力,帮助企业降本增效。
目前行业处于数字化转型的上升期,越来越多的公司正在用数字化辅助业务增长,将线上与线下的渠道一体化。几乎所有行业的各个业务都在以数据的形式留下足迹,从零售业的会员、客户及供应商动态,再到医疗健康行业用数据连接医患、医生与诊所等等。
「数字化背后代表能力可被数字化、结构可被数字化、流程可被数字化,人才会在当中放大产能与提升效率。」巨量引擎客户赋能中心负责人孙亚伟在媒体采访中表示。
为此,巨量学基于自身平台的优势,搭建数字营销职业教育全景服务体系——以服务生态企业客户为核心,以数字营销业务场景为基础,为企业客户提供人才培育解决方案。
当前,数字营销行业从业人员能力总体处于初级阶段,各项岗位人员都存在核心能力缺失问题。以主播岗位为例,流量承接能力属于主播的核心竞争能力,实际上却普遍薄弱;而对于达人而言,除了流量承接能力这一最短板之外,垂直领域专业能力与内容创作能力同样分值较低。
从业人才素质参差不齐,行业急需建立健全职业教育体系,统一岗位人才标准,针对性地对行业人才能力短板进行补强,加速人才培养。另外,各行各业也需要提升数字化营销的能力。数字营销职业教育市场的想象空间巨大。
在提供人才培育解决方案之前,最先需要建立人才标准,为此巨量学调研了 3000 多个从业者、企业公司经理、操盘手和总经理,总结提炼一整套人才标准体系,包括岗位能力的标准、招聘的标准及人才发展的标准等。
据巨量学发布的短视频和直播行业人才图谱显示,该行业人才包括 7 大类 15 个小类超过 60 个岗位,覆盖短视频营销、直播电商、广告营销等职能性岗位。预估随着行业的发展,岗位随之增多、其岗位内容细分就越需要明确。
其次是搭建完善的课程体系。巨量学从企业用人需求出发制定人才培养标准,倒推培训模式,通过测、学、练、考、选的模式提供教学服务。巨量学定位于认证平台与优选内容平台,联合 IP 名师授课,课程资源丰富,目前已有超过 700 万以上的用户在平台上学习。
巨量学凭借独有的平台优势,连接用户、连接师资、连接应用,搭建统一的数字营销行业用人标准,面向企业、人才及行业提供服务。
面对企业,巨量学构建三层培训体系,通过企业培训+岗位培训的模式,从战略决策、业务管理、项目执行三个方面,推出包括总裁班、企业内训、专项特训营等在内的数字商业学堂,提升企业业务能力及组织能力,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
面对人才,巨量学联合国内知名院校和企业方探索、共建产学研模式,利用「测-学-练-考-选」的人才模式,服务好院校和大量社会人才。
最后是建立行业认证体系。目前巨量学已经搭建覆盖短视频、直播、电商、广告等热门方向在内的多元认证体系。从认证人员数据量看,报考认证的人员数量从 7% 变成 18%。一万人中有 18% 的社会化人员。
截止 2021 年,巨量学数字营销认证业务 1400 家,生态企业培养岗位人才超 8000 人。
巨量学作为数字营销的职业教育平台,最大的期望首要是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其次是升级数字营销职业教育的培训模式,最后是推进更大的生态协同,打通生态内的每一个环节,为个人、企业、高校等生态合作伙伴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的通知,鼓励上市公司、行业龙头企业举办职业教育,鼓励各类企业依法参与举办职业教育。鼓励职业学校与社会资本合作共建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实训基地,共建共享公共实训基地。
「今年政策环境对支持校企合作有很大的帮助。一个典型的变化在于,行业数字化快速发展,导致学校所培养的人才难以满足企业用人需求,学校与企业之间的鸿沟越来越大。」孙亚伟向多鲸表示。从近几年的职业教育发展走势来看,以产学研驱动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正在成为发展职业教育的快捷键。
但实际上,目前校企合作仍有待优化的空间。一方面是师资和课程建设方面的力量薄弱,需要与社会力量联合办学;另一方面教学内容容易产业实际岗位需求脱节,无法满足当前企业的用人需求。
在此政策之下,巨量学作为面向数字营销领域的职业教育平台,一方面致力于打通供需两端,帮助高校提升教学质量,提升高校学生的就业;另一方面,解决行业 600 万人才缺口的问题,让企业能够找到所需要的人才。
巨量学希望充分发挥自身在产品、技术、平台上的优势,聚合产业势能,搭建桥梁、链接生态、加速合作伙伴的快速成长,建设数字营销职业教育的「立交桥」。
首先是搭建「四通八达」桥梁。巨量学联动院校、生态企业共同打造产教融合的新模式,借助平台优势资源给所有合作伙伴和院校提供资源、应用标准和技能评价建设。
巨量学早在 2018 年就开始跟高校探索校企合作,比如跟北大合作开设面向互联网营销的训练营,从 0 到 1 教老师实操做短视频、广告等。巨量引擎商业生态总经理于洁楠提到,今年巨量学也在高校投入财力做了一套系统,老师可以在里面学习、备课专研数字营销相关的课程。
在产教融合新模式下,院校伙伴可以提供理论研究、人才培养和人才供给;企业可以提供更多的实践场景、岗位机会、体系协同;而巨量学作为平台方,则可以将评价标准、人才标准、学习内容、案例、实践场景给到学校,进而通过三方共建推动数字营销领域的产学研推动和变革。
这也是巨量学与其他互联网大厂在发展职业教育时的主要区别所在,凭借平台优势与大而全的服务体系,赋能合作伙伴发展。
其次是链接生态。事实上,为了吸引更多合作机构,巨量学也在加剧生态开放,推出众多人才发展计划,比如青苗计划、登峰计划、人才发展联盟计划。青苗计划作为巨量学院校人才供给机会,预计在 2022 年将覆盖 300 所院校,合力培养和打造 1000 名双师型教师,培养 3 万名优秀的岗位人才,并保证就业。登峰计划主要面向教育机构与老师,预计扶持 30 家教育培训机构与重点打造百万粉甚至千万粉明星 IP 讲师。人才发展联盟计划则面向企业和就业者,今年重点发展 1000 家优质联盟企业,向全社会开放 3 万名人才就业岗位机会。
最后是加速成长。在巨量学生态下,很多用户都可以无门槛使用这些相关的认证与服务,这也正是巨量学开放生态整合的一个体现。
「巨量学本身就是要做普惠教育,做生态协同,打通个人、企业、高校等。」孙亚伟向多鲸强调。这里面最大的价值点在于,以生态协同的方式构建多方合作的机制,这种 TO B 和 TO G 协调创新的力量将会很大,并推动落实 TO C 用户的就业。
特别声明: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DoNews专栏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DoNews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idonews@do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