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的未来版图里,互联网公司们该“往上走”

作者 | 李萧楠

编辑 | 杨真心

出品| 真心工作室

随着两会的召开,“碳中和”和“碳达峰”成了近期的热词。

2020年9月我国就宣布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争取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做到“碳中和”。碳中和在十四五规划中被重点提及,环保事业正在被提升日程。

很多人对这个“新概念”一头雾水。其实,所谓“碳达峰”,就是指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在某个时间点达到峰值,此后持续下降;“碳中和”则是说通过节能减排、使用清洁能源、植树造林等方式,降低并抵消排放出来的温室气体,实现二氧化碳的“净零排放”。

“碳中和”对环保事业与全人类未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无论是“碳达峰”还是“碳中和”都不是一个会自然实现的目标,相反,它需要我们投入大量的资源和精力去努力,这也预示着一场大变革的发生,以及变革中存在着的无限机会。 

“碳中和”本质上是一个生产方式变革的问题,只有当社会的能源生产及使用结构发生转变,作为副产品的二氧化碳问题才有可能被解决。

总体来看,我国目前的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仍然是以原煤原油等化石燃料为主,占比超过七成;但天然气、水核风电等清洁能源占比也在不断上升,整体结构在持续优化转型。

 能源结构的变革将直接给供给端和消费端带来深刻的影响和变化。供给方面,考验的是如何把新能源如风、光、核电的比重提上去;消费方面,交通运输中的车辆电力化将大势所趋。

 那么,新能源的开发是“开源”,如何“做到节流”?在碳中和的大思路框架下,互联网公司的整体数字化转型、走向产业互联网也可以在其中扮演关键角色。

互联网、科技公司们能做什么?

一个看上去与能源环保有关的概念,实际上跟大多数互联网科技巨头也息息相关。 

最直接的原因是,互联网本身对电力的消耗不低,一些公司为了降低能源成本甚至会将服务器安装在山间隧道内或海洋里。

作为服务属性较强的产业,互联网科技公司们助力“碳中和”目标实现的思路主要有两种。 

一是降低自身的排放与能耗。 

近两年许多互联网科技公司都开始关注环保议题,除了前面提到的服务器藏山埋海以降温节能外,苹果公司前不久都针对新机的电源适配器做出了新策略:iPhone12取消附赠适配器。这样一来,包装盒的体积大大减小,使用的纸质材料也随之减少,有数据显示,苹果公司往后每年可因此减少200万吨的碳排放量。

谷歌公司也在2020年4月推出“碳智能计算平台”,该系统可以分析预测每一天本地电网碳排放强度的小时变化情况及谷歌每小时计算所需的电力,使系统在风能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最充足的时间段自动进行大量运算,从而在不降低用户使用体验的同时,减少碳排放。

蚂蚁集团也在不久前对外公布“碳中和”目标,承诺在2030年实现“净零排放”。具体措施包括:对现有园区进行节能减排改造,提高能效;新建园区按照绿色建筑标准进行设计、建设与运营;建设绿色采购机制,积极采用液冷等新技术、推动数据中心减排。


 *图片来自“中金点睛”

二是帮助其他行业进行升级迭代,间接减排,以及协助政府部门进行管理优化。

腾讯此前就有一个项目是通过AI技术帮助火电厂进行改造,AI可以分析学习历史数据,拟合出新的高效运行策略,输出符合规范并尽可能人力物力的运作方案。

更强相关的是一些本身就与“气象”、”环境“相关的公司。

2017年墨迹天气便与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联合开发“空气质量发布APP”,提供城市、省域、重点区域三级空气质量预报信息,满足公众、管理、专业人员的不同需求,目前已覆盖338座城市,1436个国控空气站点的实时空气质量数据。相关数据报告显示,墨迹天气在AQI(空气质量指数) 1天预报准确率均值高达75.4%,领先行业水平约5%,墨迹天气2到5天预报准确率在60%-70%,,准确率曲线均明显在同类产品之上。

在2021年,墨迹天气将推出更多种类的环境气象产品,其AQI预报将提供未来360小时的预报,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更多的指导信息。同时,还会推出蓝天预报这样有趣好玩的产品,呼吁用户关注蓝天关注环境。 

除了面向普通大众,早在2020年2月11日,墨迹天气又决定利用自己长期建立的气象服务能力,帮助受疫情影响较大的物流、外卖、航空、新零售、高速公路、智能家居、工程建筑等与社会生产生活关联密切,又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降低短期内的经营现金流成本,同时通过精准的气象服务为企业在供应链、效率、库存等方面的决策提供支持。

变革之中,往上走

总的来说,“碳中和”不是一个KPI式的指标,它更需要“OKR”的思维方式,即要实现“净零排放”这个最终目标(objective),需要各行各业都完成自己的关键结果(key results),而这些关键结果组合起来,又最终指向的是国家生产方式的巨大变革。

在这场大变革当中,底层推动力是新能源开采及储存技术的突破与完善,上层牵引力量则是互联网科技公司依靠自身的数据信息优势、先进管理模式、算法驱动为制造、能源等传统行业赋能,实现数字化升级,最终产业互联网崛起,人类生活及其生产得以一种更良性的可持续方式进行。

在这个长且艰难的历程中, 科技巨头中的气象企业似乎迎来了重大机遇。

报道显示,全球目前有60余个万亿美元级的产业集群,可与数字化结合,实现数字化转型。根据测算,如果仅在航空、电力、医疗保健、铁路、油气这五个领域引入数字化支持,假设只提高1%的效率,那么在未来15年中预计可节约近3000亿美元,平均每年约200亿美元。

所以,如果说中国的消费互联网市场只能够容纳几家万亿元级的企业,那么在产业互联网领域有可能容纳几十家、上百家同等规模的创新企业。

蚂蚁集团能不能为环保产业中的小公司们提供更多的金融支持,百度能不能将自己在无人驾驶与AI上的优势与电动车造车新势力更好地结合与合作;淘宝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公司可以在物流与供应链上做更多的优化,同时给予低碳企业的产品更多的流量扶持。

墨迹天气这种与环境直接相关的企业想象空间则更大,一方面利用其天气媒体优势向公众发布空气质量实况、空气污染预警等信息。

另一方面,在未来或许可以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打开B端甚至G端更大的想象空间,例如帮助农产品企业规划生产,防范天气灾害以提升农产品产量、质量;又如与冷链运输等特殊物流企业协作,缩短运输时间,降低损耗和能耗;再或者可以与政府部门更深入合作,对不同片区、厂区的碳排放进行精准监测,在即将出现或已出现重污染天气时,根据气象条件适时采取人工增雨雪等人工干预气象措施,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共同做好重污染天气应对服务。

气象产业的新一轮机会来了

这可能也意味着气象产业在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后迎来了新一轮机会。因为无论是能源、外卖、物流、航空、高速、新零售还是工程建设,目前都在引入大数据人工智能建模实现路线规划、运力调度、供应链管理层面上的优化,而天气在其中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参数,天气类应用刚好可以利用自身的数据优势,为这些企业提供技术支持。

我国气象服务市场的变革始于2015年,商业气象服务市场发展时间有限。在2015年以前,气象服务以体制内单位为主。从2015年开始,气象服务市场开始逐渐商业化,允许更多企业参与进来。那时候是科技领域的气象企业的第一波机会。

而现在,随着碳中和、环保的议题越发被重视,气象产业也迎来了新机遇。如果单看商业化空间,中国气象协会估算,到2025年,中国气象服务产业规模有望达到3000亿元。而在当下,这个数字还停留在两位数。

不管这个市场的增长空间具体有多大,重要的是在这个增长空间里,意味着气象企业在可以更好商业化的同时,可以真正用他们的气象服务和技术能力,将环保这个议题带往各行各业去。

碳中和的实践需要开源节流,而提升各行业的效率,是关键一步。

领头的依然是走过十年“天气”探索的墨迹天气。在C端,墨迹天气拥有超过7亿用户,同时在深度上,利用其在气象数据及人工智能方面的优势,打造了数值气象产品、图像气象产品及AI气象产品的产品矩阵,可以从围绕天气相关的指数如钓鱼、穿衣、护肤等方面切入连接人、商品、服务及相关产业。

2016年,在科技互联网行业集体探索B端的大背景下,墨迹天气就组建了企业服务团队,开始尝试探索B端业务。商业气象服务成为了墨迹天气的新方向。

早在2016年时,饿了么就发现,天气变化会直接影响到外卖平台的配送效率。一旦遭遇雨雪等极端天气,整个平台会出现大面积的订单激增、配送延迟。这时,平台就需要更科学的运力调度方式,并及时调整预计送达时间,以提升整体配送效率。

2017年,饿了么与墨迹天气合作,引入了墨迹天气的精确气象信息,大幅提升了运营效率。

外卖成为了墨迹天气第一个跑通的B端行业。但气象服务可以结合并提升其效率的行业显然不止于此,农业、交通、保险、车联网、智能家居、体育赛事、新零售、物流、航空等众多领域,都高度依赖天气信息服务。

墨迹天气又相继推出了“智慧农业气象灾害系统”,提供精确到区域的气象信息服务赋能农业;与沪杭甬高速公路达成合作,为后者沿线的1252公里公路开展气象服务。

在气象服务的商业化过程中,气象服务供应商要重点考量的是气象信息与各个行业融合的能力,也就是说:气象信息怎么来为行业发展服务,怎么让气象信息投入到实际应用中去。像墨迹天气这种在B端的“定制化”服务就是一个值得学习的解决方案。

在过去的十年中, 以墨迹天气为代表的气象类应用,已经完成了技术与庞大C端用户的数据积累。而现在,产业升级的巨大空间和环保议题下的碳中和趋势则为他们加码新机遇了。

当消费互联网的流量红利将尽,各大厂纷纷陷入各种“补贴大战”的内耗当中,这些时代弄潮儿们正该将眼光放向更远方的星辰大海,做一些更“上游”、更符合人类长远发展的生意。因为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正需要一批巨量的toB、to产业的企业出现,而这种转型恰恰与碳中和“不谋而合”,蕴藏着巨大机会。

*参考资料:

《碳中和的“龙脉”:储能》,锦缎

《号称万亿市场的“碳达峰、碳中和”,到底是什么?》,王涵

特别声明: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DoNews专栏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DoNews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idonews@donews.com)

碳中和的未来版图里,互联网公司们该“往上走”
扫描二维码查看原文
分享自DoNews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     京ICP证151088号
京网文【2018】2361-237号